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对于传承、巩固和增强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承载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在《诸神纪》里,无论是创世大神盘古、大母神女娲,还是尝百草的神农氏,或者射日的大羿,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
可以说,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许多人类的共通处: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喜欢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娲、人首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蚩尤……这些朴素的形象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的崇拜和讴歌。阅读这样本然面目的上古神话,可以体会原始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缓释压力,抚慰心灵创伤,找到生命的动力。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掰扯”,也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呈现:混沌神话所体现的中国人混融无间的宇宙观,上古神树的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南楚大司命神话背后体现的“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等等。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在《诸神纪》导言部分,严优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道:“身逢一个科技理性至土的时代,神话始终‘为人类提供着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叶舒宪)。只要回到神话那里,我们终将获得重塑与再造文化筋骨的力量;我们终将平心静气、修复疮痍,放下包袱、满血复活。”神话是我们的根,离开了神话的民族,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安泰,失去了大地之根的滋养和护佑,生命终将委顿。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美好的心愿。
(摘编自闵艳芸《中国上古神话,我们的文化基因——读严优<诸神纪>》,2018年2月11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表达着民族文化中最恒定最稳固的精神。
B.如果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神话,那么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巩固和增强意义重大。
C.上古神话中的作者在神话中生动而又有深度地阐释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智慧。
D.《诸神纪》中的诸多故事角色,体现了不畏艰险和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2.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详细论证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意义,接着对国民文化教育提出了建议。
B.文章主要使用了例证法,大量列举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增强了说服力。
C.作者用发展的眼光,挖掘神话的时代价值,使传统神话生发出现实意义。
D.文章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维度论证中国古代神话的意义,论证有详有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神话是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因此具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
B.对一个民族而言,神话是上古时期的人类智慧遗存,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
C.《诸神纪》里的神话故事,既有悲剧美和崇高美,又具有野性美和伟岸之力。
D.阅读《诸神纪》,孩子能有神话相伴,成年人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文心雕龙》“体大虑周”,对其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学术界存有种种歧见。尤以对这一体系性质的不同看法最引人注目,也更为重要。占主流地位的看法,把《文心雕龙》认作是一个文学理论体系;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文心雕龙》实际是一个文章学的体系。而在持“文学理论体系”的一类看法中,对于刘勰如何建构自己的体系,又有各式各样的见识。
主张《文心雕龙》是文学理论体系的,认为其下篇即其“剖情析采”部分,侧重于创作、批评理论,至今具有现实价值。相比之下,其上篇“论文叙笔”部分,包纳其中的多数文体已经废弃、过时。因此,服从于建设新文艺的需要,重点挖掘它的“理论”部分是顺理成章的。
而主张《文心雕龙》是文章学体系的一类看法,抓牢其《序志》中“上篇以上,纲领明矣……下篇以下,毛目显矣”一句,把目光集中在上篇的“论文叙笔”上,认为这才是刘勰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下篇的“剖情析采”部分,则当作关于各类文章的具体做法淡然处之。
对于上述《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不同理解和评价,是否出于研究者需求方向的不同,致使他们的目光有所侧重,偏向功利主义?而研究角度和研究兴趣的不同,难道应当影响和左右我们对《文心雕龙》体系性质的认识?“媳说媳有理,婆说婆有理”之所以被认作是学术探讨中正常的,有时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仅仅是指我们对真理和本质的发现和确认,总会有一个不断明辨的过程。而作为研究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从争辩中逐渐地接近客观的公理。这里很用得上王元化先生常说的两句话:“根柢无易其固,裁断必出于己。”我们研究《文心雕龙》,岂可先变乱其本旨,不将其本身的“根柢”讨论清楚?而一味持说,记诵而已,抄胥而已,鲜见“出于己”之“裁断”,又何关研究,何关学问?
(节选自石家宜《〈文心雕龙〉理论体系探微》,有删改)
1.概括学术界对《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不同看法。
2.请分别概括上述看法的持论依据。
3.结合文意,简析作者关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研究的基本主张。
简答题。
(1)语段:
(黛玉)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
以上是《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的内容。请简要回答黛玉究竟为何生气,后来又为什么不生气了。
(2)语段:
(赵云)乃谓夫人曰:“俺哥哥大汉皇叔,也不辱没嫂嫂。今日相别,若思哥哥恩义,早早回来。”
(《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上述文字体现了赵云什么样的心理?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赵云本是袁绍辖下之人,因见其无忠君救民之心,故弃之而投公孙瓒,但不被重用。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刘备见到赵云,甚敬爱之。
B.《老人与海》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寓言性和象征性。运用反衬法、内心独白来刻画人物性格,语言辞藻华丽,形象生动。
C.觉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软弱者,是一个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但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形象。
D.鲁迅先生在《药》中安排了华老栓一家和夏瑜一家一明一暗始终平行的两条线索。既突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也揭示了革命者的悲哀。
E.《哈姆莱特》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由天命。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以 此 得 官 谓 为 才 力 何 异 盗 食 致 饱 窃 衣 取 温 哉 世 见 躁 竞 得 官 者 便 谓 弗 索 何 获。不知时运之来,不求亦至也。见静退未遇者,便谓弗为胡成。不知风云不与,徒求无益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观点。
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树木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才会越长越茂盛;人因为懂得扎根,才会成就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