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后的救赎 王小东 今日要闻:“公元3018年3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后的救赎

王小东

今日要闻:“公元3018年3月18日,由于太阳能量持续衰减,地球将进一步变冷;科技界将年度科学突破奖授予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团队,该团队证实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丁烈盯着新闻显示墙的眼睛猛然跳动了一下,当他听到“平行宇宙”时,脸色立即凝重起来。他用手捋了捋满脸的络腮胡须,陷入沉思。

隔离室里依旧阴冷,和二十五年前一样。二十五年前的丁烈只有十岁。

丁烈所处的这个时代正被某种“确定性”所掌控,凡事都遵循“数字分解定律”,即万物皆可用数字进行量化处理。举个例子:你喜欢吃糖吗?那便是一种编号为“01010011-----”的信息体验。人们只需要在冰冷的触摸屏上输入一串同样冰冷的数字,再将感觉连接器与身体连接,便可享受一种甜度可调的甜蜜。在这个万物可量化为感官输入的世界里,你并不需要一颗真正的糖!更为可怕的是,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似乎更像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情感都量化为一串串字符,人们已经基本丧失了自身的情感输出功能。

丁烈却同其他人不同。父亲从丁烈懂事开始,便不允许他使用情感连接器。父子俩一直保持着犹如一千年前原始人般的情感体验,父亲称之为“情感反刍”。

丁烈很怀念那个时候,每次进行“情感反刍”的时候,父亲都会用充满慈爱的声音说:“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人在如今的世界里被划分为两类:守卫者和背叛者。守卫者坚定执行不与外部宇宙联系的准则,目的是保卫地球居住者的权益;背叛者则反其道行之,千方百计与外部宇宙联络,据说也是为了保护地球居住者权益。当年只有十岁的丁烈被划分到了背叛者行列,从贴上背叛者标签的那一刻起,他便再没有杌会离开隔离室了,这一切皆因他的父亲丁向东。可是,父亲深邃又坚定的眼神一直深驻在他心底,他知道,父亲绝对不是所谓的背叛者,相反,父亲一定是一个担负着重大使命的“先行者”。因此,在他看来,隔离室并不那么冰冷,远离数字割裂的世界,他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

国家天文台射电望远镜中心,外太空信号湮灭装置接收到的一串陌生数字,让天体物理组总工程师王建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愤怒。

经过拥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银河号”计算机破译,陌生数字信息的内容为:平行宇宙存在,太阳能量衰减导致的地球能源危机,解决途径只能是在另一维度的A级字宙中找到一个正在发育的类太阳系,然后通过特定的能量通道实现人类整体迁移。

很快,信号湮灭装置又收到第二份数字信息:特定能量通道开启的关键是,要在地球上找到一种与A级宇宙契合的纯粹连续能量波动,实现互通。请找到一个叫丁烈的人!

王建达很困惑,与A级宇宙契合的连续能量波动?这个世界所有的能量状态都是数字化且不连续的,怎么会有连续的能量波动?一定是丁烈这个叛逃者在搞鬼!

最后的数字信息只有短短几个字:“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二十五年来,丁烈第一次走出隔离室。外面的天气尤其寒冷,丁烈不由得竖起衣领来御寒。

王建达手里正拿着一份背叛者档案:丁向东,男,国家宇航中心资深飞行员,公元2993年,驾驶“探索号”宇宙飞船逃离地球,留下的最后信息是:我要为人类寻找一个新的家园!

国家天文台主控大厅中心一片死寂,按目前情况预计,地球的温度将在三年后降至极值。那时,等待人类的结局只有一个——毁灭!由于平行宇宙存在,信息发送者肯定来自平行宇宙的另一级。如果按信息中心的方式进行人类迁移,那今天参与决策的人将毫无疑问成为背叛者。

经历挣扎,最终选择进行平行宇宙间的跃迁!

一切都按照既定程序运行,主控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能量环,两级宇宙间真正意义上的连通终于开始了!

