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个表情、一个...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个表情、一个举动、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甚至一生鸟鸣、一片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会具有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

请以“美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

 

美的瞬间 从教室里明亮的灯光中回过神来,我把自己紧紧的裹在大大的羽绒服里,把那像一团烈火的围巾、毛茸茸的护膝、厚厚的手套、前几天因为气温下降刚买的口罩全都弄好,然后出门迎接那冬天的洗礼。  尽管回家的路上风不大,但还是习惯性地打了个喷嚏,将脖子往羽绒服里缩了缩。一想到家里的温暖心里就委屈,明明家里有车,父亲为什么不来接我?住的很近的高二学姐们都是早送晚接,内心想着以前学过的课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老天爷就一定要降大任于我,让我独自享受空旷的街道,明亮的路灯以及呼啸的北风吗?  不知不觉,离家近了……  然后我用足力气完成最后一个上坡,“邻邻——”母亲的声音从风中传来,不会听错了吧? 我转过头,刹那间愣住了。  她的头发被风吹的那么乱,唇是干干的,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头上带了一个厚厚的的帽子,缩成了一个团,在那里因为寒冷而跺脚走动着,她见了我,唇咧开,笑了。背着路灯的光,我依然可以感觉她一定有温暖如春的表情,路灯昏黄的光和红色的羽绒服在她身上,有种俗气而幸福的美。  “你爸喝醉了,没去接你,我把他安顿好就在家里给你熬粥,后来又出来等你,你快先骑车回去吧,家里的粥还是热的”  “我们一起走”  “不了,我还是步行回家,不耽误你了”  我又一次回头看她。  她向我招手,头发依然是乱的,她用手理了理,将自己的帽子往下拉了拉,然后又缩紧自己的身体,将已经冰凉的双手插进衣兜里。  风、路灯的光以及她的样子,在我心中定格成了一个如火焰一般的画面,每当我在学校里想她,就闭上眼,那个炽热的画面就在眼前,也是那么一瞬间我感受到了深深地爱,那个画面成为我学习的动力,一直支撑着我努力前进。  从夏天,到秋天,又到冬天,又是一半年,又过了一个陌生的半年,每个夜晚回家,她总是在等我。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总是咳嗽,又总坚持在夜里等我,不叫她等,她总是当面答应,之后的夜晚,又在风中等我。  希望在灯光的陪伴下,她不会孤寂。  希望在灯光的温暖下,她不会生病。  那昏黄的灯光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对于命题作文,考生要先分析命题的类型,是字,是词,或是短语;是动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接着就要分析命题的意思,如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意思是什么,或象征意思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审题: 写作时要注意根据原材料提示,准确全面地把握内涵。“美的瞬间”这一题目包含了两个要素,其一是“瞬间”,既然是“瞬间”,最好不要写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最好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要截取社会生活或自然世界中某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其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读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其二是“美”, 既然是“美”,那就不能展现给人丑陋、阴暗的一些东西,而必须是所描绘的“瞬间”必然存在的一种“美”。 写作时应尽力避免以下两种情况:  1.只在用尽笔墨叙述这个“瞬间”出现之前的一些过程,“瞬间” 出现时却用寥寥几笔一带而过,抓不住应该着力描绘的细节,使文章显得详略不当,重点内容不突出。当然,在“瞬间”出现之前作一些必要的铺垫,也是写作时不可缺少的。  2.只顾描绘“瞬间”,能够把“瞬间”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不善于挖掘“瞬间”蕴含的“美”是什么,只是笼统地、口号式地喊几句“这个瞬间真美呀”“瞬间拥有着无限的美”等等。  总之,既要把“瞬间”描绘得富有震撼力,又要善于挖掘“美”的内涵;既要有形象生动的刻画描写,又要有深刻透彻的议论抒情。 立意: 1、“美的瞬间”虽然是极其短暂的,但又是人性中永恒的美,又是社会人生得以永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2、这种“美”可以是人物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可以是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感,可以是自然界中存有的令人心醉的审美情趣,等等。总之,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统一。 行文思路:这篇文章紧紧围绕题目,文章开头描写了严冬的天气,以及我将放学回家,在途中遇到了等我放学的母亲,中间内容选取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等我放学回家的细节展开细致感人的描写,朴实、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一个平凡母亲的不平凡的美德——爱子甚于爱自己。 素材: 1、品味友情美 碧绿的草坪中传来孩子门阵阵的笑声,夏天在他们的欢乐中充满了喜悦。不远处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摔倒了,血慢慢的渗了出来。他紧缩着双眉,咬着嘴唇始终不肯叫喊一声,一个小女孩看见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一块洁白的手帕,为小男孩轻轻的包扎着,她低着头,手慢慢的包着,仿佛害怕弄痛男孩一样,手帕上映出了一朵鲜红的花朵,仿佛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 望着这充满了友情与关爱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20年后他们依旧是朋友的画面。美在这一瞬间又静静的绽放了,是他们的友情,是他们的爱,是那一个微小的动作,是那…… 2、品味鼓励美 战败后的我,像落汤鸡一样,漫无目的地骑着自行车。骑到一个山坡前,我骑了几次都未冲上去,刚想下车,却听见身后传来了一声:“加油啊,年轻人!”我循声望去,感激地望着那个人。他正微笑地望着我,眼中充满了鼓励。我朝他点点头,然后用尽全力向上冲去,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鼓励,老人的鼓励直至伴我成功。我回头向老人望去,他正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笑容依旧回荡在他脸上,那满头的白发仿佛雪山上盛开的雪莲,那样的纯洁与美丽…… 那声声“加油啊!”依旧回荡在我的耳边,是那一声声的鼓励带给了我美的瞬间。 我轻轻地采撷着这一个个美丽的瞬间,有太多的追忆。让美静静的绽放吧,让“美”的花朵绽开于大地每一个角落吧…… 3、品味亲情美 冬去春来,和煦的阳光洒在了农家小院中。一位母亲正为女儿辫者辫子,她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眼中充满了爱与温暖,手轻轻的抚摸着女儿的秀发,不时的把阳光辫入了女儿的头发中。阳光调皮地亲吻着她们的脸,温暖留在了她们的脸上。 望着这犹如圣母与天使般的画面,我甜甜地笑了。美就在那一瞬间绽放了,是母亲为女儿编辫子的动作,是母亲那满脸的柔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_______________: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是地球的卫士,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到了距地面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_______________,引发头痛、胸闷甚至肺气肿等症状。除了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臭氧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臭氧浓度达到50ppb时,全国冬小麦就会减产413.2万吨;而英国每年因为臭氧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失高达3.45亿英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经济的贡献,体现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_________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至今,(         )。国际金融危机      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2018年,中国经济实现了6.6%的较高增速,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今年前4个月,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增长_______,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超出预期,提升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国际社会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之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挑战的形势下,中国秉持“和”“合”理念,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________的动力和活力。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就是对世界贡献巨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推动         暴发           态势         滔滔不绝

