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鳗鱼和一些小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鳗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鳗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时,拿开挡板,鳗鱼依然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活活饿死。

也许我们嘲笑鳗鱼的愚蠢,可遗憾的是,当挫折接踵而至,当失败如影随形,我们不也曾像鳗鱼一样放弃所有的努力,听任命运的安排吗?其实,不是因为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不去努力,而是因为我们不去努力,有些事情才难以做到。也许,只要再试一次,我们的梦想就会变成现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再试一次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滑板,火红火红的,四个小轮子上托这个大铁板,中间用短小的铁柱隔着,滑起来,还会闪光,这让我爱不释手。我一拿到,便不顾妈妈的劝阻,准备踩上滑轮,结果踩上去,预料中的欢呼没有听到,反而听到了一声惨叫。 我摔跤了,这还不算,刚想站起来,可脚上踩着滑板,一滑,又摔了个狗啃泥,痛死我了,我一手扶着腰,,哎哟哎哟的叫唤着,痛的我真是眼睛,鼻子,眉毛,都痛的皱到一块去了。不满的踢了滑板车一下“啊哟,我的脚啊!!”又一声惨叫,铁是硬的,用脚踢铁,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我碰到了“石头”泪眼汪汪的,嘴一撇,略带哭腔的说道:“妈,这滑板真坏,让我摔跤,一点也不好玩,我不学了。” 妈妈摇了摇头,无奈的说:“唉,你不是刚才还欢呼雀跃的吗?这点痛算什么,你看你表弟,玩这个玩的多熟练,你以为他一开始就玩的那么熟练了肯定也是摔过跤的,你看看,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怎能取得成功呢?”是啊,我心里默默想到,如果我这点痛都受不了,我干嘛还要买滑板呢?这不浪费钱吗?人总是要经历挫折的,我连这样一个小挫折都克服不了,那以后经历到大挫折该怎么办?继续当缩头乌龟吗不行,不可以,我一定会证明,我不会怕这点小挫折。 说干就干,由于我一家人每一个懂得滑滑板,只好去请教会滑板的表弟。表弟真是现代版曹操,说到就到,这不正捧着一个大足球进来了吗。他一进门,笑道:“好表弟,教我怎么滑滑板吧!”表弟一副受不了你的表情,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滑板有正反两个方向,你这滑板,标有“琪”字是正面,你要慢慢的踩上去,保持重心,保持……”还没待她说完,我一不留神,又摔了一跤,心中燃起的火,又没啦,表弟扶着我,说:“没关系,慢慢来,谁没有摔过跤啊,我学的时候,摔得比你还厉害呢,诺,那边不是有个大方桌吗,你围着那方桌画个几圈,掌握一下技巧。”“哦。” 终于,数十圈下来,我成功了,熟能生巧,我现在站着能溜,蹲着也能溜,有时还能急转弯,妈妈说我溜得好多了,没白费摔得那几次跤呢!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十分有成就感,如果当时没再试一下,说不定就没现在这么开心了。 我知道了,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往直前,失败了,一定要再试一次,要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首先要概括材料,把握中心话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心理学家的实验,实验中的鳗鱼经过多次努力之后依然无果,最后放弃所有的努力活活饿死,其实鳗鱼如果最后再试一次的话,它是可以成功的,但是再前几次的失败中,鳗鱼失去了信心;第二部分由鳗鱼想到人类,当多次遭遇挫折、失败,人类也曾像鳗鱼一样放弃努力听任命运的安排,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因为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不去努力,而是因为我们不去努力,有些事情才难以做到,这就启示我们,只要再试一次,我们的梦想就会变成现实。考生可以抓住关键句“只要再试一次,我们的梦想就会变成现实”立意,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挫折、失败时,我们不妨再试一次,不断努力,不断尝试,永不放弃,才能有所收获。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然后分析文体,从材料的要求来看,要求写作记叙文,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如下: 再试一次,就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再试一次,需要的是恒心和毅力 再试一次,我们的梦想有可能变成现实 永不放弃才不会停下逐梦的脚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杂志社特别声明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敝刊因故未能及时联系到部分转载文章的作者,恳请作者见刊后联系编辑部,以便奉寄样刊。钱已按规定转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来稿在30天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请随便处理。

 

