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校举办的校园诗歌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要求:...

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校举办的校园诗歌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要求:不少于3点理由,100字左右。

我是朱自清的《背影》,

途释着父爱的温暖;

我是冰心的《小橘灯》,

传递着光明与勇敢的力量;

我是丰收的信息,

是农民的希望;

我是生病时母亲剥开的一瓣瓣甘甜,

缓解了身体的病痛,

散发着亲情的芬芳。

——橘,温暖了回忆里的时光。

 

①精心选取了我们熟悉的作品中的形象和生活中的日常细节,表现了“橘”这个形象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亲切感人。 ②层层铺垫,结尾点题、单句成节,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③诗行错落有致,具有视觉美感。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读写,要求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说明诗歌的获奖理由。品读诗歌可以自选角度,可以从人物形象、语言形式、手法和思想内容情感等方面赏析,赏析时应注意结合诗句,不要笼统地说明,应结合诗句说明。说明理由可以从语言形式的角度说明,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可以从形象方面说明,精心选取了我们熟悉的作品中的形象和生活中的日常细节,表现了“橘”这个形象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亲切感人。可以从手法结构的角度说明,作者开篇并没有谈到情感,而是蓄势铺垫,直到最后点出“橘,温暖了回忆里的时光”这一情感。从结构上来看,这是层层铺垫,在情感上就达到了极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________。当下社会,经典诗词更需要赋予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________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________。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经典精品献给人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________当代文化风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沁人心腑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D.沁人心腑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平智慧精髓成果。

C.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中蕴含着永恒不灭的真善美

B.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

C.真善美蕴含在其中,永恒不灭

D.真善美永恒不灭地蕴含在其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了作者胸怀大其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借月来烘托出梦境的轻快自如。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记述,当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希望能够“________”,但结果却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好不容易寻到数枝梅花,荒林、野径、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

B.因为南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诗人认为梅花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

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荐为耻,希望有人引荐。

D.诗人酒醉之后不愿睡到庭前梅树近旁,是怕污损阵风吹来落下的花瓣。

2.诗的颈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候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蔺相如病         笃:病重

B.赵王信秦之间         间:离间

C.为假相国             假:代理

D.之               毁:毁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承军为二/士卒离心

B.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C.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赚军为二/士卒离心

D.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善于识人,指出赵括缺点。秦人说害怕赵奢之子赵括担任将领,于是赵王任用赵括为将代替廉颇,廉颇指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能灵活应变。

B.廉颇拯救危局,击退燕军进攻。燕国采用栗腹的计谋,认为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壮丁死伤殆尽,可趁虚而入,却被廉颇率兵击败围困,割让五座城池求和。

C.廉颇性情刚烈,不懂虚与委蛇。他重作将领后,要赶走趋炎附势的门客;赵悼襄王即位以后派乐乘取代廉颇,廉颇感觉受到侮辱,直接打跑了乐乘。

D.廉颇遭遇谗言,不得君王信任。赵王想要重新任用廉颇,派出使者对他进行考察。但使者私下里接受了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歪曲事实蒙蔽了赵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2)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请说普通话

尚春江

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山水老汉从儿子居住的小区出来溜达了一会儿,就记不住回家的路了。去问交警,儿子的家在哪?路咋走?可是,他费了老鼻子劲说出来的话,人家一句也没听懂。交警说,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可他哪里会说普通话啊。

他又去问路边下棋的几个老头,几个老头听了他说的话,一个劲地摇头,说,听不懂,请你说普通话。

可是,他真的不会说普通话。

前天,儿子把他从老家里接过来。一来让他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二来他老了,就他一人在家,儿子不放心。三番几次去接,他都不应。这不,儿子费了好些口舌才把他接到市里。

然而,山水老汉在儿子鸽笼般的楼房里待不住,只在屋里呆上一天就觉得闷得慌,浑身没劲,烦躁。

第二天一大早,儿子说,在屋里呆久了,出去走走,散散心。

说完,儿子就去上班了。儿子原先在这个城市打工,后来出息了,现在当了经理,忙得脚不着地,连陪他说话的工夫都没有。儿媳妇倒是下班就回家,但她是温州人,说话叽里呱啦的,他一句也听不懂。儿媳妇就给他说普通话。可是,他听得懂她说的话,她却听不懂他说的话。走走就走走。山水下了楼,出了小区的门,到街上逛。逛着逛着,在大街上七拐八抹的,一会儿就迷了路。按说,他当过兵,出过远门,说啥也不会迷路。可是,现在的城市,街道好像都差不多:都是高高的楼房,都是宽宽的街道,到处车挨车人挤人。一会儿,车开得呼呼的,好像赛跑;一会儿,都停在那里等红灯,好一阵子不动步。

