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科学家们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术语,AI(人工智能)的名称和任务得以确定。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各类人工智能公司数量统计
(摘编大数据文摘《15张图表看清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材料三:
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摘编自新华社《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材料四: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来鼓励人工智能的创新。贵州已经成为中国的“大数据产业基地”,苹果、阿里巴巴、腾讯、高通等互联网巨头都在该省成立了新的大数据中心。重庆市成立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办事处。中国其他地方,如雄安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也纷纷将人工智能定位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引擎。
然而,中国如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还需要弥补几项重大差距:在公司数量上落后于美国,尤其是核心部件和技术流程方面;在创意和底层研究方面也不及美国。另一潜在挑战是地缘政治。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对其国家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因此,针对敏感度高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美国想要严格审查有关跨境投资。然而美国政府提议削减“智能系统”上的拨款,对中国来说将是潜在机会。中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政府支持和财政奖励,吸引美国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在中国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中国若要成为人工智能的全球领导者,仍需不断努力和创新。中国具有实现该目标的资源和人才,再加上有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中国对于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的地位似乎志在必得。
(摘编自《亚布力观点》2017年11月刊《中国是否会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的领导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系统。
B.人工智能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后,理论和技术日渐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其带来的科技产品必将超过人的智能。
C.《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D.中国许多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来鼓励人工智能的创新,贵州、重庆等地的人工智能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3.中国想要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应该如何做?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警服
李伶伶
李剑从上班那天起,就没好好穿过警服,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是个警察。李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公安大学,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破案能力,以为毕业后会到公安局的刑侦大队工作,没想到被分配到一个街道的派出所当片警,整天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他很郁闷。
所长老陈知道他有情绪,找他谈了几次都没有效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了。
这天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小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家里遭盗窃,上锁抽屉里的银行卡、金项链和2000元现金被偷走。
接到报警后,老陈叫上李剑一起赶到案发现场。老人住在二楼,门窗都完好无损,抽屉上的锁也没坏,屋里一切井然有序,也没留下指纹。要不是家里的猫碰掉了放在桌上的烟灰缸,烟灰上留下一个陌生的脚印,老太太还不知道家里进了贼。屋里没有监控录像,楼门口也没有,小区门口也没有,只有一个不完整的脚印和丢失的东西证明小偷来过。
老陈勘查完现场,看了李剑一眼说:“你觉得小偷是个怎样的人?”李剑说:“从现场情况和脚印看,是个男性惯偷,盗窃技术娴熟,还会开锁。”
老陈说:“惯偷作案前会先踩好点,老太太只是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他为什么会对她下手呢?”
李剑说:“我刚才跟老太太聊天,了解到老太太的侄女最近在她家住,侄女是做生意的,有钱,开的车是宝马。可能小偷踩点时误以为她是老太太的女儿,所以趁老太太遛弯时作案。”
老陈说:“你的分析很有逻辑,不过我的结论跟你正好相反,我觉得是熟人作案。”李剑说:“怎么会是熟人呢?”老陈说:“现场纹丝不乱,像没被翻过,说明案犯知道东西在哪儿;门窗没有破损,说明案犯有这家的钥匙。而他能在老人外出遛弯这半小时的工夫把东西偷走,说明他对老人的生活作息很熟悉。这个人的身高不足一米七,体重不超过一百三十斤,年纪三十八岁左右。”
李剑说:“你怎么知道?”老陈说:“脚印告诉我的。”李剑不太相信。
老陈问老太太:“亲朋好友或是认识的人里有没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比如邻居什么的?”老太太被点醒了似的说:“我家对门的情况跟你说的挺像,可是他好多天不回来了。”老陈说:“他干啥去了?”老太太说:“不知道,自从他媳妇跟他离婚后,就没怎么见过他。”
老陈说:“以前经常见?”老太太说:“是,见着还会聊几句。”老陈去敲对门的门,没人应。老陈让李剑在这儿蹲坑守候。
李剑在楼门口蹲了一宿一天,也没见到人。刚想给老陈打电话说不蹲了,就看见进来一个男人,身高、体重和年纪、相貌都跟老陈说的差不多。李剑趁他走过来抓住他的手腕说:“别动!”男人意识到了什么,转身就跑。李剑很快追上他,却出其不意地被他扎了一刀。李剑手捂着伤口追赶男人,幸好来替换他的同事及时赶到,才没让那个男人逃掉。
经审讯,男人正是偷老太太钱财的人。他打麻将输了,回来看到老太太门上挂着钥匙。他敲敲门,想提醒老太太把钥匙拔下来,却没有回音。鬼使神差地,进了屋,看见有个上锁的抽屉,就打开抽屉,拿了东西。至于为什么没有留下指纹,因为他戴着手套。天冷,他习惯戴手套。
李剑把所长佩服得五体投地,问他有这么高超的本领为什么甘于待在这么个小地方?老陈说:“保卫国家和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警察的责任,跟在哪里没有任何关系!”