查看答案

新闻报道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具有重点突出、概括性强的特点。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官方微信消息,2019年6月14日,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24位著名科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委员会揭晓了本年度“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评委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他在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的技术“有潜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还认为他对摩擦带电物理学的阐释解决了一个2600年的科学问题,为研发摩擦电纳发电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片阳光

林徽因

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来。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由窗棂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我有点发怔,习惯地在沉寂中惊讶我的周围。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质,像要辨别它那交织约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

房间内有两种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绪紧张如同花开,趁着感觉的微风,深浅零乱于冷智的枝叶中间。一种是烛光,高高的台座,长垂的烛泪,熊熊红焰当帘幕四下时各处光影掩映。那种闪烁明艳,雅有古意,明明是画中景象,却含有更多诗的成分。另一种便是这初春晌午的阳光,到时候有意无意的大片子洒落满室,那些窗棂栏板几案笔砚浴在光蔼中,一时全成了静物图案;再有红蕊细枝点缀几处,室内更是轻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触到一种灵性。

这种说法怕有点会发生误会,我并不说这片阳光射入室内,需要笔砚花香那些儒雅的托村才能动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内顶寻常的一些供设,只要一片阳光这样又幽娴又洒脱地落在上面,一切都会带上另一种动人的气息。

这里要说到我最初认识的一片阳光。那年我六岁,记得是刚刚出了水珠以后——水珠即寻常水痘,不过我家乡的话叫它做水珠。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那个感觉至今还印在脑子里。也为这个缘故,我还记得病中奢侈的愉悦心境。虽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样,那次我仍然是孤独的被囚禁在一间房屋里休养的。那是我们老宅子里最后的一进房子:白色的粉墙围着小小院子,北面一排三间,当中央着一个开敞的厅堂。我病在东头娘的卧室里。西头是婶婶的住房。娘同婶永远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们女人们的职务的,于是我常是这三间房屋惟一留守的主人。

在那三间屋子里病着,那经验是难堪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尤其是在日中毫无睡意的时候。起初,我仅集注我的听觉在各种似脚步,又不似脚步的上面。猜想着,等候着,布望着人来。间或听听隔墙各种琐碎的声音,由墙基底下传达出来又消敛了去。过一会,我就不耐烦了—不记得是怎样的,我就蹑着鞋,捱着木床走到房门边。房门向着厅堂斜斜地开着一扇,我便扶着门框好奇地向外探望。

那时大概刚是午后两点钟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来,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

那里并没有几案花香,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那上面在不多时间以前,是刚陈列过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俭朴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却呆了。或许两只眼睛倒张大一点,四处地望,似乎在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我记得我爬到房内窗前的桌子上坐着,有意无意地望望窗外,院里粉墙疏影同室内那片金色和煦绝然不同趣味。顺便我翻开手边娘梳妆用的旧式镜箱,又上下摇动那小排状抽屉,同那刻成花篮形小铜坠子,不时听雀跃过枝清脆的鸟语。心里却仍为那片阳光隐着一片模糊的疑问。

时间经过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这样一泄阳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流动的而又恬静的瑰宝,我才明白我那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事实上仅是如此:一张孤独的桌,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灵巧的镜箱,或窗外断续的鸟语,和水珠——那美丽小孩子的病名——便凑巧永远同初春静沉的阳光墊整复斜斜地成了我回忆中极自然的联想。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中描写了烛光,一方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阳光与烛光的对比,表明自己更喜爱阳光。

B. 文中写自己六岁时出水痘的病情,却因喜欢“水珠”这个名称而将得病当成荣耀,体现了小女孩特有的童超。

C. 作者写对外面各种脚步声声音的猜想、等候、希望和墙外各种琐碎的声音,展现了病中女孩的孤独寂寞。

D. 文章结构清晰,由眼前景象想起自己孩童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的含意。

3.文章标题“一片阳光”在文中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在下列横线处填写正确的句子。

(1)《记念刘和珍君》中,表达鲁迅对反动派暴行和反动文人阴险论调无法忍受,抒发其强烈愤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中,用 _________________。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3)曹操的《观沧海》中,与“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沁园春 长沙》中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句子是_______,  ______

(5)《再别康桥》:_____,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  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淡、直白。 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 “ 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 “风尘何处期”, 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D. 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2.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