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不同时期青年的流行语:
(1)敢喝头啖汤——“头啖汤”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俗语言,指煮出来的第一口汤。青年一代争先探索和尝试,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2)从我做起——1979年清华学子率先喊出这一口号,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当时青年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与工作的最强音。
(3)网民——注重艺术性、创造性的新型网络千自成为引寻青少年兴趣发展的新镇地带动中国进入新的发展环境。
(4)创客——近年来青年流行语,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努力实现个人梦想,创遗个人价值。
(5)志愿服务——青年一代回馈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由此带动全国更多的青少年在爱心奉献、助人为乐中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6)世界范—百年探索,40年铺垫,如今的青年越来越自信、自豪,越来越有国际思线、国际视野。
个人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读了上面材料,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至少选用三则材料,整体构思,以“感知时代律动,争做新时代青年”为主题,写一篇升国旗仪式上的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概括,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记者8月1日从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1日10时,超强台风“利奇马”已致574.8万余人受灾,死亡32人,失踪1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5万公頃,直接经济损失157.5化余元,目前,各地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而接下来将接受台风考验的就是山东省了。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台风”利奇马”的中心已于11日晚上8点50分前后在山东省登陆。预计”利奇马”受灾地区将从福建直到辽东半岛。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专家指出,①____。调查发现,普通筷子在使用到三到六个月时,本身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的频率变深或变浅。此外,由于使用的频率导致筷子表面的可食用漆遭受磨损。因此,②____,或者表面有磨损,就需要立即更换。筷子颜色发生变化,表示材质本身性质一定发生变化,而造成颜色变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过程中食物、洗涤剂及空气、出餐柜内残留物附着而导致,可见,③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常言“文如其人”,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情、喜好等等会自然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文字和作者 ,非常相似。如果作文之人风流倜傥,他的文章定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如果作文之人不苟言笑,他的文章定然庄严肃穆,天然一般有威慑力。( )。每当阅读先贤的书籍,常常忍不住或者为先贤的 ,或者为先贤的深刻思想 ,恨不得立马和他当面交流所得、畅所欲言。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稍稍可以安慰的是,通过阅读先贤书籍,了解先贤的品性,知道先贤的喜好,体会到先贤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自觉心意相通,感情更加贴近, 未曾得缘一见,内心里却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朋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休戚相关 金玉良言 拍手称快 虽然
B.息息相关 金玉良言 拍案叫绝 虽然
C.息息相关 金科玉律 拍案叫绝 即使
D.休戚相关 金科玉律 拍手称快 即使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B.所以了解一个人,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C.所以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
D.所以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自然可以了解这个人;同样的,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自然可读懂他的文章。
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B.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C.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D.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风景秋来异)》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戍边将士思乡满怀,但未获胜利仍不得还乡的愁苦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①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②桃花红似锦,生赠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②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念”。③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前四句写送别之情,诗人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有明显的时间层次。
B.首联中“四十年”,点明了分别的时间,也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随着四十年漫长岁月的迁流而慢慢归于淡忘了。
C.“忽漫相逢是別筮”一句,在“相逢”和“别筵”之间着一“是”字,使会合的欢娱,转化为别离的愁思。笔力千钓,直透纸背。
D.尾联结句“触忤愁人到酒边”的“酒”,正是“别筵”钱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就是诗人的眼前风光。
2.有人评价颈联“看似无理,实则情深”,请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