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耕孙,宁国路推官,死长枪贼...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耕孙,宁国路推官,死长枪贼难。焘孙,常宁州学正,死僚寇。三吾避兵广西,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下广西,乃归茶陵。洪武十八年,以茹瑺荐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对称旨,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时天下初平,典章阙略。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所刊定。

三吾博学,善文。帝制《大诰》及《洪范注》成,皆命为序。敕修《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皆总其事,赐赉甚厚。帝尝曰:“朕观奎壁间尝有黑气,今消矣,文运其兴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称朕意。”帝制诗,时令属和。尝赐以朝鲜玳瑁笔。朝参,命列侍卫前;燕享,赐坐殿中。与汪睿、朱善称“三老。”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意,礼遇亦渐轻。二十三年,授晋世子经,吏部侍郎侯庸劾其怠职。降国子博士,寻还职。

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户部尚书赵勉者,三吾婿也,坐赃死。三吾引退。许之。未几,复为学士。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帝益怒,信蹈等死,三吾以老戍边,琮亦遣戍。帝亲赐策问,更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建文初,三吾召还,久之,卒。

(选自《明史﹒列传﹒卷二十五》)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吾博学,善文                 属:撰写

B.往往意                         忤:违逆

C.帝益怒,信蹈等死               论:判决

D.六十一人                     擢:审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B.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C.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D.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武,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B.燕享,亦作“燕飨”,指以酒食祭神,泛指以酒食款待人。文中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殿中宴饮。

C.户部尚书,“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赋税、科举等事的机关。长官称为“户部尚书”。

D.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在京师举行,应试者为“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三吾历经动荡,大器晚成。与其两兄皆在元代做官,两兄均死于贼寇,明初经茹玮的推荐,被征召到京城为官,此时已七十三岁。

B.刘三吾博学善文,深得倚重。很多礼令由他修订,皇帝所制曾由他来作序,一些重要著作的修撰也由他总管,亦常随皇帝写诗唱和。

C.刘三吾胸无城府,颇有气节。面临大节,他立场坚定,志向不改。太子死后,进言说服皇帝立太孙承统,并且认为这是合乎礼制的。

D.刘三吾年老力衰,几经贬降。曾因怠惰职责而被官员弹劾,因女婿贪赃获罪而被朝廷革职,后因会试事件,触怒皇帝,被发配戍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

(2)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

 

1.D 2.D 3.C 4.D 5.(1)正在这时,一阵大风忽然从西北刮起,吹断了树木,掀开了房屋,飞沙走石,刮得天昏地暗,白天像夜晚一样,迎面直向楚军吹去。 (2)皇帝意志坚决要制定礼乐制度,德高望重的老儒生纷纷去世,很晚才得到刘三吾,皇上十分高兴。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代入法、排除法。 D项,将“审阅”代入句中,不通。此句句意为:又选取了六十一人。擢,选取。 故选D。 2.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这段话的译文是:于是诸生说刘三吾等人是南方人,私下偏向乡人。皇帝发怒,命侍讲张信等人重新阅卷,不合旨意。有人说张信等人故意拿鄙陋的试卷呈上,刘三吾等人实际嘱咐了他。 “命侍讲张信等”属于兼语句,“等”字后应该有“命”的具体内容,因此,不能单独成句。排除A项,C项。“以陋卷呈三吾等”不合常理,“呈”的对象应该是皇上。 故选D。 3.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掌管科举”错误,科举由礼部主持。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被朝廷革职”表述错误,原文说“引退”,意为引咎辞职。并非被革职。 故选D。 5.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做到字子对译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1)中,于是:在这时。折:吹断,折断。发:掀开。窈冥:阴暗。晦:昏暗。 (2)中,锐意:意志坚决。宿儒:德高望重的老儒生。凋谢:这里指去世。悦之:意动用法,对他感到喜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楚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求太公、吕后不相遇。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

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皆                      亡:逃跑

B.汉易耳                    与:结交,亲附。

C.惊愕曰                    详:通“佯”,假装。

D.夺之权                    稍:逐渐、渐渐。

2.下列与文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楚挤                    失其

B.睢水之不流                请王诳楚为王

C.收家室西                  秦王环柱

D.恶食食项王使者            敢烦执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贪于财物,喜好享乐。进兵彭城后掠尽货宝;睢水之战中,他逃跑时还要到沛县去将自己家中的金银财宝带上。

