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城市马拉松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举办方可以向世界展示城市优美的发展环境,独具特色的赛道和热情友好的民风,是一张塑造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位与国际影响力的最好名片。其次,马拉松赛可以作为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促进国内外城市之间的文化传播与发扬。与此同时,马拉松赛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剂,给城市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应,很少有别的体育赛事可以与之媲美。除此之外,城市马拉松赛在推动全民健身快速发展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
当然,由于国内办赛历史不长,一些马拉松赛还停留在组织民众参加的阶段,与其这样花费人力物力,不如在普及推广马拉松、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方面多下功夫。只有更多民众的自觉参与,马拉松赛事才能具者长久的生命力;城市举办马拉松赛需要淡化利益驱动,秉承严格、科学、缜密、安全的组织管理理念,让马拉松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既是对体育精神的诠释,也是对生命负责的一种态度。马拉松是城市的成人礼,只有扣准时代脉搏、把握办赛规律,办出有特色、高水平的赛事,才是中国体育谋求自身发展的责任所在,更是中国城市自觉融入社会进步的使命所在。
(摘自《我国城市马拉松发展分析》)
材料二:
2010~2014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三:
作为一家早在2011年便进入中国路跑市场的体育公司,智美被认为是中国马拉松产业的开拓者。至2018年底,公司已累计运营200余场大型城市马拉松赛,成为中国最具规模的产业运营商之一。“我们的优势在品牌《文化打造、赛事传播,以及围绕赛事文化、品牌做的推广手段。”智美体育集团副总裁宋鸿飞说。马拉松要注重个性打造、文化建设、赛事推广,让赛事围绕体育、文化、旅游延展开来,这些会给马拉松注入更多的资源,加上政策的倾斜,体育产业公司完全可以用这些资源去转化成更丰富的产品。
临近年末,智美因为几场备受争议的事件,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11月18日苏州马拉松上,在比赛最后关头,志愿者几次给中国选手何引丽递国旗,导致选手被打乱节奏输掉比赛。12月2日南宁马拉松赛,选手获得冠军冲线后,赛场工作人员拽住选手想要与其合影,致使选手摔倒。有评论者认为,以上事件反映了智美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赛事运营的公司尚缺乏应有的专业性。宋鸿飞表示,智美体育还需要更加注重赛事方方面面的细节,智美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推动公司朝着更健康、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智美体育:主动承担责任,助力马拉松发展!》)
材料四: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经济发展了,人们也有更多的闲钱和闲暇来多追求健康。”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闫俊涛说。“跑马”除了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还满足了跑者的社交需求,乃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当前,公务员、企业等中青年人是马拉松赛事的主力军。但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并没有足够时间进行跑步训练。闫俊涛指出:“马拉松和平时跑步不一样,是长距离的极限运动。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和储备,盲目跑马一定会带来伤害。”他强调,普通人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盲目自信”,对自身实力缺乏了解,轻视马拉松难度而贸然上场,“这是不敬畏、不尊重比赛的表现”。对于经验不足又想尝试“跑马”的普通人,闫俊涛建议:一是做好自我评估,最好在专业机构进行耐力能力分析,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水平;二是选择适当的赛地和时间,了解赛道难度,选择适宜运动的时节;三是注意比赛的规范性,尽量少参加未得到国家认证的田径赛事,避免组织不力、服务跟不上的情况出现。
(摘编自《马拉松虽“热”,参赛者需“冷”》)
1.下列关于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2014年之前中国马拉松赛事发展比较缓慢,之后赛事数量和参加人次均迅速增长。
B.2016年马拉松赛事场次相比之前增幅较大,这表明在我国该项运动规模超过其他赛事。
C.厦门马拉松收入主要来自运动员后勤消费,酒店接待、观众消费等收入也助推了城市经济发展。
D.2010-2014年厦门国家马拉松总收入持续增加,这符合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趋势。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马拉松能促进国内外城市间的文化传播与发扬。其他体育赛事难以与之媲美。
B.不可否认,城市马拉松项目的迅猛发展有利益驱动的因素,但只要把握赛事规律,就能办出有特色、高水平的赛事。
C.智美体育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马拉松产业运营商,在赛事文化及品牌宣传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但其专业性也受到质疑。
D.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健身并不是跑马的唯一目的,很多人想通过跑马满足社交需求,乃至更髙层次的精神需求。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促进中国城市马拉松更好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8月22日,“一带一路"主题影片《共同命运》在北京举行国内首映会。影片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人物追寻梦想的故事,展现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
