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四牡
《诗经•小雅》
四牡騑騑①,周道倭迟②。岂不怀归?王事靡鹽,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③骆马④。岂不怀归?王事靡鹽,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⑤,载飞载下,集于苞⑥栩⑦。王事靡鹽,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鹽,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⑧。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⑨。
(注)①騑(fēi)騑:马奔跑不停的样子。②倭迟: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③啴(tān)啴:喘息的样子。④骆马:白马黑鬣。⑤鵻(zhuī):鹁鸪,或以为鸽子等。⑥苞:草木丛生。⑦栩:树木名称。⑧骎(qīn)骎:马快速奔跑的样子。⑨谂(shěn):思念。
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章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在“王事靡鹽”与“岂不怀归”的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
B.马儿气喘吁吁地在迁回遥远的道路上奔跑是缘于“王事靡鹽”,“我心伤悲”和“不遑启处”也是因为“王事靡鹽”。
C.鹁鸪鸟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和随意栖止,与“我”和“我”的马儿不停奔波形成对比,增强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D.诗歌没有采用赋的手法,而是借景抒情,用鹁鸪鸟的自由自在与马的累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衬托出人的疲劳烦恼。
2.有人说这首诗的关键诗句是“我心伤悲”,也有人说是“岂不怀归”,还有人说是“将母来谂”。你认为是哪一句?并简要说明原因。
3.这首诗与《氓》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土国②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③,平④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⑤居爰处?爰丧其马?予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⑥阔⑦,与子成说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⑨阔兮,不我活兮。于嗟⑩洵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②土国:用土筑城。③孙子仲:人名,卫国将领。④平:平定。⑤爰(yuán):哪里。⑥契:合。⑦阔:离。⑧成说:约定誓言。⑨于嗟(xūjiē):感叹词。⑩洵(xún):久远,指夫妻离别长久。
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先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在交代“击鼓”的原因,国家要有战事.
B.“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众人作对比,突出自己的英勇,不再筑城,将独去南征。
C.“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归家”,“忧心有忡”即“内心忧伤”,这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战争造成的长期分离的不满。
D.诗歌写出了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叙忆人,悲恻感人。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这四句诗流传千古的原因。
3.本诗和《采薇》在题材、主题和表达方式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子衿
《诗经•国风•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yí)音:寄传音讯。②挑(tāo)兮达(tà)兮:走来走去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B.全诗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侯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啊地走个不听。
C.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在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D.这首诗采用“比兴”的表现手法,层层渲染,将相似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诗歌前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3.本诗与《氓》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人方玉润评论《采薇》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刷有深情,非言可喻。”请谈谈你的理解。
在《氓》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