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也有人说:岁月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也有人说:岁月静好,不争朝夕。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 逝者如斯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易逝,数十个春秋。有人说,那人生若朝露一般,我们应及时行乐呀!我说:不,这不是我要的人生。有人说,那就雷厉风行风风火火闯一番天下。我说,这行不通,是蛮干。 那面对时不我待如斯而逝的人生到底是快还是慢?是积极主动还是耐心等待呢?我说,时不我与,我们要不虚度年华,绽放生命的光彩;而这如斯逝者中的每一步,我们都要用心走好。 快与慢,主动与等待应该紧密结合,辨证施治。 一.花开堪折直须折 鸿门宴中的楚王优柔寡断,等待中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与刘邦,在“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中魂断乌江。 城已空,花已花,你偏偏被孔明那派淡定自若迷惑,偏偏让那唾手可得的花儿在你的徘徊猜忌中瓣瓣凋落,让本已到手的蜀都从指尖滑落。“空城计”是蜀国人传承百年的佳话,却也是司马一族饮恨千年的遗憾。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青梗上的枯菊倾诉着易安居士的感触。“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不折的遗憾又何止清照一人! 以史为鉴,毛润之高唱:“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要沽名学霸王。”何等洒脱,将中华一支奇葩轻折。邓小平站在南海边决绝而言:“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世纪鼓励青年们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二.千锤万凿出深山 石灰清白胜雪,只有在这千万次锤打中才能诞生。人生,只有在静若处子的寒窗苦守中才会收获。 母亲爱在小院中种些茄子,每天都是,因为母亲常说:“茄子是不开花儿的。一朵花一颗果,不像桃花杏花,赶集似的热热闹闹的一树,却大半无果。人啊,就该耐心地做好自己的事,不能太急功近利了,没好处的。” 也曾偶然在《本草纲目》中瞥见过一些有关冬虫夏草的描述。原以为冬为小虫儿,猫在地下睡大觉,夏天变成可爱的小草晒太阳,这玩意儿真会享受生活。但看了介绍才知道,冬季漫漫严寒隐于黄土,是暖春破土而出的必经阶段。好一段漫长扰人的生长经历!但转念一想,若无漫长扰人的等待,何来视若珍宝的名贵? 人生亦如此,欲速则不达。这正好与近来一些流星般红透一时又急速陨落的超女、新星、网红等速成现象形成强烈反差。青年虽朝气无限,但浮躁之风不可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选择在花儿生长中耐心地施肥、浇水,然后静心、安心、细心等待;在深山中紧咬牙关,经历酷暑严寒,一任风霜雨雪,千万番捶打岿然不动。 我选择在花开时毫不犹豫地“折得一枝春欲放”;我选择在烈火焚烧中涅槃为凰,留得清气满人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此次作文要求对“有人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和“也有人说:岁月静好,不争朝夕”这两句观点截然不同的话进行分析。很显然,“只争朝夕”的观点是昂扬的,充满斗志的;而“岁月静好”的观点是享受生活,追求平淡的生活,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同时,审题过程中要注意字数、文体要求等等。 立意角度: 1.从“只争朝夕”的角度。我们要弘扬拼搏的精神,要有分秒必争的精神。人生短暂,必须奋力拼搏,方能无悔人生。 2.从“岁月静好”的角度思考。开天辟地、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是属于英雄豪杰的,我们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足矣。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 3.将“只争朝夕”和“岁月静好”有机结合。要想岁月静好,就必须在青春时期奋力拼搏。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回忆的。当我们把美丽的青春献给了最有意义的事业时,世间的美好与大同才属于我们大家。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朝夕必争的为你负重前行。 素材积累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尤其是经典名句“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2.科学家、奥运健儿们,为了国家的荣誉,争分夺秒,只争朝夕,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十分珍惜时间,他曾给自己拟订出一张工作时间表,把一天24小时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来。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读读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门外语的单词,就是这样掌握的。 3. 黄大年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工作状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4.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王亚楠,在读初中时,有意将自己床上的一条床腿锯掉,这样每当他晚上睡觉一翻身时,床便向一侧倾斜,这时,他便立刻起床,挑灯苦读,正因为他从睡觉中挤出时间来学习,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像一阵风,转眼即逝,你还没顾上叹息,没来得及感慨,他就已悄无声息地飞过,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只有抓住当下,珍惜眼前的时光,不去等待,莫要浪费,从现在开始,才是正经。 名言警句 1.时间和潮流永远不待人。时间不能增添一个人的生命,然而珍惜光阴却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卢瑟·伯班克 2.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3.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蒙森 4.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列夫.托尔斯泰 5.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6.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字严 7.人们说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认为是他们自己使生命那样短促的。由于他们不善于利用生命,所以他们反过来抱怨说时间过得太快;可是我认为,就他们那种生活来说,时间倒是过得太慢了。——卢梭 8.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罗曼.罗兰 9.急速流逝的时间,一去不返的时间,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把它虚度,那是最大的挥霍。——莫艾姆 10.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莫耶 行文结构: 本文以小标题形式结构层次,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相关事例典型新颖,古今中外,多角度、多侧面取材,详略得当,论证有力。顺序合乎逻辑,行文富有变化,可读性强。结尾部分既能照应上文,又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明确怎么做,结构完整。化用诗句拟小标题,新颖别致,独出心裁。大量诗词名句,丰富文本内容,增强文采和底蕴。小标题作文一般安排三个层次为宜,但本文分论点为“快与慢,主动与等待”,从两方面辩证而论恰到好处。结构安排服从了论点的需要,内容和形式实现了和谐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论语》)