B.项羽做事犹豫,优柔寡断。睢水之战中,楚军把汉军层层包围,但项羽没有抓住有利战机进兵,刘邦最终得以逃脱。

C.项羽刚愎自用,不善智谋。刘邦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范增因为受到猜忌,十分气愤,便自请免职,最终病死在途中。

D.刘邦长于用人,左右得力。刘邦部将纪信在危亡时刻设计帮助他从成皋逃出,自己伪装成汉王出降,最终被项羽烧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亲亲土豆

迟子建

(1)如果你在银河遥望七月的礼镇,会看到一片盛开着的花朵。那花朵呈穗状,金钟般垂吊着,在星月下泛出迷幻的银灰色。当你敛声屏气倾听风儿吹拂它的温存之声时,你的灵魂却首先闻到了来自大地的一股经久不衰的芳菲之气,一缕凡俗的土豆花的香气。你不由在灿烂的天庭中落泪了,泪珠敲打着金钟般的花朵,发出错落有致的悦耳的回响,你为自己的前世曾悉心培育过这种花朵而感到欣慰。

(2)那永远离开了礼镇的人不止一次通过梦境将这样的乡愁捎给他的亲人们,捎给热爱土豆的人们。于是,晨曦中两个刚刚脱离梦境到晨露摇曳的土豆地劳作的人的对话就司空见惯了:

(3)“昨夜孩子他爷说在那边只想吃新土豆,你说花才开他急什么?”

(4)“我们家老邢还不是一样?他嫌我今年土豆种得少,他闻不出我家土豆地的花香气。你说他的鼻子还那么灵啊?”

(5)土豆花张开圆圆的耳朵,听着这天上人间的对话。

(6)礼镇家家户户种土豆,秦山夫妇是种土豆的大户。秦山又黑又瘦,他媳妇比他高出半头,叫李爱杰,温柔又贤惠。他们去土豆地时总是并肩走,九岁的女儿粉萍跟在身后,一会儿去捉蚂蚱,一会儿又用柳条去戏弄老实的牛。

(7)秦山一家子爱吃土豆。初秋时令,秦山有一天吃着吃着土豆就咳嗽得受不住了,双肩抖得像被狂风拍打的衣架,只觉得五脏六腑都错了位。秦山咳嗽累了迷迷糊糊睡着了。李爱杰担心秦山,第二天早早就醒了。她发现秦山枕头上有一滩血,一种不祥的想法使她哆嗦了一下。早饭后她左劝右劝,秦山这才答应进城看病。

(8)李爱杰将家里的积蓄全部带上,又关照邻居照顾粉萍。邻居问秋收时能回来么?秦山咧嘴一笑:“我就是有一口气,也要活着回来收最后一季土豆。”

(9)李爱杰拍了一下秦山的肩膀,骂他:“胡说!”

(10)听着妻子恍若回到少女时代的声音,秦山心里有种比晚霞还要浓烈的伤感。

(11)秦山住院后脸色便开始发灰,他觉得人生埋伏着的巨大陷阱被他踩中了。一次,趁没人在旁边,秦山忽然拉住妻子说:“爱杰,要是确诊是癌,咱可不在这遭这份洋罪,我宁愿死在咱家的土豆地里。”

(12)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当李爱杰被医生叫到办公室后她知道一切都完了。

(13)医生说:“晚期肺癌,已经扩散了。”

(14)李爱杰只觉得一下子感觉不出阳光的存在了。为掩饰内心慌乱,她回去时特意从住院处门前的花坛上摘了一朵花掖在袖筒里。秦山正在喝水,李爱杰趁他不备将花掏出来:“闻闻,香不香?”

(15)秦山深深闻了一下,说:“还没有土豆花香呢。”

(16)“土豆花才没有香味呢。”

(17)“谁说土豆花没香味?它那股香味才特别呢,一般时候闻不到,一经闻到就让人忘不掉。”

(18)李爱杰凄楚地笑了,就着这股笑劲,她装作兴高采烈地说:“咱得高兴一下了,你的病确诊了,就是普通的肺病,打几个月的点滴就能好。”

(19)“没有大病当然好。”秦山说,“咱都来了一个多礼拜了,该是收土豆的时候了。”

(20)“你放心,咱礼镇有那么多的好心人,不会让咱家的土豆烂到地里。”李爱杰说。

(21)“自己种的地自己收才有意思。”

(22)第二天下午,李爱杰一进病房就傻了眼。秦山不见了,病服堆在床上,床头柜上的饭盒不见了,床下的拖鞋也不见了。秦山会不会去死呢?这些天她哭了几场,尽管回病房前洗了好几遍脸,又站在院子中平静了一番,可她红肿的眼睛也许让他抓到蛛丝马迹了。他没有告别就走了,看来是不想活了。她去江边、铁路交叉口以及公园幽深的树林,一切可以自杀的场所几乎都跑遍了。天黑的时候,仍不见秦山的影子。

(23)极度焦虑的李爱杰突然意识到秦山一定是回礼镇了。一个要自杀的人怎么会带走饭盒、拖鞋等东西呢?

