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勿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②,玉人以为宝...

    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勿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节选自《左传》)

(注释):①子罕:人名,春秋时代来围的地方官。②玉人;加工玉器的工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敢献之_____________   (2)我以不贪_____________

2.对选文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让别人拥有这个宝贝。

B.(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比不上别人有这个宝贝。

C.(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宝贝。

D.(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像人们有他们的宝贝。

3.从本文看,子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 因此、所以 当作 2.C 3.正直、清廉、不贪图贿赂、处事灵活善于变通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的根本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提升文言阅读的素养。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承担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 (1)故敢献之,意思是“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您”,可见,“故”,连词所以。 (2)我以不贪为宝,意思是“我把不贪当作宝”,可见,“为”,当作,作为。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不若,不如,比不上,排除D;前语境假设的是“皆丧宝也”(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可以据此推断下文应该是“各人持有自己的宝贝”,排除AB。 故选C。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做这类题可以根据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来揣悟,力求提取信息全面,筛选信息迅速,整合信息简练准确。结合子罕的语言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大意是““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还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子罕最终也没有要那块宝玉。”可以总结为淡泊名利、坚守原则、政治清廉、善解人意、言行得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验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人名)。

2.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吾剑之所从

3.内容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

2.加点字解释

_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空缺部分。

(1)红树青山日欲斜,_________________。《丰乐游春》

(2)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_________________,翠色随人欲上船。《富川至严陵山水甚佳》

(4)_________________,红泥小火炉。《问刘九

(5)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

(6)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____。《月下独酌》

 

查看答案

以“生活处处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养浩传(节选)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选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后以父老,弃官归养,召为吏部尚书,不拜。丁父忧。未终丧,复以吏部尚书召,力辞不起。泰定元年,以太子詹事丞兼经筵说书召,又辞;改淮东廉访使,进翰林学士,皆不赴。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民不____              (2)尽诸法____

(3)拜住其疏入谏____        (4)终日无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立碑颂德/召吏部尚书 B.父老/复吏部尚书召

C.父母忧其过勤止之/既览 D.民甚快/哀如失父母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4.请从两方面简要概括张养浩的主要品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