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荀子·修身》)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对于“言”和“行”,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参加学校举办的以“18岁,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行胜于言 言语需要行动,行动则让想象的花朵散花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 鹰选择了飞翔的努力,收获的是翔于云端的非凡;蝉选择了知了的自得,收获的是栖息树梢的平庸。 行动是花,成功是果。行动之花,经过努力汗水的滋润总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成功赢得人们惊羡的,不是言论,而是行动。“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行胜于言。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曾忘记张衡——那位伟大的地震仪发明者。张衡名留千古,靠的正是他的努力。当张衡潜心研究地震仪时,满朝百官都认为他这是在制造谣言惑众的东西。面对众人的诽谤,他只说了一句:“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嵩。”之后,又潜心研究。后来,事实证明张衡的发明是伟大的,惊天地的。张衡用行动有效回击了那些目光短浅的百官。他辉煌的成功之果,浸透了他行动的汗水。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各位名人用行动磨出的耀眼明珠,他们的言语可能不多,可那都是精辟的,有力度的至理名言。国家、民族也尚如此。一股股行动的清泉,便铸成了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民国那个国运维艰的年代,我们的革命战士就是在沉默中积累力量,在沉默中爆发。沉默不是万马齐喑的死寂,那是一种行动的力量。我们的民族是多难的,但决不是软弱的,因为我们有行动为我们注入力量。 二战之后,战争策源国之一的德国元首国王,在战争后,真诚地弯下他的膝盖,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全世界作出最诚挚的道歉,他为不幸死于战争的人悼念。风雨过后,那不是屈服,那是用实际行动来正视自己民族、国家的错误。面对错误,日本的行为则令人嗤之以鼻。 他们的右翼分子不但没拿实际行动来说明他们改错的决心,还纂改历史,鼓吹亚洲共和政策。德国的行动得到的是全世界人民的谅解与尊重,而日本的丑陋言论则令人发指。 言与行不仅是相对而立的关系,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行胜于言,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才能够造就一番事业,才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行胜于言。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方向,已不容易,难得的是,去凿一口人生的深井。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份实实在在的努力。愿每位放开勤劳双手的智者,收获的是成功的果实,并将它贡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也可称其为有限前提的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相比,其任务更为具体,指令更为明确。任务型写作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本题的材料是关于“言”和“行”关系的名人名句,写作任务是针对“言”和“行”的关系,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看法,请写一篇文章,参加学校举办的以“18岁,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演讲。 (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达。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这句话告诉人们:对待任何事情要去做、要有所行动。任何事情不管大小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完成,完成小事是成就大事的第一步。伟大的成就总是跟随在一连串小的成功之后。当我们给自己定下一个坚定的目标,我们就要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如果只知道想想不付诸行动或者一天到晚找捷径,那么他将永远无法成功。任何事,任何目标,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达至成功彼岸的。 参考立意:行动决定成功;想要成功就要行动;让我们行动起来;行动铸就成功;抱怨不如行动;有决心,更要有行动。 (2)“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意思是一个人辩论的力量,可以比宝物九鼎还要有分量。仅三寸长的舌头,可以胜过百万雄兵。这是夸张地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好。口才也确实是智慧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一项可以拿来生存的一种方式。语言是人思想的反映,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句话强调言语和沟通的重要性。 参考立意:学会沟通;人需要沟通;世界因沟通变的美丽;学会沟通,成就事业;把握好沟通的方法和尺度;做个会说话的人。 (3)综合立意:辩证地看待“言”和“行”的关系。言与行,常常联系在一起。人们常说“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见言与行的紧密关系了。言,往往是行的先导;行,往往是言的实践。言行一致,做人的基本原则。言是人与人交往之初沟通的钥匙,行却是人与人交往的基奠桥梁。言与行相辅相成。 参考立意: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言与行相辅相成;胜利的言行,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我的言行我注意。 结构示例: 作文材料中明确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虽然没有限制文体,但要明确文体,可以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材料中的写作要求是:对于“言”和“行”,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参加学校举办的以“18岁,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演讲。材料的对比性中隐含着要求学生有认知判断、权衡选择的立场,更适合写议论文。首先选择一个角度,如“行胜于言”,开篇可引用材料中的一个名言或其他的名人名言,突出行动胜于言语,点明写作中心“行胜于言”;然后可采用并列式结构说理,分析行胜于言的重要性。可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使论证有力。最后可再次总结行胜于言,和开头照应,形成首尾呼应。 素材积累: 1、演讲大师齐格勒曾以火车为例对行动的力量作了很好的诠释。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只需要在它的8个驱动轮前面塞上一块1英寸见方的木块,这个庞然大物就无法动弹。然而,一旦这个巨型火车头开始启动了,小小的木块就再也挡不住它了;当它的时速达到100英里时,一堵5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也能轻而易举地被它撞穿。从一块小木块令其无法动弹到能撞穿一堵钢筋水泥墙,火车头的威力变得如此巨大,只因为它开动起来了。 2、我不禁想起那个在太行山上以一颗赤子之心,用他的执著和行动诠释成功和感动的人。张荣锁——“太行赤子”,感动中国2002年度的人物。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中生活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我们很多人都一样,有信念和梦想,但只有付出行动的梦想才是真实的梦想。 3、当下流行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都是行胜于言的具体例证。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奋斗史,也从另一面印证了这个道理。付出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在“坚船利炮”的西方列强侵略下夺取民族独立的胜利;靠着“节衣缩食、勒紧裤带”的奋斗精神,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鼓起“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勇气,用短短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历程。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 4、美国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视为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法宝,60年代以后又把“口才、金钱、电脑”列为最具力量的三大武器。口才一直独占鳌头,足见其作用和力量。 5、言不在多,有“心”则灵。话不在长,知“心”则准。不要说你想说的,要说对方想听的。说话高手首先是攻心高手,会说话=15%的口才技巧+85%的攻心战术。看穿内心秘密,参透话外之音,开场白就能抓住人心,句句说到对方心坎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材料一概括成一个五字短语,然后与材料二所给短语组合,写出下联。所给短语只写序号即可。

