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 脸 姨 林如求 中招成绩一发榜,小文就成了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 脸 姨

林如求

中招成绩一发榜,小文就成了个矮子——和重点中学“拜拜”了。此中委曲,他自然清楚,“都是电子游艺机害的……”可世上哪里去买后悔药呢?

最令小文寒心的是姨的那张蓦然变得陌生的脸。姨历来是最疼小文的。他迷电子游艺机 那阵子,爸几次扬着扁担要揍扁他,都被姨护住了,又把他接到她家,好声好气地劝,还煮 荷包蛋给他吃。可那天他去看姨,姨正和邻居在吃西瓜。姨看了他一眼,没动身,自顾吧唧 吧唧地吃那西瓜,吃得汁水直往下滴。小文呆立着,好尴尬好难受。邻居过意不去,提醒姨: “你外甥来了。”姨才爱理不理地用脚踢过来一只最小的瓜,冷冰冰地说:“读书没本事,只能吃小瓜。你自己切去!”这不是拿一把刀在戳小文的心吗?更不可容忍的是,姨还当着全村人的面羞辱他:“野猫还能变九节狸?哼!小文将来要是能迈进大学的门槛呀,我就放它1800响的鞭炮送他出村!”

为此,小文不知抹了多少次泪。他伤心气愤,以至真恨起姨来了:小看人!我偏要考上 大学,让你当众出一出丑!

就为这,他咬着牙“拜拜”了电子游艺机。他知道自己的基础太差,就把初中的课本拿 出来重温。他心里只装着一个念头:考上大学,争回这口气!他瘦了,心不再“野”,人也 坐得住了。一年下来,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起色;两年下来,他进入了班级前十名;高 三时,他上升到年级前五名。高考发榜时,他考中了重点大学。

姨来了。小文高傲地将手中的大学录取通知单扬了扬,得意地说:“买鞭炮吧,要1800 响的!”

不料,姨连看也不看一眼,重重地“哼”了一声,说:“这算什么?我听说,今年高考 还有人舞弊呢,天知道你这成绩是真还是假?告诉你,别高兴得太早了,入学后还要复试, 过不了关,照样退学回来,那才叫没脸呢,我放鞭炮不是太早了吗!……”

憋着这股气,小文入学后拼命读书,连放假也不回去。他忘不了姨那声鄙夷的带着浓浓 鼻音的“哼”,无人的时候,他几次对着苍穹高声叫喊:“我要做给你看!我要争回这口气!”

小文最感激的是爸妈,每月300元的伙食费都按时寄来。在那么个穷山沟,爸妈得付出 多大的劳动代价啊!他想象不出爸妈是怎样凑到这笔钱的,这实在是一笔无法用阿拉伯数字 能够偿还的债!

小文是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的。他被分配在省委机关工作。

小文衣锦还乡,扬眉吐气,今天去拜会叔公,明天去拜会太婆,每天他都收回几笋筐小辈的恭维、长辈的嘉勉。他浑身轻飘飘的,几乎要飞起来了。

只是还不见姨来。听说他到家的前一天,姨还曾来过。如今五六天了,姨仍迟迟不露面, 该不是她也自觉无颜了吧?

这天,小文正心满意足地从六伯家吃了荷包蛋回家,刚进院门,就听妈在厢房里和人闲 唠。是妈的声音:“你的一番苦心,现在该对小文挑明了吧?还有那么多的学费,一万多元 哪!”

“千万使不得。好钢还得重锤敲呢!小文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以前磨过多少嘴皮子?可是没用。看来,一个人的成长,光有红脸不行,还得有黑脸伴着才能长得大。红脸容易使人 自满,黑脸却叫人时时警惧,有警惧才能激人发奋。可惜世上讲好话扮红脸的人多,讲重话 扮黑脸的人少。小文的黑脸就让我扮到底吧……”是姨的声音。

小文怔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嘴里啪啦往下掉。他刚想悄悄退出院门的当儿,姨正好走 出厢房。四年不见,姨老相了许多。姨见了他,高声叫道:“小文,你不要以为进了省委机 关就了不得了!哼,这算什么?你没看见人家吗,在你这个年纪,不是科长就是经理啦,你 现在当上什么了……”

