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留侯论(节选) 苏 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

留侯论(节选)

苏  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妻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而愚以为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选》)

(简注)

①逆:迎接。②仆妾之役:指圯上老人命张良拾履之事。

(阅读指要)

本文为史论。开端即平空起势,论豪杰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点出“忍”为关键。而圯上老人黄石公担心张良才有余而度量不足,故深折其锐气以砥砺其意志,使其“忍小忿而就大谋”,成天下之大勇。文章借旧案翻出新意,文势浑浩流转,出奇制胜。然作者将楚汉相争的胜败仅仅归于张良能忍的个人气质,似有失片面。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然临之而不惊______       (2)而不能人者______

(3)当淮阴破齐,而欲自______ (4)非子房其谁______

2.下列句中“乃”与“而其状貌如妇人女子”中“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B.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父之志

D.断其喉,尽其肉,

3.选文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四段引太史公的想法,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2)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1. 通“猝”,突然 处于…之下 称王 使……全,成全 2.B 3. 楚汉相争中张良成全高祖能忍而胜 突显出张良忍小忿就大谋是刘项斗争的关键 4.借以突出张良与众不同的非凡气宇与首段遥相呼应,含蓄而有余味。 5.(1)普通人被侮辱,就会拔剑而起,挺身决斗,这不能说是勇敢。 (2)这正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慌,而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忍耐力了。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根据平时课内外的积累,然后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1)“卒然临之而不惊”翻译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卒”,通“猝”,解释为突然。(2)“而不能下人者”翻译为却不能做人下人的,“下”解释为处于…之下。(3)“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翻译为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王”解释为称王。(4)“非子房其谁全之”翻译为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全”解释为使……全,成全。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根据平时课内外的积累,然后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例句“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翻译为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乃”为副词,竟然。 A项,“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翻译为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我才敢献上和氏璧,“乃”为副词,才。 B项,“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翻译为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乃”为副词,竟然。 C项,“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翻译为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乃”为代词,你的。 D项,“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乃”为副词,才。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信息并理解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联系上下文从结构、主旨的角度分析段落的作用。第三段说到楚汉相争时高祖之所以能战胜项羽是张良成全他能忍的气度,整篇文章时在论张良,主要论述张良能忍的品质,所以写楚汉相争高祖在刘邦的帮助下取胜,从而突出了张良忍小忿就大谋的品质,也是刘项斗争的关键。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段落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概括段落的内容,然后结合全文,从结构、阅读效果、主旨的角度来把握。本段写到作者猜测张亮应该是魁梧奇伟的,但却是像妇人女子一样的相貌,就是我们所说的外柔内刚,所以写出了张良与众不同的非凡气宇,从结构上来说和首段相呼应,含蓄又有蕴藉。 5.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匹夫”,普通人;“见”,被;“为”,是。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固”,本来;“惊”,使……惊慌;“怒”,使……发怒;“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为判断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华为通讯设备技术在全球名列前茅。面对华为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国家鼓动盟友国一起抵制华为。遭遇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华为总裁任正非是这样说的:“关于华为被多国抵制,我们是要从自身找原因的,我认定我们所做的还不够好……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争取做到世界第一!做到世界最好,让他们无法抵制,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实现的目标。”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结合你的感触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小明近来有点闷闷不乐,作为好朋友,李涛想宽慰他。下面是谈话前李涛设计的对话要点,请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语句。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运动员代表的发言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这是一个锻炼能力,检验实力的好机会。我们有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奉献给贵校师生一台精彩的运动会!我们一定发扬奥运精神,不骄不馁,奋力拼搏,弘扬体育道徳,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我们一定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愿望,遵守大会纪律,服从裁判指挥,保证赛会紧张有序地进行!

请全校师生擦亮眼睛,鄙人谨代表全体运动员庄重保证: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的眼光落在那片荷上的时候,我的脚步          地定住了。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一片残荷。

(         )。原因在于,我身处北方,身边并不常常有荷,而在见到荷的时候,多是寻着荷最美的季节,在荷的盛季,奔着它循着它而去的。荷花开得汪洋而又恣意。花很葳蕤饱满,或洁白,或粉艳,荷叶也田田旺盛成夏天最青翠欲滴最令人倾心的绿色。一切,一切,都是那样的鲜活,葱茏,生机勃发而纯美无瑕。而眼前的荷,却是颓败的,枯萎的,          的。就连那整池的塘水也是枯的,无一点欢快透明与亮色,显出的黯淡从未有过,卧在静静的残荷下面。那一枝一枝的残荷,像是个个          的老人,有的耷拉着脑袋,有的东倒西歪地横陈于池塘之中,像是生了病,再也挺不起坚强的躯干和头颅。这些荷,让我想到生命的辉煌与悲壮,无畏和坚韧。

物有荣枯。任何一种生命,都有从萌蘖到衰败的过程,有生的鼎盛,也有枯的萧瑟。当          的时候,它呈现给世间的是一种苍凉悲壮的凄美。这种美更动人,更让人敬畏和震撼,它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世态,也是生命最后的壮美与收官。而荷所经历的一生,又如何不是人的一生呢?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就连那整池的塘水也是枯的,无一点欢快透明与亮色,显出从未有过的黯淡,卧在静静的残荷下面。

B. 就连那整池的塘水也是枯的,显出的黯淡从未有过,无一点欢快透明与亮色,卧在静静的残荷下面。

C. 就连那整池的塘水也是枯的,显出从未有过的黯淡,无一点欢快透明与亮色,静静地卧在残荷下面。

D. 就连那整池的塘水也是枯的,无一点欢快透明与亮色,显出从未有过的黯淡,静静地卧在残荷下面。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对于荷花,不陌生;但残荷对于我,又是陌生的

B. 荷花对于我,不陌生;残荷对于我,也不是陌生的

C. 对于荷花,我不陌生;对于残荷,我也不是陌生的

D. 对于荷花,我不陌生;但对于残荷,我又是陌生的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由自主     病骨支离     日薄西山     繁华落尽

B. 情不自禁     病骨支离     风烛残年     洗尽铅华

C. 不由自主     形容憔悴     风烛残年     繁华落尽

D. 情不自禁     形容憔悴     日薄西山     洗尽铅华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开头以“__________________”暗寓仕途沉浮的悲慨,结尾又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在对朋友的慰藉中含蓄表达自己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