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如德,黄州黄陂县人。父景模,为宋将,以蕲州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如德,黄州黄陂县人。父景模,为宋将,以蕲州降。先是,如德尝被俘,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至是,入觐,世祖笑曰:“是孝于父者,必忠于我矣。”一日,授以强弓二,如德以左手兼握,右手悉引满之,帝曰:“得无伤汝臂乎?后毋复然!”尝从猎,遇大沟,马不可越,如德即解衣浮渡,帝壮之,由是称为拔都,赏赉优渥。授湖北招讨使,总管本部军马,佩金虎符。丞相伯颜取临安,选能招诸郡者,众推如德,如德衔命往喻,绍兴诸郡皆下。初,世祖以宝刀赐如德,及与敌战,刀刃尽缺。宋平,入觐,如德以刀上呈,曰:“陛下向所赐刀,从军以来,刀缺如是矣。”帝嘉其朴。时法制未备,仕多冗员,而军民之官,廪禄未有定制,故如德言及之。权臣抑不得上。丞相阿塔海命驰驿奏出征事,入见,世祖问曰:“江南之民,得无有二心乎?”如德对曰:“往岁旱涝相仍,民不聊生,今累岁丰稔,民沐圣恩多矣,敢有贰志!使果有贰志,臣曷敢饰辞以欺陛下乎!”帝善其言,且喻之曰:“阿塔海有未及者,卿善辅导之。”迁江西行尚书省左丞,时钟明亮以循州叛,杀掠州县,千里丘墟,帝命如德统四省兵讨之。诸将欲直捣其巢穴,如德曰:“今田野之氓,疲于转输,重困斯民,而自为功,吾不为也。”乃遣使喻以祸福,贼感如德诚信,即拥十余骑降。平章政事奥鲁赤怒其跋扈不臣,欲以事杀明亮,如德闻之曰:“皇元仁厚,未尝杀降,明亮叛人,何足惜,所重者,信不可失耳!”年四十有四,卒于军。

(选自《元史管如德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

B.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

C.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

D.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怠息/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子出访通关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用青铜或黄金铸成虎形,分为两半。

B.陛下:原指台阶下的侍者。臣子不能直呼天子,须先呼阶下的侍者。后成为对帝王的敬称。

C.廪禄:即俸禄,是朝廷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形式。

D.驿:供传递公文者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传递公文用的马,“驰驿”即乘驿马疾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如德注重亲情,强壮勇猛。如德不远万里与父亲团聚;鸿沟大河,他可以游过去,还可以同时拉开两张强弓。

B.管如德受众推崇,为君信赖。丞相挑选能招降诸郡的人,众人推举如德,他不负众望;世祖嘱托他辅佐政务。

C.管如德正直敢谏,尽职尽责。他直言朝政中的弊端,但被丞相阿塔海压制不得上报;他直言告知皇帝江南民情。

D.管如德仁厚爱民,恪守信义。循州发生叛乱,他采用怀柔政策使叛贼归附;有人要杀叛乱分子,他坚决反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累岁丰稔,民沐圣恩多矣,敢有贰志!

(2)乃遣使喻以祸福,贼感如德诚信,即拥十余骑降。

 

1.D 2.A 3.C 4.(1)现在连续几年丰收,百姓们受到的圣恩多了,哪里敢有异心呢! (2)于是派遣使者把利害向他们讲明,反叛者被如德的诚信感动,就带着十余名骑兵投降。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由下文“世祖笑曰:‘是孝于父者,必忠于我矣。’”可知应是“思其父”;“为逻者所获”句意完整,“械送”是“加刑具押送”的意思;“数十人各破械脱走”与前文“七人”矛盾。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A项,“出访通关”错,应是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 故选A。 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台之处。 C项,“被丞相阿塔海压制不得上报”错,原文没有信息表明“权臣抑不得上”中的“权臣”是丞相阿塔海。 故选C。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丰稔,丰收;敢,有勇气;贰志,异心。 第二句得分点:喻,说明;“乃遣使喻以祸福”,状语后置句;拥,带领;“贼感如德诚信”,被动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围绕花树被炸、医治花树、少佐求医、摔缸折树、少佐被杀、柳先生就义等情节逐渐展开,环环相扣,跌宕起伏。

B.三日后树叶振作,十日后树叶泛绿,一月后断处长好,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情节表现了柳先生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C.面对众人的唾弃,柳先生“一脸淡然”,不为所动;面对负伤的日本军官与黑洞洞的枪口,柳先生的内心纠结挣扎。

D.小说情节设计独具匠心,柳先生先帮日军少佐医治伤腿,再把日军少佐杀死,结局出人意料,震撼人心,发人深思

2.颜老爷有哪些特点?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受“利奇马”影响,上海风雨影响开始显现。9日18时,上海从防汛防台Ⅲ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Ⅱ级应急响应。记者从上海市防汛办获悉,此次台风影响预计将超过去年3次台风正面登陆的影响。截至15时,上海已撤离1万余人。

