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考古学上,我们把文字之前的历史称为“史前”。在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考古学上,我们把文字之前的历史称为“史前”。在中国的史前时代,距今1万年以来,在辽阔版图的不同地理单元中,就开始演绎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考古学上形象地称之为“满天星斗”,比如辽西的红山文化、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晋南的陶寺文化……随着探源脚步的迈进,我们才渐渐发现,“满天星斗”的文化中,有一些已然闪现出文明的火花。“良渚”就是其中一个特殊的案例。

大约在5300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尽管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繁荣。玉琮与钺、璜、璧等组成了玉礼器系统,成为身份、权力、财富的象征。礼玉上常见刻绘有“神徽”形象,用以表达良渚人的统一信仰。我们在杭州余杭的反山、瑶山,常州武进的寺墩等遗址中,都发现了极高等级的墓群。这就似乎将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分割成不同的统治中心,呈现出小邦林立的局面。现在,越来越多良渚文化遗址被发现,这种集中分布的遗址群落受到了良好保护,使考古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稳步开展,良渚文明才有确立的基础。

良渚古城有8个故宫那么大,有皇城、内城、外城三重结构。作为国都,其规格已绰绰有余。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其实,只要打开思路,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体现在玉器上的。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统一着人们的思想,而大型建筑工事所反映出的良渚社会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透露出当时一定存在着某种与文字相当的信息传递方式。因此,良渚古城的发现,使良渚文明的确立一锤定音。

如今,良渚考古已走过83个年头。从1936年施昕更先生第一次发现良渚的黑皮陶和石质工具开始,到今天我们将其定义成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早期国家的区域文明;从1959年夏鼐先生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学界逐渐开始了解这一文化的种种个性特点,到今天我们对良渚文明进行多领域、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良渚的国家形态日渐丰满起来。

在近现代历史的观念里,我们曾经不知道有一个“良渚”的存在,我们观念里的文明,是夏商以降、周秦汉唐传续至今的、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的国家文明。但最初的文明是怎样的形态?在距今5000年的节点上,我们发现了良渚文明是一种区域性的文明。由此推及其他区域,如辽西可能存在红山文明,长江中游可能存在石家河文明。良渚文明在距今4300年后渐渐没落了,但文明的因素却随着良渚玉器得到了有序的传承,影响力遍及九州。

人类的迁徙、交往,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从未间断。不同规模、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造成了文化与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区域性的文明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良渚文明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礼制规范、等级社会模式、城市架构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华五千年文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渚文化是史前时代出现的考古学文化,尚玉使这一文化闪现出了文明的火花。

B.在良渚文化中,玉被赋予了身份、权力、财富的意义,含有良渚人的信仰因素。

C.统一对良渚古城发掘的玉器及其玉上标识的认识,是良渚文明得以确立的前提。

D.良渚文明、红山文明等启示人们要对近现代历史观念里的文明观念有个再认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把良渚文化放在历史背景中论证,便于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认识良渚文化。

B.文章第二段介绍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论证了良渚文明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C.文章将良渚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从而使良渚文化的特征表现得更清晰。

D.文章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论证“良渚”这一案例的“特殊”之处,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杭州余杭发现的墓群看,大约在5300年前,良渚文化的分布区域里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统治中心,小国林立。

B.通行的标准往往以有无文字和青铜器来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但从良渚文化来看,这种标准要变通理解。

C.经过多年考古,学界逐渐了解良渚文化的个性特点,现在良渚文化被定义为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早期国家的区域文明。

D.良渚文明与陶寺、石峁、二里头等区域性文明不断提供礼制规范、城市架构等文明因素,中华文明渐渐走向了大一统。

 