(摘编自《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错位》)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塑造姨的形象,她对小文多次黑脸相向,羞辱、警告、泼冷水,临近收尾才交代她的良苦用心,这也是情节的突转。

B.小文一直不知道姨的良苦用心,还曾经对她心怀怨恨,但是当他得知事情的原委后泪水奔涌,这表现出他对误解姨的深深悔恨和对姨的深深感激。

C.小说通过姨对妈讲的话,说明了一个关于教育的深刻的道理:对一个人进行教育时,赏识更能激发他的上进心,提太多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

D.小说运用了巧合的手法,通过写小文一次在无意间听到姨和妈的对话,既巧妙地交代了事情的真相,也使姨的形象更加鲜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2.黑脸姨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小文是一个玩物丧志,甚至有些高傲轻浮的人物。小说为什么要突出小文的这些弱点?请简要分析。

 

1.C 2.①善良,重亲情。疼爱外甥小文,保护他使他不挨父亲的揍,好好劝说他,给他煮荷包蛋; 给小文读大学提供学费。②有智慧,善用“激将法”。看清了小文身上存在的问题,总是鞭策他,使他清醒,保持斗志,用心良苦。③心胸宽广,有牺牲精神。为了激励小文,不怕小文不理解,不惜“自毁”形象,扮“黑脸”。 3.①用来突显“姨”扮“黑脸”的必要性,有这些弱点的小文需要“黑脸”相伴才能健康成 长。②用来表现“姨”选择教育方式的智慧,她针对小文的这些弱点,用“黑脸”让他时时警惧,从而发奋。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C项,对道理的分析理解错误,说明的道理应该是:为了让一个人健康成长,除了正面鼓励 外还要进行鞭策,以激发他的上进心。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简要分析”的意思是答案要呈现“面(概括性格特征)”+“点(举出例子证明)”模式。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原文中“姨历来是最疼小文的。他迷电子游艺机 那阵子,爸几次扬着扁担要揍扁他,都被姨护住了,又把他接到她家,好声好气地劝,还煮荷包蛋给他吃”,姨疼爱外甥小文,保护他使他不挨父亲的揍,好好劝说他,给他煮荷包蛋;小文学费也是姨提供的,可以看出姨善良,重亲情; “读书没本事,只能吃小瓜。你自己切去”“野猫还能变九节狸?哼!小文将来要是能迈进大学的门槛呀,我就放它1800响的鞭炮送他出村”“这算什么?我听说,今年高考还有人舞弊呢,天知道你这成绩是真还是假?告诉你,别高兴得太早了,入学后还要复试,过不了关,照样退学回来,那才叫没脸呢,我放鞭炮不是太早了吗” “小文,你不要以为进了省委机关就了不得了!哼,这算什么?你没看见人家吗,在你这个年纪,不是科长就是经理啦,你现在当上什么了……”,姨清醒地看到小文身上存在的问题,说明姨有智慧,善用“激将法”;“千万使不得。好钢还得重锤敲呢!小文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以前磨过多少嘴皮子?可是没用。看来,一个人的成长,光有红脸不行,还得有黑脸伴着才能长得大。红脸容易使人自满,黑脸却叫人时时警惧,有警惧才能激人发奋。可惜世上讲好话扮红脸的人多,讲重话扮黑脸的人少。小文的黑脸就让我扮到底吧……”,姨情愿扮黑脸鞭策他,不怕小文不理解,不惜“自毁”形象,扮“黑脸”,可以看出她心胸宽广,有牺牲精神。 3.本题考查对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本题的题干是“小说为什么要突出小文的这些弱点?请简要分析”,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小说中“小文”是次要人物,作者塑造的“小文”的目的是突出主人公“黑脸姨”的特点。正是因为小文有弱点,需要“黑脸姨”的相伴才能健康成长;“黑脸姨”针对小文的弱点,用自己的智慧时刻鞭策着小文,从而激励他发奋努力,获得成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社会规范、美学标准的 确定和建立,其艺术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杜诗、颜字, 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 楷模,形成为正统。这如同魏晋时期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赋变来的骈文,成为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作为正统,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一样。曹、王、骈体、人物画与杜诗、颜字、古文、山水画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文艺领域内的两种显然有异的审美风尚、艺术趣味和正统规范。

