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弃妇自诉在夫家时早起晚睡、天天如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道出了离别时的伤感。《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同样蕴含离别之意,同时还交代了离别的季节。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洞庭湖上烟雾消散,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月光下的美景。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少年行四首
令狐楚
其一
少小边州惯放狂①,骣骑蕃马射黄羊②。
如今年事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其三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③,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①边州:靠近边境的州邑。泛指边境地区。②骣(chǎn)骑:骑马时,马不加鞍辔。③河湟地:指河西、陇右之地。这一带当时被吐蕃侵占。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首诗前两句描述诗人青年时期在边城的生活,后两句描述暮年的状况与心境。
B. “数雁行”含蓄深刻,意在言外,既悲叹年老力衰,又愤恨长久戍边、不得回还。
C. 第二首诗首句为静态特写,次句为动态描绘,一动一静,组合成一幅少年出征图。
D. 第二首诗将情景描绘与抒情议论有机融合在一起,形象鲜明,气格刚健,语短情长。
2.后人评论令狐楚的这组诗“宏毅阔远”。结合这两首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沈劭,字道辉,美风姿,涉猎文史。袭爵,驸马都尉、奉朝请。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于是拜强弩将军。出为钟离太守,在郡有惠政,夹淮人民慕其化,远近莫不投集。郡先无市,时江夏王义恭为南兖州,启太祖置立焉。义恭又启太祖曰:“盱眙太守刘显真求自解说,邵往莅任有绩,彰于民听,若重授盱眙,足为良二千石。”上不许,曰:“其愿还经年,方复作此流迁,必当大罔罔也。”上敕州辟邵弟亮,邵以从弟正蚤孤,乞移恩于正,上嘉而许之。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邵启事陈论,即为简出。前后密陈政要,上皆纳用之,深相宠待,晨夕兼侍,每出游,或敕同辇。时车驾祀南郊,特诏邵兼侍中负玺,代真官陪乘。大将军彭城王义康出镇豫章,申谟为中兵参军,掌城防之任。庐陵王绍为江州,以邵为南中郎府录事参军,行府州事,事未行,会谟丁艰,邵代谟为大将军中兵,加宁朔将军。邵南行,上遂相任委,不复选代,仍兼录事,领城局。后义康被废,邵改为庐陵王绍南中郎参军,将军如故。义康徙安成,邵复以本号为安成相。在郡以宽和恩信,为南土所怀。郡民王孚有学业,志行见称州里,邵莅任未几,而孚卒,邵赠以孝廉。邵慰恤孤老,劝课农桑,前后累蒙赏赐。邵疾病,使命累续,遣御医上药,异味远珍,金帛衣裘,相望不绝。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四十三。上甚相痛悼。
(选自《宋书·列传卷一百》)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B. 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C. 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D. 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祀南郊,古代君王率群臣依据礼法于郊外祭祀天地祈福,一般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B. 丁艰,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丧事。丁外艰,指遭逢外祖父母丧事。
C.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都有特定称谓,暂代某职可称“行”、“权”,兼某职可称“领”、“摄”。
D. 孝廉,指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代设立的察举科目,反映了统治者对品德的重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劭治政能力突出,吏民皆服。沈劭出任钟离太守,治政有方,江淮两岸百姓纷纷归附;盱眙太守刘显真奏请文帝重用沈劭,但遭到文帝拒绝。
B. 沈劭举才不避亲疏,坦荡无私。文帝下诏命令州郡征用沈劭的弟弟,沈邵因为表弟年幼早孤,请求改为征用表弟。文帝赞许并同意他的请求。
C. 沈劭重视百姓教化,心怀仁爱。沈劭在任安成相时,树立孝廉典范,抚恤孤老,劝导百姓在农业和桑业上勤奋劳作。百姓深受教化,心怀敬服。
D. 沈劭深受皇帝器重,屡受重用。因其父关系而被录用后,沈劭陪侍文帝,负玺陪乘,兼任军政职务,担任安成国相,病重之际朝廷赏赐颇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邵往莅任有绩,彰于民听,若重授盱眙,足为良二千石。
(2)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邵启事陈论,即为简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春之歌(节选)
杨沫
整个上午,郑瑾低低地教给她们唱一首监狱的歌子。这个歌子在一九三0年以后,曾流行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的监狱里。
“囚徒,时代的囚徒!我们并不犯罪!我们都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
囚徒,时代的囚徒!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终归我们。努力呵锻炼!勇敢呵奋斗!总有一天,红旗将随太阳照遍全球!”