材料一:

国内首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面对欧美公司的漫天要价,我们的技术团队决定自己攻坚克难。历时9年,造出了世界上里程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让“中国造”桥梁大步迈向世界,遍及亚洲、美洲、欧洲,正在成为一张响亮的“中国名片”。

材料二:

①蜿蜒千寻  ②无分睛阴  ③审潮涌  ④顶超众岑  ⑤终年盐雾侵侵  ⑥潜龙入地  ⑦观台风

上联:桥接港珠澳横贯南雉彩凤凌波迤逦百里迎日出伴星斗尽日车流滚滚不舍彼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研究大国经济发展时,常会用到“大国内生能力”这个术语。根据下面的图示,给其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45个字。

大国内生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不断追求更舒适理想的居住环境。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城市面临绿地面积被挤压、生态环境遭破坏、城市面貌     等问题。而步入沪杭宁蓉等城市,会发现另一番图景。规划合理、鲜明特色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覆盖着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预留出了田园牧歌的可能。当城市与自然     ,生活的便利与环境的优美便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才是老百姓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当前许多城市正在火热推进的绿道建设,正与这种理念相契舍——城市的各个部分被当作一个整体来经营,公园、绿地、江河、社区被绿道依次串联在一起,     般地绘就了一幅当代《富春山居图》。(    )有了绿道,城市居民真正与这座城市     、相依相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更加深入人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千篇一律  相辅相成  行云流水  休戚与共

B. 千人一面  相克相济  行云流水  息息相关

C. 千篇一律  相克相济  鬼斧神工  休戚与共

D. 千人一面  相辅相成  鬼斧神工  息息相关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此间竟“可居、可游”,把诗境、画境与城景融于一卷。

B. 诗境、画境与城景融于一卷,人们在此间“可居、可游”。

C. 诗境、画境与城景水乳交融,人们在此间“可居、可游”。

D. 此间竟“可居、可游”,让诗境、画境与城景水乳交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规划合理、特色鲜明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覆盖着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B. 规划合理、鲜明特色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延伸到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C. 规划合理、鲜明特色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覆盖着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D. 规划合理、特色鲜明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延伸到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对鲁庄公解释当时可以放心追击不用担心有埋伏的依据是:“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比较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不同的学习态度后,感慨地说,巫医乐师百工们“________”,这现象实在奇怪。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父亲是“________”的气概,儿子却是“________”的狼狈结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围绕诗题中的“寻”字展开,情与景交融,写景富有层次,结构严密紧凑。

B. 颔联选取白云、春草、静渚、闲门等意象,动中有静,营造出凄清死寂的氛围。

C. 颈联炼字工稳,仅用一个“过”字就生动描绘出雨霁云收之后翠绿如新的松色。

D. 本诗结尾处的“相对亦忘言”写出了和陶渊明“欲辨已忘言”相似的哲理意趣。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