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钓台记 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①隐处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钓台记

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慕之。心奇甚,思得一游为快。是役也,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走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这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这良然,然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这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节选自郑日奎《游钓台记》,略有改动)

(简注)①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曾隐居于此。②垂纶:垂钓。③宗少文:名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以观看,自称“卧游”。④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阅读摘要)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者素来仰慕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趁就任北上之便,顺道游览严子陵的隐居之地浙东钓台。钓台在七里滩边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之下。作者坐船看到了奇特秀丽、环境优美的钓台,想停船一登,船夫却坚持不肯。于是作者借助眼观、鼻嗅、舌品、耳闻,神游了一次钓台,也感到无比快乐。未登岸的神游,可说是一次奇特的游览,在作者笔下却如身历其境,读之亦趣味盎然。末段中的客问主答,更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慕之______    (2)是役也,春檄北上______

(3)觉视先生,在下风______              (4)余愧未之逮也______

2.下列中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峰之下,先生祠堂在      ②永之人争奔走

B.①皆未尝身历地            ②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浅深

C.尝登钓台乎              ②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①快矣哉,是游            ②其闻道也固先

3.下列句中“然”与“忽睹云际双峰崭秀峙”句中“然”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为游,则亦游矣

B.曰:“矣!”

C.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

D.,少文之画,兴会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

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项是

A.①钓台在浙东       ②舟行万山中

B.①草草行道中耳     ②陡起江干

C.①应在是地         ②始振衣最高处

D.①舟发自常         ②舟泊前渚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

(2)微子言,不及此。

 

1. (1)素来,向来 (2)但是 (3)全,都 (4)私下 2.C 3.C 4.B 5.(1)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岸边,高几百仞还不止。 (2)如果没有您的一番话我就体会不到这些。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1)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意思是“先生的高风亮节,映照千古,我素来仰慕他”。夙:素来,向来。 (2)顾是役也,春檄北上,意思是“但是我这次的差事,是得官就任到北方去”。顾:但是。 (3)觉视先生,悉在下风,意思是“他们觉得与严先生比较,都处在下风了”。悉:全,都。 (4)余窃愧未之逮也,意思是“我私下惭愧没有这样做”。窃:私下。 2.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 A项,“焉”,①是代词,那里;②是兼词,为此。 B项,“其”,①是指示代词,那、那些;②是人称代词,代事物,它们的。 C项,两个“若”,都是人称代词,你。 D项,“乎”,①是语气助词;②是介词,比。 故选C。 3.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C项和题干中“然”,都是形容词词尾,……地,……的样子; A项,“然”,连词,表转折,但是; B项,“然”,动词,表示应答,是的; D项,“然”,代词,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如此、这样。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常考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每种句式的特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选择。本题考查省略句。 B项,两句若补出省略成分,该是“草草行(于)道中耳”、“陡起(于)江干”,都省略了“于”; A项,②句省略介词“于”,舟行(于)万山中; C项,②句省略介词“于”,始振衣(于)最高处; D项,②句省略介词“于”,舟泊前(于)渚。 故选B。 5.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峙,对峙;可,大约;陡起,耸立;江干;江岸边;陡起江干,省略句,陡起(于)江干。(2)微,如果没有;子,您;不及此,体会不到这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忠良有异

吴兢

贞观六年,有人告尚书右丞魏徵,言其阿党亲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其事,言者不直。彦博奏称,徵既为人所道,虽在无私,亦有可责。遂令彦博谓徵曰:“尔谏正我数百条,以此小事,便损众美。自今已后,不得不存形迹。”

居数日,太宗问徵曰:“昨来在外,闻有何不是事?”徵曰:“前日令彦博宣敕语臣云:‘因何不存形迹?’此言大不是。臣闻君臣同气,义均一体。未闻不存公道,惟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国之兴丧,或未可知!”太宗矍然改容曰:“前发此语,已悔之。实大不是,公亦不得遂怀隐避。”徵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许国,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负。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太宗曰:“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独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太宗曰:“君莫违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计。”乃赐绢二百匹。

