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官制度由韦伯正式提出成为课题,并被当作一种合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官制度由韦伯正式提出成为课题,并被当作一种合理的、理性的制度。他标志出来的文官制度,当是工具性的理性运作。中国的文官组织来源非常久远,而且最完备、最复杂的文官体系理论早在《韩非子》时代就出现了,但是文官体系却不是中国所独创的,很多古代文明都有过文官体系,只是文官体系理论基础的出现以中国为最早。

中国文官制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并不仅是工具性的合理制度,而且有儒家意念掺和其中,这是韦伯在讨论西欧16世纪以来的文官制度中缺少的一环。儒家意念如果当作意念系统,可能会成为教条。任何东西若变成教条就会神秘化,走上信仰的途径,而不走理性辩论的途径。儒家意念之作为目的而论,也可以相当于基督教意念,是一种信仰;可是倒过来讲,儒家意念并不是上天的神谕,而是经世的使命。在这一点上,儒家意念的神秘性并不强。从这个角度来看,目的的理性和工具的理性相配合,使中国文官体系在国家与社会的拉锯战中,不但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且也成为国家和社会之间联系的力量。这个特色是中国以外的史学家在讨论文官制度时未能理解到的地方。

文官体系萌芽于西周时代,秦始皇时代的文官制度已极为庞大,极有效率,不过在整个治理过程中,秦代文官制度终究只是工具性的。汉朝尤其汉武帝时大力打击社会势力,国家得胜的结果是发展出察举制度,过了一段时候,察举制度变成了联系国家和社会的桥梁,使各地的俊杰之士经过察举而进入政府;政府的政令也经由各地俊杰之士达到各地,而文官体系也同时获得了儒家意念。于是文官体系在由纯工具性蜕变成兼顾工具性和目的性的过程中,竟蜕变为自成一格的合理制度。文官体系所具目的性又造成另一种形势:文官体系与王权的对抗。照理说,文官体系应该与国家互补,但因为文官体系具有儒家意念的目的论,所以与王权实际上不断有对峙的紧张。专业的官员总是怀有儒家的理想,碰到不合理的现象时,国家的文官体系就会用社会的后援力来与王权对抗,这也是韦伯的工具性文官制度所缺少的成分。

文官体系在国家与社会的对抗过程中,是主要的抗衡力量,具有特别的功能。又因为文官制度选拔的背后有一大群社会精英,他们受过专业训练,等着出仕,但能够出仕者往往只是其中少数,而未出仕的人仍留在社会的一端,站在儒家意念的立场,监督政府的作为。为了培养文官制度,中国也同时培养了一大群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带动社会来抗衡国家。中国文官体系固然有制衡的作用,但也会造成社会上的特权阶级,享有比他们人数比例更为巨大的社会权力。他们既是社会上的精英,同时也是过分享受权力和机会的人群。

(摘编自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官组织是最完备、最复杂的,文官体系理论基础的出现也以中国为最早。

B. 察举制度产生后,中国的文官体系逐渐蜕变为一种工具性和目的性共存的合理制度

C. 中国文官体系具有儒家意念,碰到不合理的现象时,文官体系会直接与王权对抗。

D. 在文官制度选拔的背景下,社会精英过分享受权力和机会,成为社会上的特权阶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文官制度展开论述,通过与西方工具性文官制度的比较,强调了中国文官制度的个性特点。

B. 文章从文官制度的概念切入,接着重点阐述了中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功能,最后也提及这一体系的弊端。

C. 文章通过介绍中国文官体系从西周到汉代的发展演变过程,重点论证了中国文官制度工具性的特点。

D. 文章分析了文官制度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地位与影响,突出了它的制衡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辩证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官制度之所以具有目的性,与具有经世使命的儒家意念掺和其中这一因素有着必然联系。

B. 中国文官体系如能将目的性和工具性配合好,就可以在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时发挥重大作用。

C. 中国的文官体系与国家之间既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又因其具有儒家意念而与王权形成对抗关系

D. 与西方以工具性为特点的文官制度相比,工具性与目的性相结合的中国文官制度显得更为完备。

 