据了解,该影片制作历时两年,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在首映会现场,导演邓斐解读片名时说,影片旨在用梦想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普通人联结在一起。因为对梦想的共同追寻,就有了共同的命运。“中国元素正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通人,让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走得更加顺畅。”导演曲江涛说。影片主创团队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的资深电影、纪录片创作者组成,摄制团队总计300余人。本片编剧盖伊•希伯特曾担任电影《天 空之眼》的编剧。他在首映会上表示,“人文交流非常重要”,正如影片中西班牙造纸匠人的故事所展现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今“一带一路”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有利影响,助力沿线各国人民摆脱贫困,同时推动科技和文化交流。据介绍,《共同命运》影片将于8月30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8月23日,有删改)
材料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和奋斗,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的建设思路愈发清晰,而十九大擘画的蓝图,让世界更加看好中国未来。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和发展经验受到海外智库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对此开展了深入研究和评析,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摘编自新华社北京2019年10月14日)
材料三:
“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里的相关阐述,让国际社会再次看到了中国真诚拥抱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更大规模'走出去'惠及更多国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深更广地开展全球贸易投资活动,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白皮书中短短几句话背后,是中国携手世界同行的动人故事。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国红利。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0月15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中《共同命运》这部影片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旨在展现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这些不同地域约30万公里的文化。
B.讲述了沿线国家普通人物追寻梦想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
C.让全球观众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世界的改变,感受属于中国的别样魅力。
D.解读了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更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人类向前进的共同梦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企业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出了贡献,获得掌控权。
B.中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不仅使自身从中受益,也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C.截至目前,“一带一路”给全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使沿线各国人民达到小康水平。
D.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就在于它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
3.为什么说“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卫星导航系统可分有源(主动式)和无源(被动式)两种。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有源方式,即用户进行导航定位时要主动向卫星发送信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卫星导抗系统采用无源和有源相结合的方式。
从2017年11月5日发射首批北斗三号(2颗)地球中圆轨道导航卫星起,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北斗二号相比,除了服务区域由区域覆盖扩大到全球覆盖外,北斗三号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单星设计寿命由以前的8年提高到10至12年,并首次提出“保证服务不间断”指标。
另外,该卫星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卫星的在轨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这一功能对民航、自动驾驶等生命安全领域用户来说,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其全新的导航信号体制和强大的在轨重构功能,也将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因为通过兼容互操作技术,可为用户能在终端上接收多个信号奠定基础,给用户提供多种选择方案。