(选自《贞观政要·直谏》)

(简注)

①吴兢:唐史学家。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编修国史。撰有《贞观政要》。《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10卷40篇,8万余字。该书言简意赅地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房玄龄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等。②阿党:偏袒。  ③不直:不实。④不存形迹:不注意言行举止。形迹,仪容、礼貌。⑤君臣同气,义均一体:意为君臣同气相连,利害关系一致如同一人。

(阅读指要)

《贞观政要》以记言为主,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选文中唐太宗与魏徵的一席对话,栩栩如生地刻画出魏徵的正直无私、忠贞为国的形象,也表现出唐太宗的胸怀宽广、善于纳谏。

(阅读训练)

1.魏徵是唐朝有名的谏臣,高中课本中我们学过他的名篇《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言者不直__________    (2)以此小事,便损众美__________

(3)已悔之__________      (4)君莫违此言__________

3.对于“因何不存形迹”,魏徵指出“此言大不是”,唐太宗也认为“实大不是”,为什么?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这样发展下去,只能使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

B.因为它客观上助长了小人诬害忠良的嚣张气焰,陷害无辜。

C.因为它只能造成大臣们谨小慎微,不顾国家大计,这于治国无补。

D.因为既已查明告发的内容与事实不符,就不应再追究魏徵责任。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温彦博认为魏徵虽公正无私,但他平日不注意言行,而给人留下话柄,因此也该受到责备。

B.唐太宗命御史大夫温彦博告诫魏徵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损害君王众多美德,以后进谏要注意影响。

C.魏徵不同意太宗对他的指责,认为如果君臣上下因怕授人以口实而谨小慎微,那么国家的前途将是危险的,既然以身许国,就应该直言而无所欺瞒。

D.唐太宗为魏徵的直谏所感动,并当面表示自己一定不忘社稷永存的大计,并赏赐了魏徵。

5.根据文意,说一说魏徵所说的“忠臣”和“良臣”异在何处?

 

查看答案

    大龙湫

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传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地,不挂着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太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潭上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双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选自《五峰集》,略有改动)

(简注)

①大龙湫:雁荡山(在浙江)最大的一个瀑布。湫,水池。②李孝光(1285-1350),字季和,号五峰,乐清(今浙江省乐清市)人。元代文学家。少博学,不愿出世做官,后隐居雁荡山五峰下聚徒讲学。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应诏入征入著作郎。次年,升文林郎,秘书监丞。李孝光以文章负名当世,其文不追逐世俗,有《五峰集》20卷。③大德七年:即公元1303年。大德,元成宗铁穆耳的年号。④老先生:这篇文章最后说:“老先生谓南山公也。”南山公即泰不华,蒙古人,字兼善,初名达普化。父为台州录事,家成台州。元英宗至治进士,授集贤修撰。官至祀部尚书,出为台州路达鲁花赤。方国珍起兵,被杀。⑤兀兀:心神紧张而停止不前的样子。⑥圭:古代贵族在朝聘或祭祀时所用的玉制礼器,长条形状,上尖下方。⑦捣:捣击,撞击,冲击。⑧洋洋:舒缓的样子。⑨相持扼掔:互相牵拉得很牢固。掔,牢固。⑩宛宛:柔顺依恋的样子。

(阅读指要)

本文记叙了两次游历大龙渊的见闻。文章逼真传神地描述了大龙湫的峻美壮伟的景象,还时时写出游人的心情感受,写出游人的步履活动。情与景融为一体,游人形象与山水景色一起入画,给文章增添了无限情趣。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而其谽谺,犹蟹两螯______   (2)转南北趾稍北______