1. B 2. C 3. D 【解析】 1.试题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偷换概念。错在“中国文官组织是最完备、最复杂的”。“最完备、最复杂”的是“文官体系理论”,而不是“中国文官组织”。原文是说“中国的文官组织来源非常久远,而且最完备、最复杂的文官体系理论早在《韩非子》时代就出现了,……,只是文官体系理论基础的出现以中国为最早。”C项,与原文表述不一致。原文是说“因为文官体系具有儒家意念的目的论,所以与王权实际上不断有对峙的紧张。专业的官员总是怀有儒家的理想,碰到不合理的现象时,国家的文官体系就会用社会的后援力来与王权对抗”。D项,错在“社会精英过分享受权力和机会,成为社会上的特权阶级”,扩大了范围,不是“社会精英”,而是中国文官体系中的“特权阶级”。原文是说“中国文官体系固然有制衡的作用,但也会造成社会上的特权阶级,享有比他们人数比例更为巨大的社会权力。他们既是社会上的精英,同时也是过分享受权力和机会的人群。”故本题选B项。 2.试题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材料与观点不统一。不是“中国文官制度工具性的特点”。而是“中国文官制度的特点”。故选C。 3.试题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更为完备”错误,于文无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对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活泼轻松有时又夸张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________,相得益彰。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________、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________,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________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启迪    浸染    小肚鸡肠    自成一家

B.启发    浸染    睚眦必报    自成一家

C.启迪    浸润    小肚鸡肠    与众不同

D.启发    浸润    睚眦必报    与众不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B.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个标志。

C.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个标志。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体现着他们的人生理想

B.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

C.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着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

D.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的人生理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哀溺文

之氓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注) 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永之氓善游  咸:________________

(2)中,船破,皆游  济:________________

(3)有顷,益  怠:________________

(4)又摇其首。溺死  遂: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2)何不去之!

(3)汝愚之甚,蔽之甚!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地厨余垃圾处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但左右脑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独立:曾有这样一个实验,先举起左手不停画圆圈,再举起右手不停画正方形,双手同时进行,__________。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能完成?因为大脑左右两边的机能相连,而这个动作让大脑两边下了不同的指令,__________,扰乱了另一边的运动讯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增长,中国网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移动网民,他们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是国产的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接入流量与2015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未退,直播平台、网红经济、虚拟现实、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潮起潮涌。与此同时,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移动互联网在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的过程中,日益趋向平稳发展,呈现出理性成熟的一面。

(摘编自余清楚等《步入平稳发展期的中国移动互联网》)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12月4日)

材料三:

当我们谈到互联网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关键词是创意、创新和无限可能。很巧的是这也是在谈及儿童时会想到的词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法图玛塔·恩达耶的一席话,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

《法制日报》记者获悉,目前,中国青少年网民已有1.7亿人,8岁以前就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们对互联网利弊的认知还很模糊。多年来,各政府部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即将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从立法层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石。

(摘编自王春《一亿多青少年网民网络权益如何保护》)

材料四:

无须讳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但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各类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病毒、传播色情、造谣诽谤等等,致使网络空间时有阴霾出现,实在让人痛心。

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如此广大的网络空间、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也难免会百密一疏,挂一漏万。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

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只有网民的网络素质普遍提高了,网络社会的肌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也才能让网络空间保持晴朗。“中国好网民”不仅要具备网络伦理自律能力,更需要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切实以自身之力,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现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

(摘编自《“中国好网民”既是标准更是目标》)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网民总体规模继续扩张,预计2019年将达7.8亿。

B. 2013年中国整体网民为6.2亿,比上年增加0.6亿,其中移动网民为5亿,比上年增加0.8亿;这一年,两者的增长率也是最高的。

C. 中国移动网民增长率总体上远超整体网民,但是2015年移动网民增长率下滑,而整体网民却呈现增长,移动网民增长率首次低于整体网民。

D. 从2011-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走势来看,无论整体网民还是移动网民,增长率虽然略有反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预计2019年增长率最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在网红经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服务共享等诸多领域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B. 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1.7亿人,其中超过五成为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人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辨别网络世界的精华与糟粕,令人担忧。

C.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经颁布,就会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防波堤,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D. 当前,网络空间存在着诈骗、暴力、病毒、色情、造谣诽谤等各类社会问题,这也是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重视的原因。

3.怎样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