出院上班后,李剑第一次把警服穿得一丝不苟。见到所长老陈,给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老陈满意地笑了。
(选自《小说月刊(上半月)》2015年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勘察现场,讨论案情,询问老太太等,这些细节使文章情节更紧凑合理,使读者入情入境。
B.李剑从开始不好好穿警服、不愿意当片警,到最后认真穿警服、敬标准军礼,表现了人物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的转变。
C.小说写老陈的结论和李剑正好相反,表现了李剑的破案经验不足和对工作的敷衍,并引出下文老陈对案犯特征的判断。
D.小说写对案犯的抓捕和审讯过程,既印证了老陈对案情的分析,突出了他本领的高超,又塑造了陈剑负责勇敢的形象。
2.作为小说的一个重要人物,老陈有什么性格特征?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3.小说以“警服”为题,妙在哪里?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年画,古称 “门神画”, 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 也是一种古老的编辑出版形式。起源可上溯到古时在门上刻绘人物以抵御外敌入侵和鬼魅骚扰,祈求吉祥平安的风俗。年画是从什么年代开始印制的? 推测应在隋唐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发展,木版水印年画逐渐兴起,这种雕版印刷,所用的各种颜色以水调兑,而不同于机器印刷时所用各种色彩的油墨。
滩头是湖南惟一年画产地,因刀功细腻、色彩明艳、线条流畅、雕版耐用,与天津杨柳青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 河南朱仙镇年画并称 “中国四大年画”。 滩头年画有“中国民间美术一绝”美誉,集热烈、 奔放、 神秘、 夸张等楚文化特征于一身, 作为少有的传统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作品整体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因而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被英、美、德、荷、日等多国大型博物馆珍藏。目前,滩头年画的传统作品已成为收藏界的热门藏品, 清版 《老鼠娶亲》 更是一路攀升, 每幅市场价格已高达6000元。
滩头年画内容广泛,大致分为神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题材主要来自民间传说和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现存的二十几个品种成为见证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滩头年画能名扬神州,也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滩头素称纸业之里,以土纸为原料的滩头色纸、香粉纸和年画,合称 “滩头三绝”, 在国内外久享盛名; 隆回及附近地区盛产枣、梨、梓木,这些质地较硬的木材特别适宜雕版;邻近的永州市则是出刻工的地方,不少永州刻工长期汇集在滩头;印制年画的颜料大多为匠工自己采集的矿物和植物秘制而成,即使在南方梅雨季节也不易褪色,这是其他年画所不具有的。
近几年,滩头年画正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远去。 目前滩头仅剩下75 岁的钟海仙和70岁的老伴高腊梅还在执著地守护这一民间绝技。 四大年画的其他三家也日渐衰落,刻版、套印年画的传人都因市场萎缩而渐废技艺。
滩头年画日渐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文革”期间 “破四旧”,当地政府以滩头年画宣传封建迷信为由,将几乎所有的画版收去当柴烧掉,致使现在很多年画版都已失传。19世纪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给传统手工年画带来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滩头年画的衰落不能怨天尤人,还得从自身找原因。印制年画用的木版一经雕成,可以用上几百年,导致滩头年画内容单一,形式老化,已经不能适应大众需要,年轻人对传统年画更不感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失去实用性的年画更加濒危。与年画一样,民间绘画、雕塑、戏曲、剪纸、皮影、烧造、服饰、装潢工艺等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整体生存状态也令人担忧,亟待抢救。
(摘编自 《从滩头年画看中国濒绝民间艺术前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雕版印刷发明于隋唐时期,所用的各种颜色以水调兑,不同于机器印刷所用的油墨。
B. 滩头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具有楚文化特征,被誉为 “中国民间美术一绝”。
C. 滩头年画内容和题材丰富,共有二十几个品种,是见证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D. 滩头年画的颜料都是匠工自己采集的矿物和植物秘制而成,具有不易褪色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两个角度分析滩头年画的衰落原因,指出西方印刷术传入中国是根本原因。
B. 对于滩头年画,文章先阐述其价值,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揭示出了它的发展困境。
C. 文章通过对滩头年画的多方面介绍,表达了对这一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和隐忧。
