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陶庵梦忆》自序(节选) 张 岱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①如野人...

《陶庵梦忆》自序(节选)

张  岱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如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因《石图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装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此果报。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柔、车旋蚁穴,当作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及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选自《陶庵梦忆》)

(简注)

①骇骇:使人惊异。2《石匮书》:记洪武至天启年间事,张岱著。③首阳二老,直头饿死:商亡.商遗民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坚决不食周粟,靠采薇度日,最后竟是饿死。直头,苏州方言,竟是、简直是。④王、谢,晋代两大豪门贵族。后世以此指代豪贵门第。⑤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见唐人小说《枕中记》、《南柯太守传》。⑥《志林》:即《东城志林》。南宋人编集的苏东城故事。

(阅读指要)

作者出身士大夫家庭,经过四十余年繁华生活,到七十岁时,国亡家破,满目凄凉,弄到披发入山,甚至于想自杀。因感悟到已往的享受是一种罪恶,忏悔其生平种种。这不单是自己的忏悔,实也是替乱离后的大众忏悔。

文章叙事酣畅淋漓,从中又透出浓浓的沉痛悔恨,读来凄丽壮美。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愕窒不敢与接(        ) (2)作自挽诗,每欲引       

(3)今日此果报(        ) (4)遥思往事,忆即之(       

2.下列句中“尚”与“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句中“尚”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宣德间,宫中促织之戏 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之情

C.视其缶,而吾蛇 D.臣以为布衣之交不相欺,况大国乎

3.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绝句《乌衣巷》一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联系文中第二、三两段内容,两者在主旨上有何相似之处?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2)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

5.运用典故委婉曲折地表达作者自己丰富的思想,是本文的特色。试就下面两个典故结合本文加以分析。

(1)首阳二老,直头饿死。

(2)黍熟黄梁,车旅蚁穴。

 

1. (1)惊愕屏息 (2)自杀 (3)遭受 (4)写 2.C 3.都表现了繁华过后的凄凉,对物是人非豪门权贵没落的深切感慨。 4.(1)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只不过是一场梦幻。 (2)偶尔想起,写好一篇来看看,好像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又好像遇见了从前的朋友。 5.(1)商亡后,遗民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靠采薇充饥,最后竟然饿死。作者以此烘托自己当前贫困生活的异常艰辛。 (2)黍熟黄粱出自唐沈既济的《枕中记》,写小米饭未熟,卢生黄粱梦已醒。车旅蚁穴出自唐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梦入大槐安国,享尽荣华富贵结果车从蚂蚁穴回来,南柯一梦也醒了。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过去的繁华生活,如同梦幻般一去不复返了。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句子的翻译是:(1)愕然屏息,不敢与我接触。(2)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自杀。(3)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4)遥想往事,想到就写下它。据此解释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本题中,例句中的“尚”,还。 A项,尚,崇尚; B项,尚,高出; C项,尚,还; D项,尚,尚且。 故选C。 3.本题考查比较鉴赏的能力。比较鉴赏题有如下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本题考查两篇文章主旨的相似点。解答时,首先分析两篇文章的主旨,然后再分析相同之处。分析本文第2段“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和第三段“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可知,表现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深切感慨。再分析《乌衣巷》一诗,表达了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得分点有:(1)因,因而;过眼皆空,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2)拈一则,写好一篇来看;游,游览;旧径,以前到过的地方。 5.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具体考查运用典故的分析能力。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用典的作用主要有:(1)品评历史,借古论今。(2)抒情言志,表明心迹。(3)引发联想,创新意境。(4)简洁精练,内涵丰富。解答本题,首先结合注释指出所用典故的内容,然后结合原文分析运用典故的作用。“首阳二老,直头饿死”意思是,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竟自是饿死的。此典故为了表现自己“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的窘状。“黍熟黄梁,车旅蚁穴”意思是,黍米饭熟黄粱梦断,车过蚁穴南柯梦醒。两个典故为了表现自己“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据此表述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有学者指出,我们现在处于“后真相时代”:很多人不关心真相,只关心自己认为的真相。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叙陈正甫《会心集》

(明)袁宏道

①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②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③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人,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陈正甫:湖北竟陵人,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 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韦苏州”。其诗恬淡高远,有意趣。后人常有模仿其烧香煮茶以示高雅。

1.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B. C. D.