(3)则仰见大水从天上______   (4)不能如所见______

2.下列句中“顾”与“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太笑”句中“顾”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于草庐之中 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野有麦场 D.大行不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代词“之”具体指代的内容。

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因大呼笑。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大龙湫在涨水季节和枯水季节的不同景象。涨水季节,瀑布从天而降,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壮伟异常;枯水季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另有一番情趣。

B.文中“乃见更作两股倚立”的“更”与“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中的“更”同义,都解释为“再,又”。

C.作者在文中通过直接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大龙湫本身的壮观,使人读后有一种变幻莫测、美不胜收的感受。

D.文章语言简练,描绘生动,寥寥几笔,就神形毕肖地写出潭中斑鱼宛如避世的自己一般的悠闲情态。

5.文章第一段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瀑布无比壮观的特征的?请联系文章作简述。

6.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

(2)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

 

查看答案

之战(节选)

左丘明

癸酉,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华不注

(选自《左传·成公二年》)

(简注)

①鞌(ān):齐地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北部。②癸酉:指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日。古人以干支纪日。  ③邴(bǐng)夏:齐国大夫。御:驾车。齐侯:指齐顷公。④逢丑父:齐国大夫。右:车右,又称骖乘。古代车战时,尊者居车的左边,御者居中(但君主或主帅则居中,御者居左),骖乘居右。骖乘都是有勇力的人,执戈御敌,并负责保卫尊者。⑤解(xiè)张:晋臣,解氏,字张,名侯。郤()克:晋大夫,在鞌之战中是晋军的主帅。郑丘缓:人名,“郑丘”是复姓。⑥介:甲。⑦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这是合叙句,应理解为:师之耳,在吾鼓;师之目,在吾旗。⑧擐(huàn):穿,穿上。⑨勉:努力,尽力。⑩华(huà)不注:山名,在今济南市东北部。

(阅读指要)

《左传》记述鞌之战的文字较长,这里节选的是其中的一节。

本篇在叙述中穿插人物对话,既写了战斗的激烈程度,又表现了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并揭示了齐败晋胜的原因。文章语言精炼,对话符合人物身份,篇幅虽短,却留下了两个成语:“灭此朝食”、“擐甲执兵”。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师于鞌______          (2)有险,余必下推车______

(3)齐师败绩______          (4)三华不注______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有异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鼓音 B.商人别离

C.若之何其以病君之大事也 D.项伯杀人,臣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代词的具体所指。

(1)余姑翦灭而朝食          “此”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介马而驰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

(1)余折[          ]以御,左轮朱殷。     (2)[          ]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2)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6.从全文看,齐败晋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原诗(节选)

叶 燮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是而为言者矣。

大约才、识、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卤莽,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淆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而惑世,为害甚烈。若在骚坛,均为风雅之罪人。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举世非之,举世誉之,而不为其所摇,安有随人之是非以为是非者哉?其胸中之愉快自足,宁独在诗文一道已也?

然人安能尽生而具绝人之姿,何得易言有识?其道宜如《大学》之始于格物,诵古人诗书,一一以理、事、情格之;则前后中边,左右向背,形形色色,殊类万态,无不可得,不使有毫发之罅,而物得以成我焉。如以文为战,而进无坚城,退无横阵矣。若舍其在我者,而徒劳于章句诵读,不过剿袭依傍、摹拟窥伺之术,以自跻于作者之林,则吾不得而知之矣。

(选自《原诗·内篇下》)

(简注)

①叶燮(1627—1703):清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重要的文学理论家。字星期,号己畦,江苏吴江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十四年任宝应知县,为人耿直,不趋奉上官,仅一二年就被免职。后家居吴县之横山,人称横山先生。他以诗论见称,所作《原诗》是一部有完整体系的诗论专著。他认为诗歌创作是物与我(即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以客观事物来说,用理、事、情三者概括;就诗人主观方面来说,以才、识、胆、力四者为要。②作者:这里是指诗人。③骚坛:诗坛。④风雅:这里借《诗经》中的《风》、《雅》代指诗歌。