D. 文章以大量篇幅写滩头年画,最后引出对传统民族文化整体生存现状的忧虑和重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画起源于古时在门上刻绘人物以避祸祈福的风俗,推测是在隋唐时期开始印制。
B. 滩头年画因为整体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所以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
C. 滩头年画的雕版可以用上几百年,导致它内容单一,形式老化,失去实用性。
D. 年画日渐走向衰落,而社会经济形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其更加濒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①之辱哉!且夫臧获②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巳乎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③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演《周易》④;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⑤,《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皇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⑥,上计轩辕⑦,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这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选自《古文观止》)
(简注)
①沉溺:陷入。缧绁(léixiè):捆缚囚犯的绳索,借指牢狱。②臧获:古时对奴婢的贱称。奴为臧,婢为获。③倜傥(tìtǎng):卓异。④文王拘而演《周易》:相传周文王被拘羑里时,推演六十四卦,成为《周易》一书的纲要。⑤孙子: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著有兵法。膑:挖去膝盖骨。⑥稽:考察。纪:纲纪,这里指道理,规律。⑦轩辕:即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祖先。
(阅读指要)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对老朋友以前写信给他,要他利用中书令的职务“推贤进士”的事予以答复。司马迁在这封信里,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奇耻大辱的始末,倾诉了郁结在内心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专断不公。他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遭到挫折与磨难后,心情郁结难平而发愤著述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文中司马迁说明自己之所以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能流传后世的不朽著作。他历尽艰辛要把《史记》写成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这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以著作来洗清耻辱,他的言行中饱含着苍凉的感慨,使人感极而泣,潸然泪下。司马迁用百转千回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九曲回肠之情。全文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____________) (2)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
(3)孙子膑脚,《兵法》修列(____________) (4)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通”与“通古今之变”句子“通”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因入京城,观太学,遂通五经。
C.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B.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D.则仆偿前辱之责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下列表述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异特出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6.第二段中列举周文王等古圣先贤遭挫折、磨难而发愤著述的那些文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述。
西周终成王道
刘 安
文王之时,纣为天子,赋敛无度,杀戮无止,康梁①沉湎,宫中成市,作为炮烙之刑,刳②谏者,剔孕妇,天下同心而苦之。文王四世累善,修德行义,处歧周之间,地方不过百里,天下二垂③归之。文王欲以卑弱制强暴,以为天下去残除贼而成王道,故太公之谋生焉。
文王业之而不卒,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④,躬擐甲胄⑤,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天下未定,海内未辑,武王欲昭文王之令德,使夷狄各以其贿来贡,辽远未能至,故治三年之丧,殡文王于两楹之间,以俟远方。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蔡叔、管叔,辅公子禄父而欲为乱,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⑥周室,辅翼成王,惧争道之不塞,臣下之危上也,故纵马华山,放牛桃林,败鼓折枹,搢笏而朝,以宁静王室,镇抚诸侯。成王既壮,能从政事,周公受封于鲁,以此移风易俗。孔子修成、康之道,述⑦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