山水悠悠逛逛,像到集上赶集,走着走着就迷了。哪像在家里,哪里有棵草,哪里有道坎,他心里一清二楚,挤着眼也能摸回家。

迷了路?问啊。鼻子下边有张嘴,山水就去问路。可是,他讲的是家乡掉了渣的土话,人家一句也听不懂。这时他才明白,村中那些打工的年轻人为啥都讲普通话了。那时,他还跟人家讲,当初自己因为说普通话,害得被退了亲,被退了伍,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可现在,人家硬要自己说普通话,自己却把普通话忘得一干二净。

问了半天,他也没问出回小区的路。没办法,他就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开车很快找了来,把他送回家。坐在沙发上,山水说,不在这住了。在这里,人家讲的是本地话,他听不懂;他讲的是家乡话,人家也听不懂。在这里,说话都是普通话,他不会。

儿子想说,爸,你不会学吗?小时候,人家都说你会普通话。

但是,儿子没有问。他知道,那是他大心上的一道伤疤。

那年,他大当兵回家探亲。老队长榔头看到一个人,穿着一身绿军装,背着一个绿挎包,站在山水家门口东张西望,知道是山水回来探亲了。就问,是山水啊?啥时候坐车回来的?

哎呀呀,你是榔头叔叔吗?我是昨晚上回来的。叔叔,你知道我妈妈在哪里吗?山水说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向生产队长榔头敬了个礼。

啥?你是“坐碗上”回来的?不是坐车啊?你妈妈是谁?是你娘?那我去叫你娘去。你娘在红芋地里出红芋呢。

切!榔头队长听着山水说的普通话,嘴都撇到裤腰上了。

一会儿,山水娘回来了。他娘干活时,脸上受了点伤,涂着红药水,横一道竖一道的

娘望着穿绿军装的山水,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要知道,那时候当兵,是很光荣的。有人找不到媳妇,只要军装一上身,说媒的立马就踢破门槛。

娘说,山水,啥时候回来的?

山水望着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娘说,你是谁呀?

娘说,傻孩子,我是娘啊,你连娘都不认识了?

山水紧紧握住了娘的手说,哎呀呀,你看看,你看看,我以为是隔壁的大娘呢,原来是我的妈妈哟。

此后,有人说山水是“一年亲,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

小资产阶级思想典型,上报到了部队。本来,山水已被部队当作入党提干的对象,此时泡了汤,提前退了伍。山水的未婚妻也退了婚。他娘提着礼到处找媒人说媒,但人家一听说是他,扭头就走。

从此,山水就拉了寡汉。如果不是捡了一个他做儿子,把他抚养成人,现在可能仍是孤家寡人。

一连几天,儿子看他大山水整天躲在屋里,呆呆地,不言不语,像丢了魂。就说,爸,是不是住不惯啊,那咱就回老家。

啥?回家?那中啊!

山水的眼中一下子闪出了亮光。在家里,他就不用说普通话了。种地,种菜,和一般大小的老年人拉拉呱,喂喂猪,养养鸡,遛遛狗,多好!

(选自《华文小小说》2015年第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普通话”与茹志鹃《百合花》小说中的“百合花”都具有象征意义,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具有重要作用。

B.文章通过记叙山水在城市生活出门转悠因不会讲普通话而迷路的事,告诫青年人陪伴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具有时代意义。

C.本文以倒叙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以插叙补充山水年青时的遭遇,丰富小说内容,多种叙述方式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

D.作者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听到儿子要送自己回老家时“山水的眼中一下子闪出了亮光”,写出了山水对家乡生活的向往。

2.你认为山水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哦,香雪》中那开进台儿沟的火车是新生事物,本文中的“普通话”也是一个新生事物,请概括香雪、山水以及榔头叔对新生事物的态度,并结合文本内容给现在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一条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