一切很顺利。到了最为关键的能量通道开启环节!丁烈深邃的眼窝露出温和的光芒。搭接在丁烈头部的示波器有节律地抖动起来,丁烈站在能量发生器的电子显示屏前,脑海里出现了刚才王建达传送给他的信息内容:“小子,让我们开始吧!”他不由得会心一笑。

他强烈地感受到了遥远的宇宙深处父亲的存在,鼻子一酸,眼睛也湿润了。随后,示波器同步信号发生器发出了一串美妙的连续波信号!脑电波!是脑电波!A级宇宙另一端竟然也有和丁烈发出的脑电波完全契合的纯粹连续能量波动!

原来,人类自发的情感波动,才是开启平行宇宙间能量通道的钥匙!

到达A级宇宙的人类,眼前出现的景象正如千年前地球上曾出现的情景:草是青绿色的,天是蔚蓝的,人们的笑脸是真切的。

是的,人类最终抛弃了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世界,在最后关头完成了自我救赎。

丁向东慈爱地望向丁烈,依然用他那充满磁性的嗓音说:“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选自《天池》2019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两则新闻开头,前一则为故事设置一个末日来临的背景,渲染紧张氛围,引起读者兴趣;后一则又为危机解决埋下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丁烈“脸色立即凝重起来”“用手捋了捋满脸的络腮胡须”,就表现出了他听到“平行宇宙”时内心的变化。

C.小说用插叙的方式描绘了当时的数字世界,例如体验甜味并不需要吃糖,只需输入代码再让身体和连接器连接,这带给读者一种神奇的感受。

D.小说中前面的父子间“情感反刍”的情节,与后面人类的情感波动开启能量通道拯救了全人类的情节,在结构上前后照应,显示出章法的严密。

2.小说对丁向东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鲜明,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他的形象的。

3.作家哲夫认为:“科幻小说不仅是幻想,也不仅是人类对于征服自然的想象,更需要对科学本身的反思,对人类发展的反思。”请结合文本,从“反思”的角度探究小说的主题。

 

1.C 2.①语言描写。小说多次出现丁向东充满慈爱的声音:“小子,让我们开始吧!”,他亲昵地称呼儿子为“小子”,表现丁向东对儿子深沉的爱的形象。②侧面衬托。小说表现丁烈对父亲的思念,对父亲事业的理解,对父亲人品的信任,这些都从侧面衬托了丁向东忠于人类、思想具有前瞻性的形象。③对比。小说将为了拯救人类而“叛逃”的丁向东与保守封闭的“守护者”王建达形成鲜明的对比,侧面表现出了丁向东勇于担责、敢于创新的形象。 3.①反思科技本身。人类过度依赖科技,丧失了基本的情感输出能力,终日生活在一个自己制造的冰冷的数字世界,而太阳能衰减带来地球急剧变冷,使人类将面临被冻死的结局。②反思人类情感。丁向东一直对儿子进行“情感反刍”;将人类从绝境中救出靠的也是古老的情感,人类的新家园是一个有蓝天绿草的真实世界,人与人之间应具有真实的情感。③反思人类发展。守卫者坚决不与外部宇宙联系,并禁锢背叛者;背叛者冲破禁锢找寻人类新家园,完成救赎;人类要拥有美好未来就必须要探索外部世界,不能保守,自我封闭。 【解析】 1.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题干是“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梳理出文章结构,然后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及表达技巧,再仔细阅读选项比对,找出答案。C项,“小说用插叙的方式描绘了当时的数字世界,例如体验甜味并不需要吃糖”这不是插叙,而是举当时的一个例子。故选C。 2.本题考查文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的写作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直接刻画和间接刻画。直接刻画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衣着)、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直接描写以表现人物特征;间接刻画更多的是通过环境描写与他人的言行来体现、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命运。可以先到文中找到丁向东的言行举止,再分析从中体现出的性格特点。例如“每次进行‘情感反刍’的时候,父亲都会用充满慈爱的声音说:‘小子,让我们开始吧!’”“最后的数字信息只有短短几个字:‘小子,让我们开始吧!’”“脑海里出现了刚才王建达传送给他的信息内容:‘小子,让我们开始吧!’他不由得会心一笑。”“丁向东慈爱地望向丁烈,依然用他那充满磁性的嗓音说:‘小子,让我们开始吧!’”小说多次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丁向东对儿子深沉的爱的形象;“父亲深邃又坚定的眼神一直深驻在他心底,他知道,父亲绝对不是所谓的背叛者,相反,父亲一定是一个担负着重大使命的‘先行者’”小说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丁烈对父亲的思念,对父亲事业的理解,对父亲人品的信任,这些都从侧面衬托了丁向东忠于人类、思想具有前瞻性的形象。另外,小说将为了拯救人类而“叛逃”的丁向东与保守封闭的“守护者”王建达形成鲜明的对比,侧面表现出了丁向东勇于担责、敢于创新的形象。 3.本题考查的是小说的主题。把握小说的主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一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本题可以从小说典型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人类过度依赖科技,丧失了基本的情感输出能力,终日生活在一个自己制造的冰冷的数字世界,而太阳能衰减带来地球急剧变冷,使人类将面临被冻死的结局,这表达了小说要反思科技本身的主题;小说中丁向东一直对儿子进行“情感反刍”,将人类从绝境中救出靠的也是古老的情感,人类的新家园是一个有蓝天绿草的真实世界,人与人之间应具有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类情感的反思;小说中的守卫者坚决不与外部宇宙联系,甚至禁锢背叛者,背叛者冲破禁锢找寻人类新家园,完成救赎,表达了对人类发展的反思:人类要拥有美好未来就必须要探索外部世界,不能保守,自我封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这不只是仪式,更是一种使命。