(阅读指要)

本文谈的是诗歌创作的理论问题。叶燮认为,诗人应具备“才、识、胆、力”,然后去反映客观世界的“理、事、情”。节选部分着重论述了“才、识、胆、力”四者之间的关系。文中所论,是作者独创性见解。这段论述文字,逻辑严密,语言精练。

(阅读训练)

1.简述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2.作者认为,“才、识、胆、力”四者中“识”最重要,理由是_______。这里的“识”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3.概括地说,无“识”之人最典型的表现是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作者认为,要成就为诗人,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才、识、胆、力这四项是相互补充的,如果有一方面的欠缺,就很难进入文坛获取较大成就。

B.无识而有胆,会变成狂妄,变成莽撞,变成无知,言论背弃了道德规范,就会被世人蔑视。

C.无识而有力,虽可以议论纵横、思维敏捷,但因是非不清、颠倒黑白而会变成祸患。

D.有“识”之士,其获得的愉悦和满足,不只是在诗歌和散文方面。

 

查看答案

游黄溪

柳宗元

晋,西适寸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永最善。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湘之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黄溪东屯,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龂齶。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

传者曰:“黄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既死,神更号黄氏,逃来,择其深峭者潜焉。”始,莽尝曰:”余,黄、虞之后也。”故号其女曰“黄皇室主”。“黄”与“王”声相迩而又有本,其所以传言者益验。神既居是,民安焉。以为有道,死乃俎豆立祠。后徙近乎民,今祠在山溪水上。

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既归记,以启后之好游者。

(选自《柳河东集》)

(简注)

①黄溪:又名黄江,位于今湖南省零陵县东70里,在九疑山西,源出湖南省宁远县北阳明山的后龙洞,北至祁阳县,汇合白江水,注入湘江。②永: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辖境相当今湖南零陵、东安、祁阳和广西全州、灌阳等地。③其缺者:指缺花叶。④揭()水:擦起衣服,涉水而行。⑤黛蓄膏渟(tíng):这句形容溪水积在潭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黛,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颜料。膏,油脂。渟,水停止不流。⑥峻流:湍急的流水。⑦颏()颔(hàn)龂(yín)齶(è):形容石头高低不平的形状。颏,下巴尖。颔,下巴。龂,齿根肉,即牙龈。齶,同“腭”,上腭。⑧大冥:川名。⑨余,黄、虞之后也:王莽擅权摄政后,曾说王姓是黄帝的后裔、虞舜的嗣息(见《汉书·王莽传中》)。⑩“故号”句:王莽的女儿是汉平帝的皇后。平帝死后,王莽摄政,尊其女为皇太后。王莽立新朝,改其女为安定公太后。王莽想叫她改嫁,改称为“黄皇室主”,意思是新莽的公主,表示与汉断绝(见《汉书·外戚传下》)。后稍徙近乎民:谓黄神祠先建在他的潜居处,后来在靠近村民处改建今祠,即上文所说“由东屯南行六百步”处。

(阅读指要)

这篇游记记述作者游览黄溪所见到的奇丽景象。记述黄溪之美,主要围绕黄神祠、初潭、第二潭而展开的,着重描绘潭水溪石,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得有声有色,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章后半部分记有关黄神的传说,意在说明黄神祠的由来,能使所写山水增添色彩,也使文章内容更显得丰厚。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________      (2)永之治百里________

(3)不可状________                    (4)民安焉________

(5)后徙近乎民________                (6)今祠在山溪水上_________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北晋                 ③死乃俎豆之,立祠

②死方俎豆             ④既归记,以启后之好游者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简述文章第二段中游览黄溪的路线。着重描写哪几处?

4.简答题:文章在描摹黄溪初潭的美景时,写了哪几幅画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

(2)莽既死,神更号黄氏,逃来,择其深峭者潜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