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风雨中_____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2)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或议论类的文章。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郑燮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橱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1.郑燮,世称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①段中摆出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3.文中用孔子和苏轼两例,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4.这封家书所谈问题是□□□□,作者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1)
(2)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①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②,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③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④去留。环堵萧然⑤,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⑥,箪瓢⑦屡空,晏如⑧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⑨。
赞⑩曰:黔娄之妻⑪有言,不戚戚⑫于贫贱,不汲汲⑬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⑭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⑮?
(注)①何许:何处。②会意:心得体会。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此同义。③造:来到。④吝情:感情上计较。⑤环堵:四周墙壁。萧然:空空无物。⑥褐:粗麻布。穿结:衣服穿孔补绽。⑦箪(dān单):竹制食器。瓢:饮器。⑧晏如:安然。⑨自终:自己过完一辈子。⑩赞:史传体例,是史官评论传主的结语。⑪黔娄之妻:黔娄:春秋时鲁国的高士,不求仕进,独善其身。下引两句,各本都作黔娄的话,无“之妻”二字。按此二句见《列女传》,是黔娄妻所说,应作“黔娄之妻”。 ⑫戚戚:忧愁。⑬汲汲:竭力求取。⑭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⑮无怀氏、葛天氏:传说是上古帝王,当为原始氏族部落首领。这里指上古原始纯朴社会阶段,是作者的社会理想寄托。
乙文:种树郭橐驼传(节选)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莩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欣然忘食 食:
(2)以乐其志 志:
(3)驼业种树 业:
(4)早实以蕃 实: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非有能硕茂之也。
3.甲文中的“赞曰”明确归结出五柳先生的两个主要特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4.乙文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是①_________________;文中“他植者则不然”而“莫能如”的根本原因是②________________。
5.就“传”而言,甲、乙两文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台城
韦庄①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①韦庄:唐末、五代诗人。
1.本诗首句先从景物描写起笔,如果说是写“眼中所见”的话,那么次句转入 ____ 、_____ 。
2.“鸟空啼”的“空”字用得极好,它与杜甫《蜀相》“_______________”中的“空”字一样,含有物换星移、人世沧桑之感。
3.后两句写“烟笼十里堤”的“台城柳”,深刻地揭示了这样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 。
4.自然无情人有情,本诗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伤感情绪。
名句填空
(1)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__________。溯游从之,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__,由来非一朝。(左思《咏史》)
(3)______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4)恰同学少年,________;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5)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______________,不知其可也。 (《论语》)
(7)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 (刘勰《文心雕龙》)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安于途中
(1)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
(2)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
(3)自从离开起点以后,生命就总是在途中,在时间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情愿与不情愿,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的或未知的终点。
(4)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总有日落,有起点当有终点,这是自然。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也都难逃此劫。
(5)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要有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成了漫长的等待,总是在途中成了生命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6)然而抵达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真的那么美好吗?等待或许会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真的就只有无奈吗?
(7)水气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具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是死亡。
(8)即使水气是因为对天空的抵达而成为彩虹,即使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它们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的。是过程成就了它们最终的美。
(10)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即生命。
(9)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确实就是一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或者说是无数生活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寓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11)但是生活,我们往往是在度过;而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予终极。仿佛是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我们对此处的风景因此常常忽视,并习惯于生活总是在别处。
(12)每一个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追求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一个地方而赶一段路程。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凋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13)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一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品质愿望的生命,有可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
(14)因为生活并不总是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生命的途中才成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在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它一生的迁徙;就像泉水,只有在不断地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才体现其自身的运动。
(15)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达到怎样的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
(16)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17)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人生。这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
1.作者在第②段开头说:“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根据文意,写出“途中”的含义,并说出为什么?
(1)“途中”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⑩段中,作者说:“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这些”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1)“这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安于途中”?作者为什么说每一个生命首先要“做到安于途中”?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生命带给人们很多启示,每个人的感悟不尽相同。有人追求结局的辉煌,有人关注过程的圆满,本文作者坚决反对追求“终极愿望”,主张“过程即生命”。
B.作者认为,由于人们坚信“付出就要有结果”,一味追求结局的辉煌,从而使生命必经的过程成为人生“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C.本文作者善用类比的方法,浅显明了地阐发道理。如第⑧段,作者用“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过程成就“最终的美”的道理。
D.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语言自然通畅,韵律和谐,具有一种流动的美感。
E.从本文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注重过程,“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终极目标的旷达和名利追求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