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会罢副使,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许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

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

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1.B 2.D 3.B 4.(1)(许唐)曾在汴、洛一带屯集商品财物,看到进士连接成行(结队)而出,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 (2)(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太远,认识到现在回归田园是正确的,以前做官是错的。 (3)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孤单单,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4)小聪明比不上大智慧,年寿短的比不上年寿长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划线句中,“上言”指向上报告,报告的对象是朝廷,不可能是“蜀民”,故在“上言”后断开,可排除A、C两项。“众”作“颇服其先见”的主语,而不是作“李顺”的宾语,故在“众”前断开,意思是“大家非常佩服他的预见”,可排除A、D两项。 故选B。 2.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表述有误,“赠”与“谥”不同,“谥”指古代帝王或官员等死后朝廷给予的评价性称号,不是爵位官职。 故选D。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中“都能够安于职守”错,原文有“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意思是“不久许骧调任福州知州。多次上表请求回京”,据此可知,他调任福州知州时,并不安于工作,而是多次上表,请求回京。 故选B。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和句式: (1)商赀:屯集;尝拥商赀于汴、洛间:状语后置句,曾在汴、洛一带屯集商品财物;缀行:成群结队;而:连词,表修饰;窃:私下;生子当令如此:省略句,省略“令”的宾语“之”,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 (2)谏:劝止、挽回;追:补救;迷途:指出来做官;是:正确。 (3)外:名词作状语,在外面;期功强近之亲:近亲;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茕茕:孤单的样子;相:互相;吊:安慰。 (4)知:通“智”,智慧;及:赶得上、比得上;年:寿命;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以奚知其然也”,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言句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一国者        琴书以消忧  ③或孤舟            ④雄州

梁鸿于海曲     ⑥臣具表以    ⑦而后乃今将图       ⑧则刘病

A.①②③╲⑤⑥╲④╲⑦⑧ B.①②③╲⑤⑥╲⑦╲④⑧

C.①⑤⑥╲②╲③⑦╲④⑧ D.①⑤⑥╲②╲③④╲⑦⑧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D.崎岖而经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食堂开放日,30名家长和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走进该校,体验食堂管理的各个环节,监管食品安全工作。

B.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C.电影《七月与安生》中,女主人公七月与安生尽管天各一方,但纯真美好的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两人的心中。

D.随着旅游业转型升级,国人出游已经从走马观花观光游向以文化为导向的深度游转变,并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技术的革新与道德的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在技术推动革新的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让两者并驾齐驱,愈行愈远。

②面对新的国际政治形势,中国必须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同时,中国外交需要在新的层面有所作为。

③某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敏锐的新闻触觉,不去挖掘有社会意义的新闻,反倒抓住明星的一点隐私就笔走龙蛇,真是可悲可叹。

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式。

⑤在创作之初,他是以写言情小说而被广大读者所熟知的,而当下却成为了科幻小说创作群体中的有名之士,真是云泥异路啊!

⑥这位先生对《论语》的解说,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A. ③④⑤

B. ①②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yǐ)       (bì)      (dī)        (chuán)      果实累(léi)

B.声叹气(āi)    没精打(cǎi) (diàn)    (měi)        揉造作(jiǎo)

C.(sǒng)    (jiè)     (shuāng)    (huán)      首以待(qiáo)

D.(láo)        (yǒu)  (cén)     (zhēn)      酊大醉(mǐn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