(24)李爱杰赶回礼镇时,远远就看见秦山猫腰在自家的地里起土豆,粉萍跟在他身后用一只土篮捡土豆。正是秋天的午后时光,没有一丝云,凉爽的风在东游西逛。秦山穿着蓝布衣,阳光沉甸甸地照耀着他,他在明亮的阳光中闪闪发光。李爱杰从心底深深地呼唤了一声:“秦山——”双颊便被自己的泪水烫着了。

(25)收完土豆后,秦山消瘦得越来越快,他常常痴迷地望着李爱杰一言不发。秦山在下雪的日子里挣扎了两天两夜,终于停止了呼吸。

(26)礼镇的人都来帮助料理后事。出殡那天,天寒地冻,墓穴挖不深,要去拉一马车煤渣来盖坟,待到春暖花开再培新土。李爱杰突然阻拦道:“秦山不喜欢煤渣。”她拎着几条麻袋走向菜窖,吩咐几个年轻力壮的人:“往麻袋里装土豆吧。”大家都明白李爱杰的意图,于是就一齐动手捡土豆。不出一小时,五麻袋土豆就装满了。

(27)礼镇人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葬礼。秦山的棺材落入坑穴,李爱杰上前将土豆一袋袋倒在坟上。只见那些土豆咕噜噜地在坟堆上旋转,最后众志成城地挤靠在一起,秦山的坟豁然丰满充盈起来。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李爱杰欣慰地看着那座坟,想着远在天上的秦山会一眼认出他家的土豆地吗?他还会闻到那股土豆花的特殊香气吗?

(28)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响动。原来坟顶上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至爱的亲昵。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爱杰在听到诊断结果后,内心绝望的同时还记得在回到病房前摘一朵花来掩饰自己的慌乱,这一侧面描写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坚强与细心。

B.秦山不顾自己身患绝症也要回家,是因为他想在生命最后时刻赶回来亲手收获土豆,也缘于他对家庭深深的责任感,不想成为家人的负累。

C.小说中秦山的几处对话突出表现了他对土豆的深厚情感,使他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暗示了后文他瞒着妻子跑回家去收土豆的情节。

D.小说善于在叙述过程中捕捉富于抒情意味的典型意象,文中多次出现的土豆花,就与人物的生活相契合,并传递出一种朴素与温情的意蕴。

2.如何理解小说第(2)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3.迟子建曾说:“如果说这篇小说有独特之处的话,那就是死亡的阴影被摆脱了。”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如何使“死亡的阴影被摆脱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从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立的“阿帕网”算起,互联网至今恰好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从早期的局域网发展到5G时代“万物皆媒、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这项革命性的技术为整个世界带来了过去难以想象的便利和快捷,成为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福器”。

以5G为代表的通讯技术的突破,加快了人类社会传输和处理数据的速度。随着用户与设备的接触和连接越来越频繁,人类传播进入了物联网时代。根据高德纳咨询公司的报告,物联网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目前全球有近50亿物件实现了互联。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市场容量将高达2.2万亿美元。

物联网让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进步、效率和机遇并存的智媒时代。但与此同时,物联网“万物互联”的这种属性,也使网络攻击具有前所未有的“连锁效应”,呈现出“愈连接愈脆弱”的特征。2017年9月,物联网安全研究公司通过利用蓝牙协议中的八个“零日漏洞”,设计了一组攻击向量(Blue-Borne),并在实验中构建了一个“僵尸网络”,以接管各类支持蓝牙的设备,传播恶意软件。据该项实验的负责人称,如果黑客利用这八个漏洞对蓝牙设备进行恶意攻击,受影响的设备将达到53亿台,无论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智能设备还是新型物联网设备都很难从中幸免。

数据既是计算机执行人类指令的手段,也是连接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桥梁。互联网向物联网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由呈“指数级”扩张的数据量所推动。据统计,2015至2017年三年间,人类所产生的数据量远超以往四万年历史的总和。人类已身处“数据海洋”的时代。然而,数据间的关联度愈发增强,人类的安全保障反而愈发“脆弱”。一旦单个数据发生泄露,就很可能是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危机。2018年爆发的“脸书数据泄露门”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