(节选自《淮南子·要略》)
(简注)
①康梁:沉溺于逸乐。②刳(kū):剖,剖开。③垂:天与地交接处,指极远地区。④悉索薄赋: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薄,谦辞,指不精良。⑤躬擐(huàn)甲胄:亲自穿上铠甲。擐,穿。⑤股肱:大腿、手臂。比喻辅助的大臣。这里用作动词。⑦述:遵循。
(阅读指要)
文章概述了商纣王无道横行、酷烈残暴,周文王、武王两代国君用太公之谋励精图治,修文德使天下归附,并讨伐暴君,终成王道。而武王以后,成王年幼,奸臣贼子妄图犯上作乱,周公辅助王室,佑护天子,镇抚诸侯,行礼仪教化,移风易俗,终于安定天下。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地方不过百里(______) (2)文王业之而不卒(______)
(3)武主欲昭文王之令德(______) (4)以此移风易俗(______)
2.“武王欲昭文王之令德”中文王的“令德”具体指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多行不义必自毙,纣王自取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他无视天下百姓,失去民心。
B.文王虽修德行义,但从根本上说他还是犯上作乱,不足为后世训。
C.武王尽管经牧野之战而登天子之位,但并未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守成之策。
D.天行有常,大道昭彰,王侯将相,唯有德有力者居之。
4.文章第二段可分为两层,请概括其层次大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总结概括文章中“太公之谋”和“周公之训”各自的特征。
“太公之谋”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公之训”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①
去新城②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④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⑤。其上有乌,黑如鸲鹆⑥,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⑦,仅可步。系马石嘴,相扶携而上,篁筿⑧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⑨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⑩,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⑪突鬓⑫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⑬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晁补之《鸡肋集》)
(简注)①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宋神宗元丰进士,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都郎中兼国史编修等职。因多次上书主张收复被辽侵占的幽蓟十六州,就被懦弱昏庸的北宋朝廷一贬再贬,从而回家隐居。他的文章流畅简洁,很为苏轼欣赏,在当时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②新城:地名,在今浙江省富阳县地界。③幢:古代作为仪仗用的一种旗帜。④沮洳(jùrù):低湿之地。⑤蚖(yuán):蝮蛇。⑥鸲鹆(qúyù):鸟名,俗称信哥。⑦介然:形容道路的界线分明。⑧篁筿(huánxiǎo):大竹小竹。这里指竹林。⑨铎(duó):大铃,古代的一种乐器。⑩摩戛:摩击。⑪离立:一个个孤零零地立着。⑫突鬓:鬓毛怒张。⑬迟明:将近天明的时候。
(阅读指要)
本文是一篇语言剪短凝练、意境幽凄冷怖的记游文字。全文三段,重在第一、二段。第一段写北山的自然景象,其中先写松、泉、藤、鸟等山下景,再写篁筿、僧、屋等山上景。全段现出幽深静谧、寂寞孤清的意境。第二段写北山秋夜,呈现了凄清阴森的意境。通篇的意境与作者当时报国无门、孤寂冷漠的心境是完全一致的。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______) (2)初犹骑行石齿间(___)
(3)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______) (4)门牖相值(______)
2.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去新城之北三十里 B.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C.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 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3.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代词具体指代的内容。
(1)其上有鸟,黑如鸲鹆。“其”指代_________________。
(2)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道:“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请简要回答:作者的这一笔,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2)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