歌子很长,郑瑾虚弱的身体,只能教给她们这开头和最后的几段,她们三个人整个上午过得很愉快。
午后三个人都疲惫地睡觉了。道静在睡梦中被推醒。郑瑾低声对她说:
“林道静同志,我必须告诉你两句话,我也许活不过今天了。请你以后有机会转告党:我真名是林红,去年十月间从上海调来北平工作。不幸叛徒告密,刚刚工作没多久就被捕了。我没有辱没党,尽我一切力量斗争到最后……我希望党百倍扩大红军,加紧领导抗日斗争,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亲爱的同志,也希望你坚决斗争到底,争取做个坚强的布尔塞维克党员……”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薄暗的囚房里闪着熠熠耀人的光辉,多么明亮、多么热烈呵。她不像在谈死——在谈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而仿佛是些令人快乐、令人兴奋和最有意思的事使她激动着。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休息了一会,忽然又睁开那热情的大眼睛问道静:“林,你保证能够把我的话带给组织吗?”
道静不能再说一句话。她流着泪使劲点着头。然后伸过双手紧握住林红雪白的手指,久久不动地凝视着那个大理石雕塑的绝美的面庞……她的血液好像凝滞不流了,这时只有一个朦胧的梦幻似的意象浮在她脑际:“这样的人也会死吗?……”
夜晚,临睡觉时,林红脱下穿在身上的一件玫瑰色的毛背心递给道静:“小林,你身体很坏,把这件背心穿在身上吧。”她又拿着枕边一把从上海带来的精美梳子对小俞笑笑,“小妹妹,你喜欢这把梳子吗?我想送给你留做纪念。”
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时哭了。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
夜半时分,铁门开了。林红被用一扇门板抬了出去。临出门口,她在门板上向两个难友伸出手来,虽然握不到她们的手,却频频热情地说:“告别啦,小妹妹们!好好保重!”
门板刚刚抬出病囚房,一阵急雨似的声音,猛然激荡在黑暗的监狱的屋顶,激荡在整个监狱的夜空:
“打倒反动的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万岁!”
“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同志们,为我们报仇呀!”
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这口号声越来越洪大、壮烈、激昂,好像整个宇宙全充满了这高亢的英勇的呼声。
道静倒在木板床上呼喊着。她抱住那件玫瑰色的毛背心,拼着全部肺腑的力气,和着监狱的全体囚犯一同呼喊着——虽然她微弱的声音也许谁也听不出来。
小俞没有喊。她像一个被人抢走了妈妈的孩子,看见林红被人用木板向门外一抬,她就跳下床来扑向她去:“郑姐姐!郑姐姐!你别走!你别走呀!……你不能死,你不该死呀!”
她的后脑碰到墙壁上,她的腰部被卫兵的大皮靴狠狠地踢了一脚。她流着满脸泪水昏了过去。
并没有枪声。这一夜,林红牺牲的这一夜,又有十个不屈的战士同时被活埋了。
囚房里冷清清,只剩下道静和小俞两个人了。她们互相摸索着,紧紧地把瘦削的手指握在一块儿,好像两个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互相偎依在一起。
“林姐姐,现在就剩下咱两个啦,我,我,……我只有你一个亲人啦!”
