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本文与《荷塘月色》在借景抒情方面有何不同?

本文与《荷塘月色》在借景抒情方面有何不同?

 

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荷塘月色》那样占用很多篇幅,略于写景,尽力抒情,给人以厚重感。《荷塘月色》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融情于景。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借景抒情手法的能力,属比较鉴赏。解答本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然后看文章写了什么景,怎样写,情景关系比例如何;最后根据分析、理解进行整理作答。 《荷塘月色》更偏重于写景。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如同“工笔画”,景物描绘精雕细刻, 细腻传神。此言放在《荷塘月色》尤为确切。《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先生散文“工笔画”的特点。再次,在“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的描写中表现出朱自清先生高超的修辞技巧。《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短短 378字( 不含标点符号),仅比喻就有十一处,另有拟人两处,通感两处和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的运用巧妙而自然。这样,就把“荷塘月色”描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本文写景,总的基调是“清、静、悲凉”。文章紧扣“清”“静”“悲凉”落笔,选取故都秋特有的意象,描绘五幅画面,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寂寞”,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感厚重,情景浑然一体。所以本文更侧重抒情。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秋天”“思乡”为背景,以“色彩”为重点,扩展一段话。

 

查看答案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文,并表达出郁达夫的感情。(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表露出作者的心境。)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那么①    ,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所以,仅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层面,我们也需要保护方言。不过,在主张“共同语言”的现代社会,②    ,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如语言学家周有光曾指出的,“大都会必然是用全国的各种语言甚至是世界的各种语言”。言下之意,③    。但保护难度大,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任由方言消逝,如何保护才是关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翻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高可_______。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两湖边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事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妙笔生花     差强人意

B.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差强人意

C.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

D.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

3.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无论接触一种新的方法,还是阅读一本新书,还是观赏一种新的艺术,人们往往会产生“这不就是……嘛”的反应,以已有的“旧知”来附会“新知”。

这种对待新事物的态度和认识方式,在生活中很普遍。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