根据计划,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北斗三号卫星发射,届时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前后,北斗三号系统面向全球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发展蓝图是构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和授时体系,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建成天地一体(包括太空、地面、水下、室内)、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和授时体系。
(摘编自《解码北斗三号》,《北京日报》2017年11月18日)
材料二:
我国第一代导航卫星北斗一号与第二代导航卫星北斗二号以及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在工作原理上有明显不同之处。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采用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方式来确定用户的位置。在平时,地面中心站经2颗北斗一号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不断向用户询问是否需要定位的信号,而用户终端一般只处于光收听不发信息的状态。当需要定位时,用户终端分别经2颗北斗一号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中心站发送需要定位的申请信号。这时,地面中心站通过测量信号的往返时间来算出用户终端分别到每颗卫星的距离。由于卫星的位置是已知的,所以可以用这2个距离测量数据进一步推算出用户位置。最后,地面中心站将该定位信号经1颗卫星传给用户终端。其优点是所需卫星少,只要2颗卫星就行;具有导航定位、发短报文和精密授时等多种功能。但其定位精度不高,系统用户容量有限。
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采用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和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相结合的集成体制方式来为用户导航定位。所谓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就是用户被动测量来自至少4颗在卫星时钟控制下的导航卫星连续发送的无线电导航信号,并根据这些卫星信号的不同传输时间,来测定用户到这些卫星的不同距离,然后通过用户终端的数学运算得到用户的三维坐标与速度。
(相关链接:《北斗卫星是怎么导航定位的》)
材料三: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中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其建设目标是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我军民用户提供陆、海、空导航定位服务,促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的应用,为航天用户提供定位和轨道测定手段,满足武器制导的需要,满足导航定位信息交换的需要。
(《百度•百科》)
1.下列对“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始建造是以2017年11月5日发射首批北斗三号(2颗)地球中圆轨道导航卫星为标志的。
B.“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卫星的在轨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这一功能对一些生命安全领域用户来说,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C.采用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和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相结合的集成体制方式来为用户导航定位,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首创的。
D.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进一步拓展了系统用户量。
2.下列关于卫星导航系统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导航卫星系统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存在明显的不同,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采用有源方式,北斗三号采用有源和无源相结合的方式。
B.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由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它具有导航定位、发短报文和精密授时等多种功能,定位精度高,系统用户容量大。
C.满足武器制导的需要和导航定位信息交换的需要,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
D.构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和授时体系,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建成天地一体、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和授时体系是“北斗”的发展蓝图。
3.与北斗一号相比,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优点?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无微不至
(日)星新一
大厦群起伏连绵,像群山般伸向远方,远天的白去之间,现出了夏日初升的大阳,阳光照进了房间。这是一座八十层公寓的第七十二层的一个房间,床上躺着一个男人,他就是这屋子的主人,名叫特鲁,在宇宙旅行保险公司工作。