铁路上海站各站区准备了充足的应急储备物资,包括草包、沙袋、雨衣、雨鞋、应急照明器具及抽水泵等。车站加强了对各站站房屋顶排水管沟的清理、疏通,做好站区停放列车的防溜措施,加强对现场的安全巡视,及时掌握各类设备运行情况。针对列车停运,各站加开退票窗口,应对退票高峰,同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发布列车调整信息,引导旅客安排行程。随着“利奇马”逼近,东航迅速进入抗台保障的备战状态,启动应急预案,科学研判台风对航班运行的影响,优化调整航班编排,多策并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障旅客出行。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关于台风的命名、除名问题,很多人都有疑问,到底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被除名?除名意味着什么?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台风的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出10个名字,总计140个名字循环使用。而台风命名表上的名字并不是“终身制”,当一个台风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地区)的巨大损失,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地区)可以向台风委员会提请将该台风除名。一旦除名,则由该名称提供者,重新提交新名称补缺。例如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的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它们都因破坏力巨大,正式被除名,这些名称将成为这些“罪大恶极”台风的专属名称。

石妍介绍,截至目前,台风命名表上被除名的共有45个,其原因也并不都是台风”罪大恶极”,比如2000年台风委员会第33届会议中,泰国提供的“翰文”受到印度气象局以宗教因素为由反对,最终在未被使用下由“莫拉克”替代;2015年第47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韦森特”遭到除名,由“兰恩”取代,其除名原因是与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表产生同名冲突。类似的例子还有“库都”“欣欣”“婷婷”等。

(摘编自《盘点那些年被除名的台风》,中国天气网)

1949年以来登陆华东台风排行榜

排名

年份/编号

名字

登陆地点

登陆风速

1

1956/无编号

Wanda(温黛)

浙江象山

65m/s(超强台风)

 

2

2006/0608

Saomai(桑美)

浙江苍南

60m/s(超强台风)

3

2019/1909

Lekima(利奇马)

浙江温岭

52m/s(超强台风)

4

2016/1614

Meranti(莫兰蒂)

福建厦门

52m/s(超强台风)

5

1953/无编号

Nina(妮娜)

福建晋江

50m/s(强台风)

6

1980/8015

Percy(珀西)

福建漳浦

50m/s(强台风)

7

2005/0515

Khanun(卡努)

浙江台州

50m/s(强台风)

8

1985/无编号

Grace(葛瑞丝)

福建福鼎

45m/s(强台风)

9

1966/6614

Alice(爱丽丝)

福建罗源

45m/s(强台风)

10

1985/8510

Nelson(纳尔逊)

福建长乐

45m/s(强台风)

11

2004/0414

Rananim(云娜)

浙江温岭

45m/s(强台风)

 

材料三:

台风灾害主要是在台风登陆前和登陆之后引起的,通常由三方面造成:

一是狂风。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因此台风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万吨巨轮拋向半空拦腰折断,也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大风还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使户外环境变得非常危险。

二是暴雨。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甚至500-800毫米的大暴雨。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三是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如果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另外台风的这些灾害极易诱发城市内涝、房屋倒塌、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摘编自《生命与灾害》)

材料四:

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防台能力大大增强。与9711号台风和“云娜”台风来时相比,台州海塘坝若金汤,“防台型”民居鳞次栉比,虽然“利奇马”风速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极值,但台州未发生大面积倒房现象,狂风襄挟的海浪始终未能涌入堤内。另外,在过去,囿于气象科技水平,人们对游移路径捉摸不定的台风难以精准预报。但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和气象科技进步,我们对台风生成和移动速度、路径,已可精确到分秒和公里。

台风,作为杀伤力巨大的自然灾害,所涉的地区,每一个人都难以置身事外。防台意识和行动,绝不只是政府部门和防汛防台指挥部的事,更是全社会芸芸众生出于自保和利他的义务和天职,务必众志成城应对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摘编自《台州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防汛办透露,过去一年台风三次正面登陆对上海造成的影响,均无法超过“利奇马”此次登陆带来的危害。

B.在“利奇马”影响下,东航通过优化调整航班编排,即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C.“利奇马”登陆风速高,时速可达每秒52米,势必对华东地区造成严重灾害,因此它将被从命名表上除名。

D.“利奇马”堪称2019年以来登陆我国华东地区的最强台风,同时跻身建国以来登陆浙江最强台风的前三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风被除名的原因不尽相同,除了破坏力巨大、造成损失巨大之外,还有涉及宗教、与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表有冲突等原因。

B.目前有140个名字供台风命名并循环使用,但是并不代表这些名字是终身制,也有可能因某些原因而被除名,这意味该名称不再使用。

C.台风所造成的各种灾害,主要是由其风速高、降雨量大、潮水大幅上涨等引发的,其中,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D.台风登陆可能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所以不仅在台风登陆的沿海地区要做好监测预防工作,还要注意城市内部和山区的灾害预防。

