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极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   ①      ②   ,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③  

(选自贾谊《过秦论》)

1.补充文中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余威震于殊俗

(2)而迁徙之徒也

(3)非于钩戟长铩也

(4)一夫作难而七庙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序八州而同列 B.赢粮而 C.流血 D.外连衡而诸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第二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才能不足、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陈涉这个人物,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是一篇政论文,《项氏家说》评“贾谊之过秦,陆机之辨亡,皆赋体也”,更有人认为此文是古今第一篇“气盛”之文。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评价?请以第三段为例,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观点。

 

1. 成败异变 功业相反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1)指风俗不同的远方;(2)指被贬谪流放;(3)锋利;(4)毁坏 3.B 4.(1)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依靠亿丈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 (2)一个人起义秦就灭亡了,秦王死于人手,且成了天下人的笑料,什么原因呢? 5. 社会地位 军队素质 武器装备 引出主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第三段采用了排比手法和对比来阐释论点,句式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 “非及”让我们感受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得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异”“施”“势”,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文言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1)殊俗,指风俗不同的远方;“遗留下来的威望还震慑着边远的地方”; (2)迁徙,被迁谪戍边的兵卒,译为“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兵卒”; (3)铦,锋利,译为“并不比士兵的钩戬长铩锋利”; (4)隳,毁灭,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 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活用类型。 A项,使动,使…朝拜; B项,名词作状语,像影子那样; C项,使动,使…漂起; D项,使动,使…相斗。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践,借也”,凭借。“以为”是“以之为”,译为“把它们当作”。 第二句中,一夫就是一个平民百姓(指陈胜),七庙隳:供奉祖先灵位的祠庙倒坍,暗指国家灭亡。身死人手:就是自己死在别人手中,为天下笑:被天下人耻笑。 5.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结合原文,分清层次,概括信息,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可概括为社会地位;“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可概括为军队素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可概括为武器装备,作者从以上几方面将陈涉与六国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之弱,反衬秦王朝灭亡之易,为后文引出主旨作铺垫,“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说明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自身,“本末并失,故不能长”.揭示了秦朝亡国的原因,思维严谨,说理透辟,识见不凡。 6.本题考查考生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的方法是:(1)读懂试题要求。考生应要把握题干中的关键性词句,从试题要求中明确答题方向,确定答题要点和答题角度。(2)整体感知文本。答题之前,要先通读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对探究内容有个整体了解,并结合试题引用的语句回答。从语言的角度看,所谓气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第三段句式长短相间,采用的是对比分析然后归纳作结的方法。第三段使用对比,陈涉与秦的对比揭示出了秦亡的原因,“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非及向时之士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几组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给人带来了气盛的感觉。 译文: 于是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企图使百姓愚蠢糊涂;毁坏著名的城堡,杀害杰出的人物;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的老百姓。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依靠亿大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优秀的将领,强劲有力的弓弩,把它险要的地方;忠实的臣子,精壮的士兵,投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中这样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 秦始皇死后,遗留下来的威望还震慑着边远的地方。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平常人,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才能德行和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出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率领疲惫困乏的士卒,带领几百人,转过头来,攻打秦朝;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象云那样集合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体那样紧紧跟着。殽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 要说这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并没有缩小减弱啊。雍州的土地,殽山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象从前那样啊。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深远的谋划,行军作战的策略,也不如从前的那些谋士。但是成功和失败却有不同,功绩事业也恰恰相反。试拿殽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但是秦国靠不大的地方,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为家,把殽山函谷关作为内宫;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

陈瓘

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

水长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

潮落又潮生,今古长如此。

后夜开尊独酌时,月满人千里。

[注] ①陈瓘:北宋朝廷谏官,因正直不苟得罪奸臣屡遭贬逐,此词作于被贬途中。

1.词人用“一叶舟”行驶于“洪涛”中比喻人生,表明人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对本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字数看,“卜算子”词牌在词中属于“中调”。

B.上下阕之间,折射了人生遭遇必然的因果联系。

C.本词意境壮阔悲凉,字里行间透出诗人的无奈。

D.全词语言朴实晓畅,然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

3.赏析画线句中运用“独”和“满”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玉勒雕鞍游冶处,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蝶恋花》)

_______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④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____________________,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⑥悲欢离合总无情,____________________。(蒋捷《虞美人·听雨》)

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间最美的坟墓

[奥地利]斯·茨威格

①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②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①。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②。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③,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1.文章结尾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把它们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①“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    )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

D.(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土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

3.画线句②“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4.画线句③,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说意境

叶朗

①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②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③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④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倏,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1.本文有大量引用,请分类说明引用作用。

2.第②段作者用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的例子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4.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③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杜甫“工”: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妙”: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海瑞

《明史》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栗,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瑞为母寿,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日:“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隆庆元年,徐阶为御史齐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人韪其言。

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瑞锐意兴革,请浚吴凇、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瑞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简注)

①署:代理。②脱粟:只脱去谷皮的粗米。③艺:种植。

(阅读指要)

本文主要记述海瑞为官公正,生活俭朴,他“摧豪强,抚穷弱”,因而受到小民爱戴;他又裁节冗费,不让供顿,由此遭到士大夫怨恨。文中既有“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的直接叙述,也有通过胡宗宪所语“昨闻海瑞为母寿,市肉二斤矣”的侧面叙写。此外,对比手法的运用,对刻画海瑞清廉爱民、刚正不阿的形象也颇有助益。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肉二斤矣__________                

(2)橐金数千__________

(3)贫民田入于富室者,夺还之__________

(4)瑞抚吴甫半__________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徐阶御史齐康所劾        ②中人监织造者,减舆从

①豪有力者至窜他郡避      ②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A.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为”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D.两个“为”不同,两个“以”相同。

3.指出下列句中代词“之”具体指代的内容。

(1)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八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海瑞为官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

①令老仆艺蔬自给②发橐金数千,纳之库③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④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⑤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⑥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⑦又裁节邮传冗费⑧小民闻瑞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

A.①③⑦⑧ B.①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②④⑤⑥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2)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