太阳升得更高了,窗边的玻璃雕刻品亮晶晶的,把太阳光反射到墙上,在镶着自动日历钟的 2050 年这个地方画了一个圆圆的光点。
射入的阳光渐渐增强,由于窗上蓝色大玻璃的反射,使热气透不进屋子,只能让光线照射进来。因为室内有某种装置,使得气温全年都保持适当,而且,让含有微微花香的新鲜空气充满屋子的各个角落。花香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的喜爱而变化,现在是夏季,按特鲁的爱好,混合着百合花香的新鲜空气,从角落里静静地飘散出来。
墙上日历钟的时钟指着八点了,一阵轻轻的响声过后,接着从圆花瓶形状的银色扩音器里放出了音乐,并且还响起了温柔的说话声。
“喂,到起床时间了,起床吧,……”
时钟与所有的装置都联系着,录音带上的“话”反复了三次,特鲁没有什么表示,于是“话”停住了,墙壁之中响起了轻轻的齿轮转动的声音。
天花板上静静地降下了一双“手”,这种用软塑料制成的、被人们称为“手”的装置,不论哪一家都有。
“还睡吗?上班要迟到了。”
与“话”音同时,“手”掀开了被子,抱起特鲁,送进了浴室。特鲁象木偶一样被摆弄着,进入了自动打开的浴室门后,“手”把特鲁放到喷头下面,这时从墙壁上伸出的一只小“手”在他脸上涂上了脱毛膏,只用了五秒钟时间就把胡子完全溶化了,丝毫也不伤害皮肤。
那只大的“手”也在灵活地活动着,从特鲁身上脱下宽大的睡衣扔进旁边的电子洗衣机。
“来洗一下淋浴吧。”
随着“话”音,温度适当的水喷了出来,旋即就像是骤雨一般消失了。于是干燥的热风吹来,一瞬间,特鲁皮肤上的水全都被吹干了。
这一切刚完,喷雾器轻轻洒出香水,“手”又给他穿上了洁白的服装。
“早餐已备好,请来这边。”
与“话”音同时,“手”把特鲁送到餐室椅子上,这里的桌上已摆好从厨房运来的早餐、咖啡、牛奶等等,香气四溢。
“请吧。“
与此同时,电视屏幕上映出了当天的新闻摘要三分钟,然后三面的墙壁又飘送出轻快的音乐,在阳光照射下,在清爽的空气中回荡。
音乐弱了下来,“话”音道:
“如您不吃那就撤掉了。”
一切都合乎每天所要求做的在进行着,特鲁也不按旁边的电钮,不表示是否同意,所以传送机便按程序开动了,
桌上的食器叮当地碰撞着移进了厨房。
音乐再次增强,烟卷装置来到面前停了下来,只要一拿起烟卷这个装置就会自动点火,但特鲁今天早晨好像不想伸手拿烟。
乐曲变换着响了好一会。
时钟指着 8 时 50 分了。
音乐停止了,“话”音再次提示:
“喂,该走了。”
“手”扶起特鲁送向房间一角,一靠近那门就自动打开了。那里有用结实透明的塑料制成的像蚕茧形状的车子,“手”把特鲁放了进去。
“祝您今天顺利,您走之后,房间会像以往一样被整理好的。”
随着这声音,车门关上了,“手”按了旁边的电钮。
“咔”的一声,车子被空气压缩机送入一个很大的管道里。由这个管道可以到达城市所有的地方,也能到达大厦的房间里。因为空气压力很大,谁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特鲁的车子在管道中行进着,车前安有小型装置发出无线电波,管道接收了这信号,便在复杂的路线中毫无差错地指引道路。
五分钟后,特鲁的车子停在他公司的大门前。
正是上班时间,大门口有许多职员,其中一人隔着塑料车门向特鲁喊着:
“早晨好,特鲁先生,怎么回事,脸色这么难看?”
特鲁没动,那同事伸手一拉特鲁的手,不由大声喊叫起来:
“啊,冰凉!喂,医生!”
不一会医生由管道到来了,在一片嘈杂声中检查了特鲁的身休。
“情况怎么样?”
“已经晚了,他的心脏衰弱,老毛病发作,已经死了。”
“什么时候?”
“大约已有十个小时了,可以说是在昨天夜里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特鲁独自一人居住在拥有各种先进服务设备的建筑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表现出人对高科技的过度依赖。
B.这篇小说淡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重点放在情节铺陈和故事结构的精心安排上,使读者在思考中获得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C.小说写到八点钟的起床提醒、三分钟的新闻播报、 8:5 0的出发提醒、五分钟后的到达公司,用时间告诉了人们机器服务的刻板。
D.无微不至的只是物质生活,而缺少的是人情的关怀,主人公半夜死去也无人伴护和发现,表现了作者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和否定。
2.作者善于设置伏笔,使得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又不令人感到唐突,请找出本文中的几处伏笔。
3.这篇小说有另一个翻译版本,题目是“他昨晚就已去世”和本文相较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莎士比亚图书公司
(美国)海明威
在那些日子里,我没有钱买书。我从莎士比亚图书公司出借书籍的图书馆借书看。莎士比亚图书公司是西尔维亚·比奇开设在奥德翁路12号的一家图书馆和书店。在一条刮着寒风的街上,这是个温暖而惬意的去处,冬天生着一只大火炉,桌子上和书架上都摆满了书,橱窗里摆的是新书,墙上挂的是已经去世的和当今健在的著名作家的照片。那些照片看起来全像是快照,连那些过世的作家看上去也像还活着似的。西尔维亚有一张充满生气、轮廊分明的脸,褐色的眼睛像小动物的那样灵活,像年轻姑娘的那样欢快,波浪式的褐色头发从她漂亮的额角往后梳,很浓密,一直修剪到她耳朵下面和她穿的褐色天鹅绒外套的领子相齐。她的腿很美,她和气、愉快、关心人,喜欢说笑话,也爱闲聊。我认识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比她待我更好。
我第一次走进这家书店的时候心里很胆怯,因为身上没有足够的钱交付押金。她告诉我可以等我有了钱再付押金,就让我填了一张卡,说我可以想借多少本书就借多少。
她没有理由信任我。她并不认识我,而我给她的地址,勒穆瓦纳红衣主教路74号,又是在一个不能再穷的地区。但她是那么高兴,那么动人,并且表示欢迎,她身后是一个个摆满着图书——也就是这家图书馆的财富的书架,像墙壁一般高,一直伸展到通向大楼内院的那间里屋。
我从屠格涅夫开始,借了两卷本的《猎人笔记》和戴·赫·劳伦斯的一部早期作品,我想是《儿子与情人》吧,可西尔维亚对我说想多借一些也行。我便选了康斯坦斯·迦纳译的《战争与和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赌徒及其他》。
“如果你要把这些都读完,就不会很快回到这儿来。”西尔维亚说。
“我会回来付押金的,”我说。“我在我的住处有钱。”
“我不是这个意思,”她说。“你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付。”
“乔伊斯一般什么时候上这儿来?”我问道。
“要是他来,平常总要在下午很晚的时候,”她说。“你见过他吗?”