3.为材料一和材料四拟写新闻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是有别于官学的教育系统,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省外,为修书之地。”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书院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家并被广为移植和仿建,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窗口和重要象征。传统书院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镜鉴和启示。

书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古代书院为“补官学之弊而兴办”,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明道传道”“发扬学术”的办学宗旨和“德育为本,修身为要;心忧天下,忠勇报国”的教育理念。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完美统一。因此,当前大学或可借鉴传统书院的精神文化,坚守德育为先的理念,从思想上将德育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在注重知识的同时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

书院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选址、建筑、景观等。书院选址体现着体验感悟的治学精神,书院建筑布局体现着传道授业的理想追求,书院景观体现着修身济世的远大志向。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建立新校区过程中显现出诸多弊端,如规划不科学、缺乏生态理念、盲目追求豪华、缺少文化底蕴等。而传统书院物质文化可以弥补当前大学校园建设的不足。如,大学的选址要兼顾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努力营造浓郁的建筑文化氛围;校园景观设计中,多种植梅兰竹菊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尽量给学生创造环境幽雅和人文情怀兼具的场景等。

书院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讲会、会讲和游历等活动。讲会指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讲会参与者不分阶层、不问出身,广纳会友,所有人一律平等交流,学生在自习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可以得到及时解答。公元1167年,理学家朱熹专程从福建崇安来到湖南长沙,去访问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栻,开创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会讲的先河,留下了千古佳话——“朱张会讲”。游历,是书院大师提倡的践履活动,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书本,应该走向民间,走近名山大川。书院山长经常带领生徒“绝其尘香,存其道气”,使生徒“聆清幽之胜,踵明贤之迹,兴尚友之思”,强化其社会责任感。现行高校的学术报告和会议缺乏深入交流,鲜有质疑、辩难;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疏离,教师上完课就离校回家,学生很少有请教问题的机会;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灌输色彩浓厚,教师一直讲、学生被动听。传统书院行为文化的当代启示:一是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式等方法;二是在学术交流中真正地直面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价,才能起到启迪思想、碰撞火花的作用;三是在师生关系中要平等和谐,形成尊师重道、敬业爱生的氛围。

(摘编自《传统书院文化的基本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书院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其办学宗旨就是要“补官学之弊”。

B.古代书院之所以受到东亚国家的追捧,与当时各国之间交往密切有根本关系。

C.古代书院坚持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相统一,办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D.古代书院在建筑、选址上看重对学生精神、理想的培养,并不追求实用功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着重指出书院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影响,为论点的提出作了铺垫。

B.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展开论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书院文化的内涵及启示。

C.朱熹访问岳麓书院主教张栻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书院间的学术交流很频繁。

D.文章最后列举高校在教科研上的不良现象,对比突出古代书院文化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理念,可以为当前大学开展德育教育提供很好的借鉴。

B.只要我们能够切实借鉴古代书院文化的做法,就可以弥补如今校园建设中所暴露出的种种不足。

C.当下所提倡的“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与古代书院大师提倡的践履活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D.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我们不妨从传统书院文化中汲取营养。

 

查看答案

《陶庵梦忆》自序(节选)

张  岱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如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因《石图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装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此果报。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柔、车旋蚁穴,当作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及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选自《陶庵梦忆》)

(简注)

①骇骇:使人惊异。2《石匮书》:记洪武至天启年间事,张岱著。③首阳二老,直头饿死:商亡.商遗民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坚决不食周粟,靠采薇度日,最后竟是饿死。直头,苏州方言,竟是、简直是。④王、谢,晋代两大豪门贵族。后世以此指代豪贵门第。⑤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见唐人小说《枕中记》、《南柯太守传》。⑥《志林》:即《东城志林》。南宋人编集的苏东城故事。

(阅读指要)

作者出身士大夫家庭,经过四十余年繁华生活,到七十岁时,国亡家破,满目凄凉,弄到披发入山,甚至于想自杀。因感悟到已往的享受是一种罪恶,忏悔其生平种种。这不单是自己的忏悔,实也是替乱离后的大众忏悔。

文章叙事酣畅淋漓,从中又透出浓浓的沉痛悔恨,读来凄丽壮美。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愕窒不敢与接(        ) (2)作自挽诗,每欲引       

(3)今日此果报(        ) (4)遥思往事,忆即之(       

2.下列句中“尚”与“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句中“尚”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宣德间,宫中促织之戏 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之情

C.视其缶,而吾蛇 D.臣以为布衣之交不相欺,况大国乎

3.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绝句《乌衣巷》一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联系文中第二、三两段内容,两者在主旨上有何相似之处?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2)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

5.运用典故委婉曲折地表达作者自己丰富的思想,是本文的特色。试就下面两个典故结合本文加以分析。

(1)首阳二老,直头饿死。

(2)黍熟黄梁,车旅蚁穴。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有学者指出,我们现在处于“后真相时代”:很多人不关心真相,只关心自己认为的真相。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