小俞抱住道静的头痛哭着。她哭林红,也哭自己明白这世界上的事太晚了。虽然她才只有十六岁,但是她却惭愧自己过去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
“小俞,好妹妹,不要哭啦!”道静含着满眶热泪在黑暗中温存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郑姐姐的血……”
林红一死,不知不觉地,道静竟自动代替了她的任务。对于小俞,她怀着母性的也是同志的感情,把教育她、关怀她的责任担负到自己的肩上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按时间顺序展现了郑瑾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教唱狱歌、临终嘱托、被秘密处死的全过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B. “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既是对恶劣社会环境的实写,又是对人物遭遇的不祥预示。
C. “郑姐姐!郑姐姐!你别走!你别走呀!……你不能死,你不该死呀!”个性化的语言表明此时的小俞还只是一个比较幼稚的女学生。
D. 小说设置的三位女性共同组成了女性革命者群像,表达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共产党人无畏艰险、前仆后继、力争胜利的时代诉求。
2.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在狱中经历了思想成长的三个阶段,请从文中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3.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情感抒发节制有度,《青春之歌》的情感抒发则显得奔放炽烈。小说节选部分是如何实现这种艺术效果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遗传背景单一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是科研人员梦寐以求多年但无法达成的目标,而非人灵长类动物首选对象肯定是猴子。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诞生;同年12月5日,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2019年1月,孙强团队与同属于中科院神经所的张洪钧团队合作,再获佳绩:在张洪钧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世界首批核心节律基因BMAL1敲除猕猴模型的基础上,孙强团队通过一只症状最明显的公猴的体细胞克隆出五只小猴。这项进展说明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
(摘编自操秀英《体细胞克隆猴:开启新药研发“灵长类”时代》,《科技日报》3月5日)
材料二:
中国体细胞克隆猴的系列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美国《大西洋月刊》写到,中国科学家不仅仅是采用,尤其是改良了当年克隆绵羊的技术。美国克隆专家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在接受《自然》杂志访问时表示,应该恭喜中国科学家,“我明白其中的难度有多大”——他在本世纪前10年尝试克隆时,使用了1.5万个猴子卵子,虽然已做到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系,但是怀孕的灵长类动物最终未能诞下活胎。
英国达林·格里芬教授说:“已知的、统一遗传背景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无疑可以对人类疾病,尤其是遗传疾病的研究、理解和最终治疗,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路透社的报道则认为,基因型相同的动物模型对于生命医学研究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排除复杂基因背景对实验的干扰,并为一大批新药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试模型。
(摘编自《<细胞>期刊报道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参考消息》2019年3月5日)
材料三:
对于公众高度关注的伦理问题,团队成员明确表示,中科院做这项工作是为提高人类健康,研究脑科学基本问题。我们严格遵守了国际各项相关协议和规则。相反,这项工作还可能使一些伦理争议得到化解。
目前,全世界每年对猕猴的使用量高达10万只,主要被用于药物筛选实验。利用体细胞克隆猴技术,人们就能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出生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团队成员还表示:“体细胞克隆猴技术让人们在一年内就能制备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大大减少了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干扰。这样,只要使用很少数量的克隆猴,就能够完成很有效的筛选。”
(摘编自吴月辉《世界首例!这几只克隆猴可不简单》,《人民日报》2019年1月24日)
材料四:
2月27日,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已成功举办14届,是观察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成果能否入选,原创性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从近些年入选的项目来看,近年来,我国以“墨子号”、“悟空号”和FAST望远镜等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取得重要成果,例如“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首次直接探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附近的拐折入选2018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刘敏表示,近些年来,围绕特色科学资源,我国已在一些特色科学领域具有引领优势,如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人类起源、青藏高原演化等。2018年,我国科学家“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摘编自刘垠《克隆猴入围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技日报》2019年2月2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中中”与“华华”的诞生实现了科研人员多年的期盼,标志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