1.B 2.B 3.A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A项,强拉因果。“良渚文化是史前时代出现的考古学文化,尚玉使这一文化闪现出了文明的火花”中“尚玉使这一文化闪现出了文明的火花”错,据原文“‘满天星斗’的文化中,有一些已然闪现出文明的火花。‘良渚’就是其中一个特殊的案例”,“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可知,良渚文化尚玉,但是尚玉不是使这一文化闪现出了文明的火花的原因,文章要表达的是良渚文化在“满天星斗”的文化中已然闪现出文明的火花。 C项,张冠李戴。“统一对良渚古城发掘的玉器及其玉上标识的认识,是良渚文明得以确立的前提”表述错误,文中是说集中分布的遗址群落受到良好保护,考古工作稳步开展,为良渚文明的确立提供了必要前提。所以,这个前提并不是“统一对良渚古城发掘的玉器及其玉上标识的认识”。 D项,曲解文意。“良渚文明、红山文明等启示人们要对近现代历史观念里的文明观念有个再认识”表述错误,文中认为“辽西可能存在红山文明”,说明红山文明的存在尚不十分肯定,所以就很难说它“启示人们要对近现代历史观念里的文明观念有个再认识”。 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文章第二段介绍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论证了良渚文明保护工作的必要性”中“论证了良渚文明保护工作的必要性”错,第二段介绍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工作,主要是论证良渚文明的确立。 故选B。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A项,“从杭州余杭发现的墓群看,大约在5300年前,良渚文化的分布区域里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统治中心,小国林立”中“良渚文化的分布区域里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统治中心,小国林立”错,原文说“我们在杭州余杭的反山、瑶山,常州武进的寺墩等遗址中,都发现了极高等级的墓群。这就似乎将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分割成不同的统治中心,呈现出小邦林立的局面”,这在文中是比喻的说法,指良渚文化的分布群落,不是指政治统治和国家。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问说(节选)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妄以臆,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选自《孟涂文集》)

(简注)①问说: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②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著有《孟涂文集》44卷、《骈文》2卷、《广列女传》20卷、《论语补注》3卷。

(阅读指要)

文章开篇即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观点,并指出“问”与“学”相辅而行。第二段指出今人有学无问源自“是己而非人”的师心自用的畸形心态。最后指出,“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进而对“问不可少”加以申述,回应篇首。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理有未______            (2)妄以臆______

(3)轻之而不屑问焉______      (4)自知其而谨护其失______

2.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师说》中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上文中与之一脉相承的几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一段作者提出了“君子之学必好问”的观点,接着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强调好学一定要勤问。

5.请为下面问与学的名句写出上句或下句。

(1)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论语·公治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3)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查看答案

疾困与吴主笺

周  瑜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以腹心,遂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选自《三国志·鲁肃传》注引《江表传》)

(简注)

①讨逆:孙权长兄孙策,孙策受汉封为讨逆将军。②志执鞭弭:拿着鞭和弓(表示参加战争)。③威灵:国家(或帝王、祖先)的神力。④曹公:曹操。北:中原。⑤寄寓:寄住(在我们的土地上)。当时刘备在荆州。荆州原是刘表统治的地区,赤壁之战后,东吴认为应该归他占有,所以说刘备是借住的客人。

(阅读指要)

这是周瑜病危时写给吴主孙权的信。在信中,周瑜为自己身患重病,无法施展个人志向而深感遗憾;同时真诚推荐鲁肃继任,以成就大业。此信诚挚恳切,充分表达了臣子尽忠之情,是一篇幅感人肺腑的优秀作品。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腹心______         (2)遂荣任______

(3)昨自医疗,日无损______(4)鲁肃忠烈,临事不______

2.下列句中“特”与“昔受讨逆殊特之遇”中“特”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 B.丧母过哀,帝以是亲爱之

C.朝廷士大夫而已 D.士之立独行,适于义而已

3.下列句中“以”“瑜以凡才”中“以”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奋臂指拨眦 B.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翌日,资政殿学士行 D.君之力,曾不能损魅父之丘

4.文章第二段“傥或可采”中“傥”是个通假字,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这段还有一个成语,是________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2)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反。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高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选自《袁中郎全集》)

