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振华中学“悦读”书友会举办“图书漂流”活动,请参与者在微信书友群推荐共读书目,并...

振华中学“悦读”书友会举办“图书漂流”活动,请参与者在微信书友群推荐共读书目,并就所荐之书,拟写一则图书简介。要求:①扣紧作品内容或形式等特点;②运用排比、比喻手法;③120字左右。王明同学打算推荐《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这三本书,请你选择其中一本书帮助他拟一则图书简介。

 

(1)《子夜》仿佛一面镜子,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丰富多彩的面貌。它照出了民族工业资本家与买办金融资本家的矛盾斗争,也照出了军阀混战和投机市场的微妙关系,还照出了农村阶级斗争和金融市场的曲折关系。它是一部反映“大时代”全景的波澜壮阔的史诗。 (2)《边城》是一支清新自然、真淳质朴的田园牧歌,是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乡村风情画。作者行文如潺潺流水,细细流淌,浸润人的心田。它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能以本真的文字营造出一座纯净美好的边城,令人神往。 (3)《巴黎圣母院》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宛若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阴险狠毒、虚伪自私的克洛德,纯洁善良、坚贞不屈的爱斯美拉达,长相丑陋、内心高尚的卡西莫多……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在对比中一一彰显,引人共鸣。 【解析】 此题考核语言得体能力,要求为书籍写书面语,答题时注意符合题干要求即可,此题从内容上注意“扣紧作品内容或形式等特点”,介绍书籍的内容和艺术形式;从语言要求上看,要用排比、比喻手法和字数的要求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下面是某校的一则广播稿初稿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合广播稿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食品的安全关涉人的生命健康,殊为重要。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涉足青山绿水。为了方便,有些同学于路边随意买零食。却不知道这些发出阵阵香味的零食,很多是地下加工厂生产的。吃了这些不健康的零食,容易患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却有那么一类图形,能够骗过你的眼睛,当你发现真相后    。中科院发表研究论文,揭开了复杂的视觉错觉的    。研究人员探索了真实光流运动向错觉光流运动转化的脑神经生理机制。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视觉错觉,对于大脑来说却是一种真实的感知觉,它反映的是人视网膜物理输入和大脑视皮层感知之间的不一致,是人类大脑通过复杂的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海量神经计算而产生的。人们注视某个图片中心的黑点,(  ),然而事实上圆环并没有任何物理转动。这种整体运动视觉错觉感知的强弱,与构成图形的局部细节密切相关。虽然错觉广为人知,但它在大脑中是如何产生的脑神经编码机制    ,有待全部解开。

视觉错觉现象是好是坏?科学家认为,由于视觉错觉图形在自然界条件下极少存在,对人们的影响    ,因此这种现象并没有好坏的属性,它只是视觉系统基本运作方式的本能体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茅塞顿开  冰山一角  莫衷一是  不足挂齿

B. 茅塞顿开  九牛一毛  莫衷一是  微乎其微

C. 如梦初醒  九牛一毛  错综复杂  不足挂齿

D. 如梦初醒  冰山一角  错综复杂  微乎其微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传递的,以及是怎么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视觉信息整合的。

B. 研究人员对错觉信息转化机制的阐明,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传递的过程,以及是怎么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视觉信息整合的原理。

C. 研究人员对错觉信息转化机制的阐明,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原理。

D. 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该机制的阐明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

B. 图片远离或靠近头部,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

C. 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在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

D. 两个圆环在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可以被明显感知,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暗示作者忍受委屈和指责,接着以“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要以前贤为榜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的句子是“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描写“醉翁”醉在其中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元)王恽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

[注]①驭说,即说书。高秀英,当时著名女说书艺人。②拍板门锤,说书时使用的道具。③未易当:没有改换。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首句连用叠词“短短”与“淡淡”,写出了说书女打扮素洁得体而脱俗的形象特点。

B. “拂”字准确传神地刻画说书女干净、利落的动作,表现了她嬉笑怒骂、愤世嫉俗的态度。

C. 上阕三四两句运用比喻(通感)手法形容艺人说书技高超,谈吐清雅、英爽,如含珠泻玉。

D. 上阕写女艺人装束和高超的说书技艺,下阕写说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想评论,层次清晰。

2.简要分析词的下阕末尾“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两句所表达的主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如德,黄州黄陂县人。父景模,为宋将,以蕲州降。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至是,入,世祖笑曰:“是孝于父者,必忠于我矣。”一日,授以强弓二,如德以左手兼握,右手悉引满之,帝曰:“得无伤汝臂乎?后毋复然!”尝从猎,遇大沟,马不可越,如德即解衣浮渡,帝壮之,由是称为拔都,赏赉优渥。授湖北招讨使,总管本部军马,佩金虎符。丞相伯颜取临安,选能招诸郡者,众推如德,如德衔命往喻,绍兴诸郡皆下。初,世祖以宝刀赐如德,及与敌战,刀刃尽缺。宋平,入觐,如德以刀上呈,曰:“陛下向所赐刀,从军以来,刀缺如是矣。”帝嘉其朴。时法制未备,仕多冗员,而军民之官,廪禄未有定制,故如德言及之。权臣抑不得上。丞相阿塔海命驰驿奏出征事,入见,世祖问曰:“江南之民,得无有二心乎?”如德对曰:“往岁旱涝相仍,民不聊生,今累岁丰稔,民沐圣恩多矣,敢有贰志!使果有贰志,臣曷敢饰辞以欺陛下乎!”帝善其言,且喻之曰:“阿塔海有未及者,善辅导之。”迁江西行尚书省左丞,时钟明亮以循州叛,杀掠州县,千里丘墟,帝命如德统四省兵讨之。诸将欲直捣其巢穴,如德曰:“今田野之氓,疲于转输,重困斯民,而自为功,吾不为也。”于是遣使喻以祸福,贼感如德诚信,即拥十余骑诣赣州石城县降。平章政事奥鲁赤怒其跋扈不臣,欲以事杀明亮,如德闻之曰:“皇元仁厚,未尝杀降,明亮叛人,何足惜,所重者,信不可失耳!”年四十有四,卒于军。

(选自《元史·管如德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

B. 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

C. 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

D. 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称为“觐”,后臣下晋见国家元首通称“觐”,也用于教徒朝拜。

B. 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征收粮食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用金属铸成虎形,分为两半。

C. 廪禄是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等。

D. 卿:文中是君主对大臣的称谓,古代还可以指对男子的敬称,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管如德忠孝两全,深得赏识。他的孝心被世祖称赞;他拉强弓,世祖担心他的手会受伤;世祖出猎遇到水沟,他脱衣游过去,被世祖称赞。

B. 管如德被众推崇,为官朴实。丞相挑选能人,大家推举管如德,管如德不负众望;世祖赏赐管如德宝刀,刀刃已缺,他却一直带着,皇帝赞他朴实。

C. 管如德恪尽职守,直言敢谏。政府施政中存在很多弊端,他予以上报,但被丞相阿塔海扣押不上报;他直言告知皇帝江南民众没有二心。

D. 管如德为官仁厚,恪守信义。江西有人反叛,皇帝命令管如德前去讨伐,他采用怀柔政策使叛贼归附;有人要杀叛乱分子,他表示反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岁旱涝相仍,民不聊生,今累岁丰稔,民沐圣恩多矣,敢有贰志!

(2)今田野之氓,疲于转输,重困斯民,而自为功,吾不为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