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创造文艺精品是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也是神圣使命。评价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成就,关键是看他的作品成色如何、品质如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文艺精品是从生活的土壤之中拔节生长出来的,是对人民伟大实践、伟大创造进行提炼和升华促成的。所以说,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还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凝聚生活中蕴含的朴素道理,才能让文艺作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也才能反过来服务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为社会提供思想动力和精神滋养。
作家路遥说过:“为了保持生活的逼真感,常选择在和作品很相似的环境中写作,这样可以随时将作品的细节带到环境中去印证,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到生活中去补充。”他举例说,写作中篇小说《人生》时,他住在陕北一个小县城的招待所,出城就是农村。有一天晚上,他正好要写德顺爷带着加林和巧珍去县城拉粪的片段。为了逼真地表现这个情节,他当晚一个人来到城郊的公路上,走了很长时间,然后回到书桌旁,直接将刚才捕捉到的鲜活印象融入作品之中,“这比想象得来的印象更新鲜,当然也更可靠”。
文艺创作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书法家欧阳中石多年以来勤勤恳恳,认真体察生活、感悟自然。2013年,他从历年歌颂大好河山、国贤志士的诗作中精选《时代颂》《泰山颂》《长城颂》等九篇辑成《中华颂》,然后创作成书法作品,讴歌新时代的风貌,表达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挚爱之情。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又生长在时代的新鲜空气中,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都充分证明,有火热的现实生活打底子,文艺作品就有了根基,有了来源,有了气色,有了魂魄。
优秀的文艺作品,重在发掘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体现个人的健康生活、高尚节操和理想追求,强调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持续繁荣,激励国家、民族的进步与正义事业,表现人对自身、宇宙万物的终极关怀。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作家艺术家应该具备豁达的境界襟怀和高远的理想志向。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说过:“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第一等襟抱”与“第一等学识”,是创造文艺精品的支柱和根基,让文艺创作过程始终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拥有一个明亮的未来。
其实,这里说的是文艺作品的立意问题。“意”尽管产生于写作之前,却是在创作过程中逐步确立、明晰和提升起来的。优秀文艺作品,都着力反映生活的本质和主流,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更加深刻地指引历史的前进方向。身处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理当用心用情用功凝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空,以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高超的艺术创造,生动书写人民的火热生活,一鼓作气,精雕细琢,为民族写史、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致力于创造符合时代精神气质、彰显出信仰之美与崇高之美的文艺精品,勇攀文艺“高峰”,实现艺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完美结合,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摘编自孙学峰《创造符合时代精神气质的文艺精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捕捉生活点滴,凝聚生活的朴素道理,就能让文艺作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B.为了逼真地表现小说情节,路遥常选择去和作品很相似的环境中捕捉鲜活印象。
C.只有以火热的现实生活打底子,文艺作品才能具有根基、来源、气色、魂魄。
D.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必须要凝视我们身处的时空,生动书写人民的火热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注重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既有对创作理论的阐释,又有创作实例进行印证。
C.文章引用欧阳中石的例子,既巧妙地衔接了上下文,同时又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末阐明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创作文艺作品时要关注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办法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才可能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为社会提供思想动力和精神滋养。
B.中国书法界有“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的创作理念,这一理念与文中文艺创作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
C.作家艺术家所拥有的“第一等襟抱”与“第一等学识”,是创造文艺精品的根基,也保障了文艺创作过程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D.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反映生活本质和主流,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指引历史前进方向,这就要求作家在写作之前就确定立意。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日常生活中,敲门是再寻常不过的动作。敲门是一种礼仪,敲门是对别人的尊重,敲门能看出修养;敲门也有学问,敲轻、敲重,敲在什么部位,发出多大的声音,这些都有讲究;敲门也有故事,敲门是一种试探,等待对方的回应,有时再多敲一下也许就开门了,可是敲门的人却放弃了。其实,敲门也是人生必须面临的一大课题。
要求: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 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与“何陋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下列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顺流而东也
A.粪土当年万户侯 B.泣孤舟之嫠妇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东望武昌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吾尝终日而思矣 顺流而东也
B.古之学者必有师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师不必贤于弟子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