3.对“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品质愈卑劣,所以他们所追求的就愈卑下。

B.品行愈低下,所以他们所追求的就愈低下。

C.品德愈卑鄙,所以他们所追求的就愈下流。

D.品味愈低下,所以他们所追求的就愈低级。

4.以下对“趣”的分析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韦苏州等世俗之人,烧香煮茶,无法得到、领会意趣。

B.童子之趣,得之于自然,无私心杂念,是最上乘的趣。

C.山林之人,自由自在,不受束缚,没有求趣而趣自来。

D.年长、官高、品大者,往往受见识束缚,离趣味愈远。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及长,有经国才略,屡不起。于时苻坚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中书郎郗超虽素与玄不善,闻而叹之,曰:“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

②时苻坚遣军围襄阳,车骑将军桓冲御之。诏玄发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以为形援。襄阳既没,坚将彭超攻龙骧将军戴逯于彭城。玄率东莞太守高衡、后军将军何谦于泗口,欲遣间使报逯,令知救至,其道无由。小将田泓请行,乃没水潜行,将城,为贼所获。贼厚赂泓,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勉之!”遂遇害。

③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百万。诏以玄为前锋,众凡八万。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及成弟云,步骑崩溃,争赴淮水。牢之纵兵追之,生擒坚伪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收其军实。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坚众皆曰:“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于是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赐钱百万,彩千匹。

(节选自《晋书•谢玄传》,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于泗口                       (2)众百万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有经国才略,屡不起(    )

A.开辟              B.庇护              C.征召           D.躲避

(2)将城,为贼所获(    )

A.通“趋”         B.通“促”          C.通“取”       D.通“赴”

3.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

B.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

C.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

D.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

4.把第②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诏玄发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以为形援。

5.第①段画线句反映了郗超对谢玄被推举持有怎样的态度?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讶 B.赞赏 C.嫉恨 D.不满

6.有人认为淝水之战高度地体现了谢玄的军事才能,请结合第③段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庄生天籁:出自《庄子•齐物论》,谓自然界的声响。②刚道:硬说。

1.下列对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在扬州建造了平山堂,苏轼曾为平山堂写词,“山色有无中”句就选自该词。

B.上阕写景,虚实结合;下阙写景议论,借驳宋玉表达“风无雌雄,不以谪为患”一旨。

C.“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一句借描写眼前美景,寄寓词人身受贬斥际遇的感慨。

D.词人在篇末写出只要有长风千里,令人痛快,内心便会充满浩然之气,坦荡洒脱。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词的一项是(    )。

A.刚健遒劲 B.慷慨激昂 C.典雅庄重 D.旷达豪迈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阕的画线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生最美是清欢

林清玄

①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它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②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特别是在复杂混乱的现代,回归单纯是日趋困难了,必须舍离的东西太多,必须放下的俗物太多,必须断爱的情感太多……让人群从远处走开或者自身边擦过吧!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③像每天放松地静心,从容地冥想。像愉快地吃一顿饭,品尝茶的芳香。像在山林海边散步,欣赏山色与云的变化。像听雨听泉听音乐,读人读爱读闲书。像陪父母谈昔日温馨的往事,听孩子说童稚的笑话。在喜乐的日子,风过而竹不留声。在无聊的日子,不风流处也风流。在苦恼的日子,灭却心头火自凉。在平凡的日子,有花有月有楼台。

④生命只是如此前行,不必说给别人听,只在心里最幽微的地方,时时点着一盏清欢之灯……

⑤我常想,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个自己的小千世界,这小千世界是可以思考、神游、欢娱、忧伤,甚至忏悔的地方,应该完全不受到干扰,如此,作为独立的人才有意义。因为有了小千世界,当大千世界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际,我们可以用清明的心灵来观照;当举世狂欢、众乐成城之时,我们能够超然地自省;当在外界受到挫折时,回到这个心灵的城堡,我们就可以在里面得到安慰,等心灵的伤口复原,然后做一次比以前更好的出发。

⑥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广大,书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我认为,心是一切温柔的起点。当我们心怀柔软的那一刻,才能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当我们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生命也像是在走钢索或凌空飞跃,在危险中锻炼了勇气,在失败中确立了坚强。人生经历的所有挫折,都是开启智慧莲花的淤泥。

⑦有时候,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因此,如果我们企图停驻在过去的快乐里,那真是自寻烦恼,而我们不时从记忆中想起苦难,反而使苦难加倍。生命历程中的快乐和痛苦、欢欣和悲叹只是写在水上的字,一定会在时光里流走。只有认识自我,回归自我,反观自我,主掌自我,才能开启智慧的莲花。只要我们认清字是写在水上,就能够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⑧奔波的岁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动荡与流离中,只要返观自心、自净其意,就定了、静了、安了……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个终站。每天的醒来,是旅程的一个起点!禅心其实就在告诉我们,人间的一切喜乐我们要看清,生命的苦难我们也该承受,因为在终极之境,喜乐是映在镜中的微笑,苦难是水面偶尔飞过的鸟影。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烦恼喧哗,仿佛生命中的污泥,但我们也等待着,或者会有一朵莲花,一些清淳的智慧,从无明的、未名的角落,开起!

⑨生命里偶然的欢喜、悟、心灵的光,就像鸽子麻雀突然来到我们的窗前,当它们飞走的时候,我只要保有那种欢喜就好了。每一缕阳光都有欢乐,每一个角落都有禅悦。当我看见了世界的转动,抬起头来,看一朵精美纯白的云朵,以一伸温和优雅的姿势缓缓飘过……

⑩这时我知道了,能够以清欢的心生活着,真是世间幸福的事。

1.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⑥段说人需要窗子和镜子,又说“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为什么?

3.第⑦段中“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比喻相当精妙,请赏析。

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人生态度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