B. 我国科学家基于克隆羊技术进行改良取得人类历史突破,虽然成就巨大但原创性不足,这是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
C. 利用体细胞克隆猴技术进行体外基因编辑,从而制备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可以大幅减少因药物筛选使用的猕猴数量。
D. “悟空号”、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等项目入选“国内十大科技热点”,代表了我国近些年来取得了科技成就的新特点新趋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科学家通过改良克隆羊技术,从而生产出遗传背景单一的疾病猕猴模型,有利于减少药物筛选实验中个体差异的干扰。
B. 生命体克隆并将之应用于活体实验,可能会引发社会关于生命伦理的质疑,但人工克隆疾病猕猴模型反而可能平息一些争议。
C.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观察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克猴是中国科技领先全球的重要例证。
D. “基于体细胞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技术既符合科学伦理,又体现科学精神,各媒体不同侧面广泛报道有利于科学精神传播。
3.新闻提倡“用事实说话”,但客观的事实中往往蕴含着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以上四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哪些新闻事实?四则材料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个体性与普遍性为哲学的重要论题,作为心与理统一的具体形式,王阳明良知论体现了联结个体品格和普遍规定的哲学意向。
从哲学史上看,最早提出良知概念的是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的良知,主要指先天的道德意识。王阳明将这一范畴引入其心学体系,并赋予它新的内涵,并主要体现在良知与“心即理”这一命题的沟通。心即理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为心,另一为理,“心”更多地侧重于个体性的方面,“理”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普遍性的原则,包括天道意义上的普遍法则与人道意义上的普遍社会规范。在王阳明看来,个体之心与普遍之理并非截然分离,两者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关系,而良知便是心和理统一的具体形态。王阳明一方面注重个体在评判是非善恶中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又赋予判断的准则以普遍的内涵,个体性与普遍性在王阳明那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
在理智与意志关系的辨析方面,王阳明一方面对个体的意志非常重视,认为“志”如同船之舵,提供了个体的行动导向、规定了个体走向何方:“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意志的作用则表现为一种坚忍不拔的力量,赋予行为以坚毅性。另一方面,王阳明又肯定,意志在总体上受到内在理性的制约。在王阳明的心目中,意志总要受到理智的引导。如果缺乏这种引导,“志”就会演化为个体的意气之私,蜕化为一种私人化的意向。王阳明一再提到在行为过程中应该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这里的“当”即“当然”,引申为普遍的规范。按王阳明之见,行为取舍应该以当然之则、普遍规范作为依据。对个体意愿和普遍规范的双重肯定,从另一个层面展开了良知之中个体性的规定和普遍性的内涵。
具体到社会之中,每个个体往往会面临群和己、个体和群体、个体和整体等关系。孔子区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为己”的特点在于以自我完成、自我充实为学习过程和道德涵养的目标,“为人”则仅仅是学给他人看。王阳明所注重的“为己”,这里不难注意到他对个体、自我的关注。但与仅仅从个体意愿的层面强调个体性有所不同,成己、为己已开始将个体性落实到一个现实的社会层面。王阳明提出了无我的观念,无我侧重于认同社会、认同整体的价值,反对因个体利益的追求而否定、消解对群体的责任。
王门后学以对个体性方面和普遍性方面的不同理解展开而衍化为不同流派。到了明清之际,在黄宗羲那里,王学的内在二重性开始在理论上得到某种扬弃。黄宗羲他一方面强调个体自身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黄宗羲又提出“为天下”的观念,即出仕、做官,不是为君主一个人,而是为整个天下。这一思想表现了把个体性与群体性重新加以沟通的趋向,这是王门后学演化的积极理论成果。
(摘编自杨国荣:《王学的内在张力与王门后学的衍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最早提出了良知的概念,即先天具备且不需后天理性的道德意识。
B. 心即是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善恶评价,网民持心公正起决定性作用。
C. 当止则止,即个体通过对普遍规范的理智认知,对个体意志进行制约。
D. 肯定个体价值又强调“为天下”,这是个体性与群体性重新沟通的趋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论证了王阳明良知论的内在二重性特征。
B. 孔孟先贤、王氏心学的经典言论并非一成不变,这是作者论证的前提。
C. 本文系统阐释了王阳明良知论的具体内涵及后世演化,论证通俗形象。
D. 个体性、普遍性两个层面以及其内在联结,贯穿全文每一个论证段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心与理、“当”与志的联结,体现了王阳明良知论个体与普遍内在统一的特点。
B. 意志既能给人行动方向,又能予行为以坚毅性,是一种永恒积极的精神力量。
C. 在具体社会中,王阳明虽然关注个体,但仍提出无我的观念对个体进行否定。
D. 王阳明良知论内含个体性与普遍性的内在张力,这是王门后学分流的理论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