(2)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__。(《楚辞》)

(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呜呼!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5)夫天地者,_______;光阴者,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范氏曰:“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轻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其口必不易矣。”

(朱熹《论语集注》)

1.孔子对于“言”和“行”的态度是:________(用四个字回答)

2.结合范氏的解说,简析孔子持这种言行观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唐)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注)①崔季重,时已罢濮阳太守,隐居于终南山。②国:国都,京城。③荆关:柴门,指隐者的居处。

1.由前两句画线诗句可知,引发“佳兴”的既有________,也有________。

2.本诗后十句是如何表现作者的归隐之意的?试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

曾巩

夫将之于兵,犹弈之于棋。善弈者置棋虽疏,取数必多,得其要而已。故敌虽万变,途虽百出,而形势足以相援,攻守足以相赴,所保者必其地也。非特如此,所应者又合其变,故用力少而得算多也。不善弈者,置棋虽密,取数必寡,不得其要而已。故敌有他变,途有他出,而形势不得相援,攻守不能相赴,所保者非必其地也。非特如此,所应者又不能合其变,故用力多而得算少也。守边之臣知其要者所保者必其地故立城不多则兵不分兵不分则用士少所应者又能合其变故用力少而得算多犹之善弃也。不得其要者,所保非必其地,故立城必多,立城多则兵分,兵分则用士众,所应者又不能合其变,故用力多而得算少,犹之不善弈也。

昔张仁愿度河筑三受降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首尾相应,由是朔方以安,减镇兵数万。此则能得其要,立城虽疏,所保者必其地也。仁愿建三城,皆不为守备,曰:“寇至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域,犹须斩之,何用守备?”自是突厥遂不敢度山,可谓所应者合其变也。

今五路新立之城,十数岁中,至于再倍,则兵安得不分?士安得不众?殆疆场之吏,谋利害者不得其要也。以弈棋况之,则立城不必多。臣言不为无据也。以他路况之,则北边之备胡,遵誓约之故,数十年间,不增一城一堡,而不患戍守之不足,则立城不必多,又已事之明验也。臣以此窃意,城多则兵分,故谓西北之兵已多,而殆恐守边之臣,未有其任者也。况由其所保者未得其要,所应者未合其变,顾使西北之兵独多,而东南不足。