品牌时代的来临,承载的是一个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梦想和使命,需要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也需要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也是质量升级、品牌壮大的过程,德国专注务实的工匠精神,美国高度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韩国成立国家品牌委员会的推进机制,都给我们以启示。当C919国产大型客机翱翔蓝天,当中国高铁“扬帆出海”,我们不只有品牌之梦,更有品牌之力和品牌之智。

(摘编自冯蕾《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

材料二:

(摘编自《90后最爱“追潮”,女性撑起半边天》,《南方日报》2019年11月1日)

材料三:

小仙炖、钟薛高、ito、北鼎……一批兼具好设计和高品质的国货品牌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并正逐渐成长为“中国制造”的新门面,成为新消费的代表。比如刚诞生两年的雪糕品牌钟薛高,凭借标志性的瓦片造型和不断迭代的口味类别俘获了大批年轻人的芳心。

事实上,90后和00后务实消费的理念,也为服装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传统产业的老牌国货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会。

2018年,国产运动品牌李宁首次亮相纽约时装周,以亮眼新潮的设计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此后推出的球鞋系列“悟道”,以大胆的配色和解构设计,准确切中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迅速走红。

在产品优质的基础上,用设计感打动年轻消费者,回力、飞跃的帆布鞋,波司登的羽绒服,包括华为近期和眼镜潮牌GENTLE MONSTER跨界推出的智能眼镜,都延续这一套路成功转型,焕发新的活力。

(摘编自《毛文超乌镇演讲:新消费的机会将在细分领域迎来爆发》)

材料四:

中国造,正当“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传统文化消费,新生代消费者为了彰显自我个性、打造个人属性标签,日渐乐于使用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以故宫推出的彩妆口红为例,一经推出,仅用一晚的时间即预订超过一千支,而这源自于消费者对于产品背后的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而晨光文具则与京剧“联姻”,将生旦净末丑的扮相绘于文具之上,瞬间火爆市场。因为文创的融入,晨光把看似几元钱的小买卖做成了年营收80余亿元的大生意。

与此同时,一批电商平台纷纷“造潮”,孵化出一个又一个国潮新品。据了解,近年来,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天猫等电商平台都开始了对国潮市场的开拓。天猫从2017年就开始了对国潮的策划和重视,2018年更是在国货跨界、文化营销、国潮出海等各个方向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摘编自《颜值与性价比兼具,国货当潮源于创新彰显自信》,《南方日报》2019年11月1日)

1.下列对“国潮”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市场上国潮涌动,显示出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正在向经济强国迈进。

B.国潮消费者中以青年女性消费者为主,占比超过六成,她们撑起了国潮消费的半边天。

C.国潮的弄潮儿中既有小仙炖、钟薛高等新国货,也有回力、波司登等成功转型的老品牌。

D.国潮的兴起,其实就是国货的崛起,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转型,需要虚心向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努力提升质量,壮大品牌。

B.材料二显示,国货消费者集中的前10名城市都是一二线城市,说明那里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有较高的认可度和较强的购买力。