(简注)①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经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先后担任过吴县知县、京兆校官。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公安派”的代表作家。他与兄弟宗道、弟中道时号“三袁”。兄弟三人中,也以他的才气和成就为最高。他反对盲目拟古,主张文随时变。他的散文率真自然,抒写性灵,语言浅显,无斧凿之迹。有《袁中郎全集。》②燕地:古代燕国所在地,这里指北京附近。③花朝节: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节。一说为十二日,又说为初二日。④满井:明清两朝时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⑤靧面:洗脸的意思。⑥鬣:马的鬃毛。⑦罍:古代的一种酒杯。⑧蹇者:骑着驴子的人。⑨鳞:这里指代鱼类。⑩未始:未尝。⑪恶:疑问代词,怎么。纪:通“记”。⑫己亥:己亥年,指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

(阅读指要)本文描述了春游满井的愉悦,展现了满井初春朴素明洁之美和春天所蕴含的生命之美,抒发了城居者不知春的感慨。文中语言隽朗流畅,比喻贴切,格调清新,写景与抒情天然融洽。这篇记游小品,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誉为佳妙之作。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未百步辄______    (2)娟然如____

(3)柳条将未舍______  (4)麦田浅鬣寸____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而歌者”句中“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毕礼而 B.敝布单衣,不不履

C.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 D.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3.下列“之”有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一望空阔,若脱笼

B.凡曝沙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C.始知郊田外,未始无春

D.而城居者未知也

4.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试找出几处这样的景物描写,分析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6.把上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2)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查看答案

游雁荡记

方  苞

癸亥仲秋,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蹷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缘,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蓋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已成物这道,俱可得而见矣。

(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

(简注)

①鲍甥孔巡:鲍孔巡,方苞外甥,方苞一妹嫁鲍氏,孔巡即其子。②摄山:即栖霞山,在南京市北,为东南名胜之一,山中多产草药,可以摄生(保养身体),故名摄山。③痏:疮。蹷然:惊心。④鸠工:集聚工匠。鸠,聚集。⑤标揭:标榜扬名。

(阅读指要)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文章题为《游雁荡记》,第一段中却说“不可记”;接着作者便写了“不可记”的缘由。第二段中,作者笔锋一转,谈了游雁荡山得到的两点独有体会,陈述所领悟到的“守身涉世”、“咸已成物”的道理。文章语言简练,别有情趣,卒章显态,发人深省。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前一日入雁山______     (2)越二日而_____

(3)山不可记也______       (4)兹山,则浙东浙西山海所蟠结____

2.下列句中“以”与“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句中“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从北方闻子为云梯,将攻宋 B.翌日,资政殿学士行

C.故为之说,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东临碣石,观沧海

3.简述作者在第一节中所说“兹山不可记”的原因。

4.作者在第二节中说“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请简要说说是哪两点。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

(2)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钓台记

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慕之。心奇甚,思得一游为快。是役也,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走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这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这良然,然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这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节选自郑日奎《游钓台记》,略有改动)

(简注)①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曾隐居于此。②垂纶:垂钓。③宗少文:名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以观看,自称“卧游”。④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阅读摘要)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者素来仰慕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趁就任北上之便,顺道游览严子陵的隐居之地浙东钓台。钓台在七里滩边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之下。作者坐船看到了奇特秀丽、环境优美的钓台,想停船一登,船夫却坚持不肯。于是作者借助眼观、鼻嗅、舌品、耳闻,神游了一次钓台,也感到无比快乐。未登岸的神游,可说是一次奇特的游览,在作者笔下却如身历其境,读之亦趣味盎然。末段中的客问主答,更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慕之______    (2)是役也,春檄北上______

(3)觉视先生,在下风______              (4)余愧未之逮也______

2.下列中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峰之下,先生祠堂在      ②永之人争奔走

B.①皆未尝身历地            ②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浅深

C.尝登钓台乎              ②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①快矣哉,是游            ②其闻道也固先

3.下列句中“然”与“忽睹云际双峰崭秀峙”句中“然”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为游,则亦游矣

B.曰:“矣!”

C.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

D.,少文之画,兴会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

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项是

A.①钓台在浙东       ②舟行万山中

B.①草草行道中耳     ②陡起江干

C.①应在是地         ②始振衣最高处

D.①舟发自常         ②舟泊前渚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

(2)微子言,不及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