夫公选天下之材,而属之以三军之任,以陛下之明,圣虑之绪余,足以周此。臣历观世主,知人善任使,未有如宋兴太祖之用将英伟特出者也。故能拨唐季、五代数百年之乱,使天下大定,四夷轨道,可谓千岁以来不世出之盛美。以陛下之聪明睿圣,有非常之大略,同符太祖。则能任天下之材以定乱,莫如太祖;能继太祖之志以经武,莫如陛下。臣诚不自,得太祖任将之一二,窃尝见斯文,敢缮写以献。万分之一,或有以上当天心,使西北守边之臣,用众少而得算多,不益兵而东南之备足,有助圣虑之纤芥,以终臣前日之议,惟陛下之所裁择。

(选自《曾巩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他路之    况:情形。

B.未有其任者也    称:配得上。

C.四夷轨道      轨道:遵循法度。

D.臣诚不自    揆:估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用力少得算多也   涂有饿莩不知发

B.仁愿建三城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遵誓约之故    勇气闻于诸侯

D.窃尝见斯文    予之及死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下棋作比方,说明城堡设置贵在占据战略要点,而非单纯追求数量;如果城堡设置不当,就会导致立城多而士兵分散,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B.曾巩以张仁愿渡过黄河只修筑了三座受降城而安定北方为正面事例,充分证明了城堡设置要有战略眼光,守住战略要地,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C.面对西北驻军过多,而东南驻军不足的局面,曾巩建议省西北之兵以补东南,这个设想既不增加军费负担,又能增强国家防务能力,可谓两全其美。

D.本文属于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书,用于向皇帝进言议事,曾巩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揭露了西北将领们拥兵自重的野心。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守 边 之 臣 知 其 要 者 所 保 者 必 其 地 故 立 城 不 多 则 兵 不 分 兵 不 分 则 用 士 少 所 应 者 又 能 合 其 变 故 用 力 少 而 得 算 多 犹 之 善 弈 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寇至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

(2)殆疆场之吏,谋利害者不得其要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葬

蹇先艾

“老子算是背了万年时,偷周德高家没有偷到,偏偏遭你们逮住了,真气死人!”这是一种嘶哑粗鲁的嗓音,在沉闷的空气中震荡,是从骆毛的喉头里迸出来的。他的摇动的身体支撑着一张像成天在煤窑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筋筋地没有肉,几根骨架子包着一层皮。头发虽然零乱,却缠着青布套头;套头下面,那一对黄色的眼睛睁得很大,放出愤怒的光。看他的年纪不过三十岁的光景。他的两手被背剪着,脚下穿了一双破草鞋,沾满了黄泥巴。旁边有几个斜眉吊眼的汉子气势汹汹地将他把持住,沿着又密又深的松林往前走。

这一行人都是奔小沙河去的。他们押着骆毛去水葬,因为他在梧桐村不守本分,做了贼。绅粮周德高退了他的佃,是完全应该的,放佃、退佃,人家完全有自由,他却不应该报复——去偷周家的东西。哪个敢去惹一脸横肉的那个大绅粮呢!他是曹营长的舅爷,连区长、保长一向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骆毛的后面络绎地拖着一大群男女,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五花八门的服装,高高低低的身材,老少不同的年纪。有好些都是村中的闲人和富户,他们完全为看热闹而来。穿着比较整齐的有钱人家的孩子们,薄片的嘴唇笑得合不拢来,两只手比着种种滑稽的姿势,他们拖着鞋子踢踢踏踏地跑,鞋带有时被人踩住了,走不上前去的时候,他们就尖起嗓子破口大骂,汗粒在他们头上像雨珠一般地滴下来。

姑娘搀着母亲,奶奶牵着小孙女,媳妇背着娃娃,站在路旁,有的抬起头,叹息着;有的皱起眉毛;有的露着苦脸,口都不敢开。有些老太婆们呢呢喃喃地念起佛来了。中间有几位年老的庄稼汉大踏步地紧跟着行列走。跼蹐不安的群众,完全不管汗的味道,总是在肉阵中前前后后地挤进挤出,你撞着我的肩膀,我踩着你的脚跟,连一分钟也没有安静过。这时,骆毛的声音,蓦地高朗了许多,像铜锣般响着:

“嘿!看你们祖宗的热闹!周德高狗仗人势,叫老子吃水!他也会有遭殃的一天!他一样不会得好死的!”