B.推动         爆发           趋势         源源不断

C.拉动         爆发           态势         源源不断

D.拉动         暴发           趋势         滔滔不绝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创造了东方传奇,举世瞩目

B.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传奇

C.中国经济创造了举世目的东方传奇,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D.中国经济创造了东方传奇,举世瞩目,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世界而言,中国这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自己把事情办好了,就是巨大的贡献。

B.对于世界而言,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贡献巨大。

C.对于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D.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2)《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诗中以通感手法表现琵琶大小弦演奏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残零落。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梁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谏项梁日:“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高陵君显见楚王日:“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乃置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诸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日:“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强秦攻赵,必举。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后项羽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杀宋义子。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将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项羽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B.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C.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D.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甬道”指两旁有墙的驰道或通道,文中章邯专门修筑甬道为王离、涉间的军队输送粮草。

B.“社稷”旧时指国家。“社”为谷神,“稷”为土神,“社稷之臣”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C.“冠军”谓列于诸军之首,后来也指将军名号。文中“卿子冠军”是上将军宋义的尊号。

D.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辕相对为门,称“辕门”。后来用它指代军营之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义能够审时度势。宋义曾预料项梁兵败,路遇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劝其慢行以免及祸。

B.项梁刚愎自用。他没有听从宋义的劝谏,结果在定陶一战中被秦将章邯打败,战死沙场。

C.项羽英勇无畏。巨鹿之战中他率将士破釜沉舟、烧毁军营以示誓死决战,最终大败秦军。

D.项羽心狠手辣。他假托君命擅杀宋义:巨鹿之战俘虏秦将王离、涉间,并将其活活烧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2)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