C.近年来,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天猫等一批电商平台都纷纷“造潮”,孵化国潮新品,开拓国潮市场,彰显了他们对国货的自信。

D.新生代消费者更愿为蕴含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买单,为传统文化消费,是因这种产品能彰显自我个性,能打造个人属性标签。

3.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当今“国潮”兴起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引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左传》是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所著,全称《春秋左氏传》,被奉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引言相关内容是:公元前549年,晋国执政范宣子向鲁国大夫叔孙豹请教何为“死而不朽”时说:“我先祖从舜、夏、商、周以来,世袭贵族不辍,这就是不朽吧?”叔孙豹回答:“这只不过是世代为官受禄,并非不朽。鲁国贤臣臧文仲去世已久,但他的话还在流传,所谓不朽,当如是!我认为‘人生最高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如果能在其中一点有所建树,流芳百世,虽逝犹生。”

②叔孙豹把这种不朽观用立德、立功、立言加以界定(即“三立”或“三不朽”),并对世俗观念予以清晰的价值导向,体现出可贵的文化自觉:唐代孔颖达《左传正义》对“三立”阐释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三立”把人生价值标准精确定位,使古圣先贤超越个体生命融入无限的“大我”而获得精神永生,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对后世影响深远。常有人以“三立”或“立三”为名,即取此意。历代英雄豪杰以不同方式唱响人生成功的这“三部曲”,共同谱写出华夏文明史,如周公、管子、孔子、孟子、张良、诸葛亮、唐太宗、范仲淹、王阳明等等。

③成就冠绝明代的王阳明是其中杰出代表,他融道德、事功和治学为一体,光大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作为军事家,他出奇制胜,屡平叛乱,成为有气-、有担当的保国功臣而功德圆满。作为思想家,他集“心学”之大成,立论认为:“致良知”就是“明明德”,从“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都是“明明德”的过程。知行合一既是“明德”之本体,又是“明德”之功用。 “明德”是本心的德性,这意味着“明明德”需向内求,发明本心,使自身德行主体建立起来,就会自觉自发地“仁民爱物”,,他开宗立派,桃李遍天下,其《传习录》《大学问》等书皆为传世经典?他开创一代学术新风,并引领明清到近现代的思想解放潮流,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梁漱溟等都颇为受益。诚如后人在王阳明故居用楹联对他一生的总结:“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如明教乃万人师”他终身力行“三立”,实现人生最高价值,其思想远播日、韩、东南亚和欧美等地,至今为人乐道。

④德、功、言三者关系密不可分,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基本前提,而立功、立言是立德的自然结果。儒道释虽然各自要旨表述有异,但都以立德作为根本。“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本义是遵循自性本心,顺应自然之道,彰显人伦价值。具体而言,“德”涵括仁义、诚信、温良、恭敬、礼让、谦和等美好品行。周公制礼作乐,确立起以“德”为本的价值观,后被孔孟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王道仁政,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

⑤“三立”是实现人类终极关怀的三种根本途径,体现出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即人生意义在于奉献而非索取,个人不应只为自己活着,而应为群体着想,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为社会作出有益贡献。前人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人要活得有意义,离不开立德、立功、立言的实践。“三立”虽非易事,却是人人宜做之事。能否做到“三立”,并不完全取决于职位高低和能力大小,平凡人也可以做到。“三立”在当代简单地说,即做人、做事、做学问。

⑥“立德”就是树立德行的榜样。这就要求修养身心,尊道贵德,劝善行善,俯仰无愧。作为员工,忠于职守。作为晚辈,孝敬长辈。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以德育人,以道化人,以爱成人。“立功”就是建立成功的事业。这不局限于宏图大业,只要用心做事、造福他人,在日常生活和平凡岗位都可以建功立业。“立言”就是创立切实的言论。这要把立德立功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升华,给人启迪和激励。我们当立世界潮头,通古今之变,发时代先声,多出精品力作,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

(摘编自2019年8月27日《光明日报》2版,作者赵建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被奉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它是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春秋》所著,“三立”理论引自《春秋》。

B.叔孙豹把他的不朽观用立德、立功、立言加以概括,他认为世代为官受禄、世袭贵族不辍,并非不朽。

C.王阳明认为,“明德”是本心的德性,只要使自身的德行主体建立起来,就会自觉自发地“仁民爱物”。

D.“三立”是传统文化灵魂所在,三者关系密不可分,互为前提。其中,立功、立言是立德的自然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内容层层递进,先交代“三立”的由来和代表人物,后论述了“三立”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价值。