骆毛跨着很大的步子,摇摇晃晃地往前走,他仿佛在捉弄那几条汉子。看看已经快离开了这个村落,后面的人群紧紧地跟上来,七嘴八舌并没有停止。骆毛好像听见一长串刺耳的笑声,他一肚子的不高兴,用力地把头扭回来,向那些幸灾乐祸的人们喊道:“跟着你们的祖宗走哪儿去?你们难道也要陪着老子进水晶宫吗?我晓得你们是来看热闹的,你们给周德高带个信去,就说我在鬼门关前等候他。”

那个脸色褐黑的家丁使劲给他背上一拳:“走呀,孙子!”骆毛不服地反踢了他们一脚:但是背上已经接着重重地挨了几拳,连躲闪都躲闪不开。

离开村庄已有半里的光景。骆毛不走了,在一座坟台边休息下来。群众都挤拢来,围成了一个圈子。骆毛依傍着那一块字迹模糊的残碑坐着。

“老子今年三十一!”他向四面看看,似乎在寻找熟人,提高嗓音说,“再过几十年,我不又是一条好汉吗?”

有个叫王七的农民,拐着脚走到坟前来,用手揉着眼睛,向骆毛低声说:“骆大哥!你放心去吧!逢年过节我会来给你烧纸钱的。你身后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我来帮你办。哪个叫你没有钱,又没有势呢!”

高个子家丁跑过来,把王七推了几尺远,吼叫着说:“滚你的三十三,哪个稀罕你来讨好卖乖?”

“七老弟,各人好好生生地下力去吧!”骆毛冷笑了一声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不会拖累旁人的,——我的妈来了没有?”

骆毛心里忽然难过起来,站起身来往前走,眼光却东张西望地在人丛中寻找。人群又被他拖着,像带子似的回环在山道上了。一路上他都在咆哮着,像一只被捆得太紧了的老虎一样。

走了一段山路以后,刚才王七那几句话,叫他不由得想起他的母亲,他觉得心头有点发软,不怕死的心情,登时冷了一半:他心里被踌躇和忧虑占据着:“我死了以后,我的妈怎么办呢?她老人家这阵在什么地方呢?”

在小沙河上,那几个虎狼似的家丁搬了一块大石头捆在骆毛身上,从桥头往下一推,他狠心地把眼睛一闭,就沉落下去了,大家喧嚷起来。

天空依旧恢复了沉闷的铅色,梧桐村显得格外的冷落。金黄色的稻田被风吹着,掀起了很自然的波浪。一阵鸟噪从掩映着关帝庙那一派清幽的竹林中传来。层层叠叠的山岭逶迤着,遥遥与天海相接。村后远远的一间茅草房,孤独地立在半山坡上。竹笆门拉开后,一个老妇人拄着拐杖走出来。她微微地喘着气,一手牢牢地把住门边,摩挲着老眼,不转睛地向着远处凝望,好似在等待着什么。看她站立在那里的样子,显然身体非常衰弱,脸上堆满了皱纹,露出很高的颧骨;瘦削的耳朵上还垂着一对小小的耳环。她的背有点驼,斑白的头发,荒草般纷披在前额。她穿着一件补丁重重的衣服,从袖子里伸出来的那只手,颜色青灰,骨头血管都露在外面。

她倚着门枋,身子连动也不动一下,嘴唇却不住地颤抖。后来她把拐杖靠在一边,索性在门槛上坐下来了。她深深地蹙着眉头道:“毛儿出去一天一夜,为什么都不回来呢?”说着,又抬起头来望了一望。

直到坡脚朱家吃过了晚饭,窗外吹过一阵风,天气渐渐凉起来,外面冷清清地只有点点的星光在黝黑的天空中闪烁的时候,朱三的媳妇跑到那个老太婆家门口,只见她还坐在门槛上,口里吐着微弱得听不清的声音,仿佛是说:“毛儿,怎么你还不回来?”

(选自蹇先艾《蹇先艾短篇小说选》,有删节)

1.作者是如何交代骆毛被处“水葬”的缘由的?

2.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3.简析骆毛这一人物形象。

4.这篇小说的悲剧性具体表现在哪里?请从骆毛、村民、母亲三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