“我们在米肖餐馆见到过他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我说。“可是在人家吃饭的时候盯着人家看是不礼貌的,而米肖餐馆的价格又很贵。”
“你常在家吃饭吗?”
“现在大都这样,”我说。“我们有个好厨师。”
“在你那地区附近没有什么餐馆,是吗?”
“没有。你怎么知道的?”
“拉尔博瓦菜里·拉尔博(法国小说家、诗人)在那儿住过,”她说。“他非常喜欢那地段,可惜就是没有餐馆。”
“最近的一家价廉物美的饭店要跑到先贤祠那一带。”
“那一带我不熟悉。我们都在家就餐。你跟你的妻子哪天务必上我家来玩。”
“等我来给你付押金的时候吧,”我说。“但是非常感谢你。”
“书别看得太快啦。”她说。
我拿了这些书回到家里,把我新发现的好地方告诉我的妻子。
“可是,塔迪,你一定要今天下午就去把押金付了。”她说。
“我当然会这样做的,”我说。“我们俩都去。然后沿着塞纳河码头去散步。”
“我们可以沿塞纳河路散步,去看所有的画廊和商店的橱窗。”
“对。我们可以上任何地方去散步,我们可以上一家新开的咖啡馆去待会儿,那儿我们谁也不认识,也没人认识我们,我们可以喝一杯。”
“我们可以喝上两杯。”
“然后可以找个地方吃饭。”
“不,别忘了我们还得付图书馆押金呢。”
“多么好的一个下午和傍晚啊。现在我们还是吃午饭吧。”
“我饿极啦,”我说。“我在咖啡馆写作只喝了一杯奶咖。”
“写得怎么样,塔迪?”
“我认为不错。我希望这样。我们午餐吃什么?”
“小红萝卜,还有出色的小牛肝加土豆泥,还有苹果挞。”
“那么我们就可以有世界上所有的书籍阅读了,等我们出门旅行的时候就能带这些书去了。
“这样做对得起人吗?”
“没问题。”
“她那儿也有亨利·詹姆斯的书吗?”
“当然。”
“哎呀,”她说。“我们运气真好,你发现了那个地方。”
“我们一向是运气好的,”我说,像个傻瓜,我没有用手去敲敲木头,西方迷信,人们认为在夺自己有好运气以后要用手敲敲木头,以免好运气跑掉……公寓里也到处都是木头可以让人去敲啊。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题目是“莎士比亚图书公司”,可内容讲述的是“我”对她的感激之情,因为某个人而感恩整个公司,以公司作为标题,使小说的意义扩大了。
B. 小说描写的莎土比亚图书公司的借书图书馆的环境,让人感到又温暖又惬意,这样的描写也为下文展现温馨的对话场景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渲染。
C. 小说注重人物语言描写,以对话展现场景,刻画人物,如前半部分对话,展现了她得体的接待并让顾客感到满意的场景,也表现了她精明能干。
D. 小说结尾说“我没有用手去敲敲木头”,虽然公寓里到处有木头,因为“我”对获得好运气有了新认识,不再迷信大家的这一套,启迪读者,发人深省。
2.小说中写到“我认识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比她待我更好”,她待“我”好表现在哪里?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3.小说的题目是“莎士比亚图书公司”,但小说后半部分主要都在写主人公家中的情景,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生活中,常常有人宁愿去关心一位影星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关心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