B.文章引用唐代孔颖达一段话,是对“三立”理论的创造性解读,这一解读弥补了叔孙豹观点的不足。

C.文章例举王阳明事迹,把他作为终身力行“三立”的典范人物,体现“三立”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

D.文章尾段表明,对于今天的企事业员工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等人来说,“三立”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借范宣子与叔孙豹的问答,体现了当时的文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引出“三立”这一理论。

B.历代英雄豪杰如周公、管子、孔子等,都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力行“三立”,唱响人生成功的“三部曲”。

C.儒道释各自要旨表述有异,但以立德作为根本,可知“三立”是实现人类终极关怀的三种根本途径。

D.“三立”在当代简单地来说,即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人人宜做之事,而且平凡人也完全可以做到的。

 

查看答案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请你从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对一句上联或一句下联,使其成为工整的一幅对联。

(1)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

(2)上联: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位家长写给老师的一份答谢词,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多年来承蒙您的雅教,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我们倍感开心。您教给她的方法非常有效,她的朋友们也纷纷效尤,您送的书我们都一直都惠存着。您的帮助我们绝不会忘记的,他日有事我们也一定会鼎力相助。近日听说您已忝列名师榜,恭喜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只有达到时代的要求,才可能选择最合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发展经济离不开资源,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源大致可分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单纯以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大量投入来谋求经济发展,总是以自然资源惊人的浪费和巨大的破坏为代价。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为将来、为子孙后代着想,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培养与造就、开发与利用上——大力发展教育。

社会经济与科研,科研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不同步发展上,只有教育事业发展了,科研、经济和社会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其次,表现在同步发展上,科研、经济和社会每前进一步,教育事业也应同时前进一步,始终保持领先一步的地位。快速发展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但由于人才培养周期长,教育发展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同时,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分别受到不同发展规律的作用,必然会在同一发展阶段上出现发展速度差。教育发展的成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不能简单地对应。教育与社会的供求关系和运行规律,决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特点:适度超前。只有这样,才可能摆脱滞后发展、断续发展而持续发展。

贫困是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解除贫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现在世界上的贫困地区的人们受教育程度不高,文盲、半文盲人口最多。知识贫困是物质贫困之源,反过来,物质贫困又是知识贫困之源,而一国一地贫困又是个人贫困之源。消除贫困不应仅仅消除物质贫困,虽然这是消除贫困的重要目的,而应同时消除知识贫困,甚至要超前消除,因为,如果仅仅消除物质贫困,至多也只是暂时的,而不可能是根本的。

终身教育不仅是实现教育自身持续发展和人类持续进步的重要措施,更是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终身教育是以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回归教育和循环教育的形式来实的。终身教育在西方很受重视,在发展过程中并取得了很多可资鉴的经验,供我们学习。

具有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等特点的现代和未来社会,都对就业者受教育的程度要求不断提高。以往那种一次性职前教育、终身受用的劳动用人方式已被打破,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只有通过不断主动学习来改造、发展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才能够适应社会和工作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人都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层次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不少传统职业产生变化甚至消失,同时又有不少新的职业产生。具有“活到老学到老”传统思想的中国人,是有着深厚的终身教育的文化基础的。

(摘自李玲《论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社会成员素质只有达到时代要求,才可能实现我们社会每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B. 不可持续发展常单纯依靠大量投入自然和资本资源,这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破坏。

C. 人才培养周期长,教育发展具有渐进性,所以决定了教育具有“适度超前”的特点。

D. 终身教育是一种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教育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以举例论证的方式分别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B. 文章从“不同步发展”“同步发展”两方面阐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科研的关系。

C. 文章分析了贫困表现及类型,这是为了说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D. 文章采取对比论证的方式,阐述了终身教育对现代和未来社会中就业者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同一发展阶段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发展速度差,只要适度超前发展教育,就能摆脱滞后,持续发展。

B. 我国应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在终身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来应对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对传统职业的冲击。

C. 面对一次性职前教育消失、社会层次调整等社会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 中国人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文化基础,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常据不同需求开展终身学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