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及长,神情倜傥,志略英赡。有识钦之,莫不许以远大。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公,芭二千三百户。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仪同三司,拜右大夫。四年,进骠骑大将军,治小宫伯。建德三年,为熊州刺史。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州既齐氏别都,控带要重。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擒之。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其待士礼贤如此。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时突厥与稽胡连和,遣骑赴救。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稽胡款服。即授并路肆石四州十二镇诸军事、并州总管。初,神举见待于高祖,王轨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及宣帝即位,荒淫无度,神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初定范阳之后,威声甚振。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于马邑。时年四十八。神举博涉经史,临戎对寇,勇而有谋。莅职当官,每着声绩。故得任兼文武,声彰中外。百僚无不仰其风则,先辈旧齿至于今而称之。

(选自《周书》卷四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B.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C.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D.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司,古代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仪同三司”非官职,仅指与三公同等待遇

B.出,古时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也指“出仕”,即出来做官。文中是前一种意思。

C.别都就是“陪都”,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

D.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的妃嫔或者封王贵族的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神举气量早成,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世族,幼年丧父,深受族兄宇文深器重,长大后才志出众,得到世宗赏识,袭爵后官职不断得到升迁。

B.宇文神举爱重士人,曾礼待卢思道。齐国黄门侍郎卢思道因参与叛乱被抓获,宇文神举钦佩他的才能名望,不仅释放了他,以礼相待,还让他起草文告。

C.宇文神举有勇有谋,能够出奇制胜。宇文神举多次领兵平定叛乱,屡建战功。稽胡反叛时与突厥结盟,宇文神举出奇兵进击,打败突厥,收服了稽胡。

D.宇文神举名震中外,受到皂帝忌惮。宇文神举兼任文武,受到百官仰慕和称戮,宣帝只因忌惮他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地位,就派人送毒酒赐死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

(2)神举见待于高祖,王轨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

 

1.B 2.A 3.D 4.(1)宇文神举振奋精神专心治理,威望恩惠同时使用,一个月之内,远近的人心悦诚服。 (2)宇文神举被高祖器重,王轨多次上疏说皇太子的短处,宇文神举也多次参与这件事。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本题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及关键词判断。本句中“宣政元年”是年号纪年,表时间,其后应断开,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疾甚”是“班师”的原因,中间应断开。原句意思是:宣政元年,转任司武上大夫。高祖亲自北伐,命令宇文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人率兵,分五路攻入高祖抵达云阳时,病势转重,于是撤军。故选B项。 2.试题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项,对“仪同三司”解释不正确。仪同三司,是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金代分置仪同三司,为从一品中次散官。故选A项。 3.试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D项,“只因忌惮他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地位”不正确,由原文可知,还因为有“宿憾”,由上文可知“宿憾”指的是宇文神举曾说过太子(宣帝)的短处。故选D项。 4.试题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一句关键词:“励精”,振奋精神专心于某事;“旬月”,一个月;“远迩”,远近的人。第二句关键词:“屡”,多次;“短”,短处;“与”,参与;“神举见待于高祖”,被动句,“见……于”表被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的相声渐渐回归市场运行的轨道,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恢复了传统,但是我们的时代已发生了沧桑巨变,坚持传统并不________抱残守缺式的故伎重演,我们被唤醒的文化记忆绝不意味着曾被否定的糟粕卷土重来,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死灰复燃和暗度陈仓。遗憾的是,一些小剧场舞台在对年轻相声演员的________中,低俗代替了通俗,欲望代替了希望,感官刺激代替了娱乐享受。一些相声从业者对传统相声认识模糊,对笑的审美认识模糊,________前辈大师的文化自觉。他们一味“向卖座看齐”“向流量看齐”,以鼓吹“去价值观”“去思想化”来________,无底线媚俗,(    ),使之最终滑向泥潭。我们痛心地看到,当今相声舞台上,有人借着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一时间沉渣泛起。粗俗、肮脏的字眼雾霾般弥漫,不仅是语言污染,更是对观众的心灵污染,与新时代文化格格不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意味着  开导  缺乏  哗众取宠

B.意味着  引导  欠缺  哗众取宠

C.说明了  开导  缺乏  夸夸其谈

D.说明了  引导  欠缺  夸夸其谈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原本已剔除的糟粕在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被生生揉进

B.原本已剔除的糟粕被生生揉进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

C.在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生生揉进原本已剔除的糟粕

D.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被生生揉进原本已剔除的糟粕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人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

B.有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

C.有人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捡起传统中的糟粕。

D.有人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捡起传统中的糟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之万,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①尚书:职官名称。②固:坚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A.一红马(    )   B.公不(    )

C.之万之(    )   D.公乘之(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

(2)此乃劣马,故退之。

(3)盖此马愿从主也。

3.韩愈的《马说》中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西湖七月半

张  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器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器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争犒门军酒钱,轿夫燎,列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怀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选自《陶庵梦忆》)

(阅读指要)

本文以富有个性化的笔触,记述了七月十五日游览西湖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勾勒了各种游人的神情意态。文章语言简练,描写生动,讽刺辛辣;文末写作者及其韵友,更是绘声绘色,文情并茂。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冠盛筵________    (2)茶铛________

(3)轿夫________     (4)列岸上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五类看之             ②穷予生之光阴疗梅也哉

B.①看月而人不见看月之态 ②日月忽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C.①一一簇拥去           ②佣者笑应曰

D.①笑啼杂              ②小大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娃闺秀”、“童娈”、“名妓闲僧”、“好友佳人”、“韵友”皆是作者眼中的“七月半之人”。

B.五种人,涵盖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同类别,游湖的繁华,其实也是社会的繁华,更是作者醉心于繁华的现实生活的写照

C.西湖七月半自有其迷人之处,俗人眼中似无可看,而在雅人的眼中,则处处是诗。作者的审美情趣自然是高雅脱俗的,但也不免传统文人孤高自赏的毛病。

D.本文是一篇绝妙的游记散文。文字简洁,描写生动,构思新奇。最后一段从前面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转为第一人称的叙述。开头奇警峭拔,结尾韵味悠长,艺术技巧委实高明。

4.用“/”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

此 时 月 如 镜 新 磨 山 复 整 汝 湖  复 颒 面 向 之 浅 斟 低 唱 者 出 匿 影树 下 者 亦 出 吾 辈 往 通 声 气 拉 与 同 坐。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2)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教授带来一份关于“将元宵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议案建议。周教授坦言,这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但网友对此意见不一:

有人觉得春节假期己经够长,再设一个元宵节假期,实际意义不大。几乎所有节日都会被媒体和商家描述为“购物节”和“休闲节”。

也有很多网友力挺这个建议,毕竟吃元宵、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自古就被赋予了热闹、喜庆、团圆的内涵,值得传承。

还有人认为重要的不是纳入法定假日,而是用历史眼光、科学精神和严肃态度来看待节假日,防止亚文化“带跑偏了”。

这些见仁见智的意见引发你对议案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选好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观察如图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