美国网络安全专家施奈尔(Bruce Schneier) 2018年出版了一本畅销书《点击这里杀死所有人:超级连接世界中的安全和生存》。书中描绘了一幅物联网时代的末世景象:利用电脑杀人、撞毁汽车、让发电厂瘫痪,使用生物打印机引发流行病疫情,等等。在万物相连的情况下,万物都是“电脑”,从技术层面上讲确实可以做到按下鼠标便能够杀死所有人。尽管施奈尔也认为自己取的书名有“标题党”之嫌,但他希望借此引发人们对物联网负面效应的关注。在“万物皆电脑”的时代,万物都可能为“凶器”。不同终端在互联连接的同时,也将原本是由单个终端所承担的风险向网络中的其他终端“等量转移”,这使互联网时代“愈连接愈脆弱”的风险被进一步放大为物联网时代的“万物皆凶器”。

微软公司的报告显示,世界各国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平均每年要为网络攻击所造成的损失支付40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因此,在数据流动性空前增强、攻击表面急剧扩大的5G时代,如何有效保障物联网安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摘编自史安斌《5G时代的物联网安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计算机技术诞生半个世纪以来,为世界带来革命性改变,成为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福器”。

B.5G技术的突破,加快了人类社会传输和处理数据的速度,使人类摆脱互联网而进入物联网时代。

C.物联网让人类进入智媒时代,但其“万物互联”的属性,也是网络攻击具有连锁风险的原因所在。

D.互联网向物联网的演进,使世界的数据量呈“指数级”扩张,也使人类身处“数据海洋”的时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肯定了互联网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就此展开了全文的论说。

B.文章二、三段重点分析了5G技术突破所带来的利弊,为我们正确使用5G技术提供了方法指导。

C.网络安全专家施奈尔著作中的景象作为文章的事实依据,说明了互联网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D.文章主要从物联网的特点及风险切入,以实例和相关的论著,论证了重视物联网安全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存储迅速发展,5G技术对数据传输能力的极大提升将使人们不再需要计算机设备的离线功能。

B.人类所产生的数据量不断增长,使数据间的关联度愈发增强,但人类的安全保障反而愈来愈脆弱。

C.大数据带来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小的偏差,但泄露的风险也在增大,我们要更注重自身的数据安全。

D.科技发展带来了空前的风险和挑战,甚至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灾难,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

 

查看答案

韩信

司马迁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中郎。数以策干项羽,项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拜将封侯后)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日:“公,小人也,为德不足。”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不能杀之耶?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简注)①蓐同“褥”。②王孙:等于说公子。③戏(huī)下:同“麾下”,犹言在主帅的旌麾之下,即部下。④连敖:管粮草(一说,管接待宾客)的小官。

(阅读指要)

本文记述韩信拜将封侯前的几件事。大凡英雄豪杰一类人物,必定有过人的操守,有常人感情上不能忍受的气度。天下有大勇之人,遇事不惊慌,冒犯他也能忍辱,这是因为他抱负宏大,志向高远。韩信为布衣时,曾经遭亭长之妻的嫌恶,遭漂母的怒责,遭屠市少年的羞辱。在汉王那里任小官时,曾经因犯法判斩差点被杀。后来幸亏他抓住机遇,出奇言而获释免斩,又被萧何赏识而拜将封侯。文章末段的补叙,颇令人回味。作者记事生动传神,有声有色。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于是信视之____________      (2)汉王之入蜀,信楚归汉____________

(3)坐法____________          (4)我不能杀之耶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一母见信饥, B.大丈夫不能自

C.滕公其言,壮其貌 D.大王必欲

3.下列句中“乃”与“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中“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跳踉大矙,断其喉,尽其肉, B.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当立者公子扶苏 D.秦王恐其破璧,辞谢,固请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时信往,(亭长)不为具食 B.有一母见信饥,(母)饭信

C.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信)为中郎 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信)而不斩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2)上未之奇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三个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突然天降大雨。

甲说:“荒岛之上,没有地方可以躲雨,何必奔逃,徒劳无功。”便泰然处之,静静地待在原地。

乙说:“荒岛这么大,也许其他地方并没有下雨,依我看,不如四处找找。”于是不辞辛劳,到处寻找没有下雨的地方。

丙说:“静坐无聊,奔走无益,何不雨中漫步,享受自然的妙趣。”便慢悠悠地在雨中行走。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情况。如果身临其境,你将做出怎样的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