这些实际产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前者那种磅礴的气概和情势,只是加上了一种形式上的严密约束和严格规范。……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规范斟酌并不是齐梁时代那种四声八韵的外在形式的追求,纯形式的苛求是六朝门阀士族的文艺末流。这里则是与内容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规范。这种形式的规范要求恰好是思想、政治要求的艺术表现,它基本是在继六朝 隋唐佛道相对优势之后,儒家又将重占上风再定一尊的预告。杜、颜、韩都是儒家思想的崇奉者或提倡者。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忠君爱国的伦理政治观点,韩愈的“博爱之谓仁,行 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的半哲理式的儒家信念,颜真卿的“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六一题跋》)的卓越人格,都表明这些艺术巨匠们所创建树立的美学规范是兼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内的。跟魏晋六朝以来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并常以之作为哲理基础的前期封建艺术不同,以杜、颜、韩为开路先锋的后期封建艺术是以儒家学说为其哲理基础的。尽管这种学说不断 逐渐失去其实际支配力量;但终封建后世,它总是与上述美学规范纠缠在一起,并作为这种规范的道义伦理要求而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后代文人总强调要用儒家的忠君爱国之类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解释杜、颜、韩的缘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的艺术特征是内容承载不住形式,是天才抒发。

B. 杜诗、颜字和韩文作为正统,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

C. 曹植的诗、二王的字及骈文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是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

D. 后期封建艺术因为注重形式,所以强调用儒家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杜、颜、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阐明了盛唐之音的美学意义和前后期封建社会不同的正统规范。

B. 文章阐明了杜甫颜真卿等与六朝门阀士族在形式规范上不同的要求,论证条理清晰。

C. 文章着重论证了以杜诗、颜字和古文等为代表的艺术典范的特征,及其深远的影响。

D. 文章第二段中以杜甫和韩愈的诗文为例,目的是论证其美学规范必须要有哲理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李白、张旭等人的“破旧”,就不会有杜甫、颜真卿等人的“立新”。

B. 李白与杜甫在才华上并无高下之分,但李白无可仿效,杜甫却有法可学。

C. 以杜诗、颜字和古文为代表的艺术典范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严整的规范。

D. 尽管儒家学说的力量不断弱化,但它始终与后期封建艺术的美学规范相伴。

 

查看答案

请你以“掌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等等。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④800字左右。(请将作文写在作文答题纸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题古迹能翻陈出新最妙。河南邯郸壁上或题云:“四十年中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替先生借枕头。”严子陵钓台或题云;“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凡事不能无弊,学诗亦然。学汉、魏《文选》者,其弊常流于假;学李、杜、韩、苏者,其弊常失于粗;学王、孟、韦、柳者,其弊常流于弱;学元、白、放翁者,其弊常失于浅;学温、李、冬郎者,其弊常失于纤。人能吸诸家之精华,而吐其糟粕,则诸弊尽捐。大概杜、韩以学力胜,学之,刻鹄不成,犹类鹜也。太白、东坡以天分胜,学之,画虎不成,反类狗也。佛云:“学我者死。”无佛之聪明而学佛,自然死矣。

(选自《袁枚诗话》卷四,有删改)

1.在“学王、孟、韦、柳者”中,“王孟”往往并称,王维、孟浩然是盛唐“________诗派”的代表;在“太白、东坡以天分胜”中,太白的诗,本学期,我们学过《梦游天姥吟留别》,其诗风可概括为________

2.“画虎不成,反类狗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语段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层的标志句有两句,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凡事不能无弊”,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各种弊端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以上文字选自《阿房宫赋》,赋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立远视_______)            (2)秦人不自哀_______

3.下列加点词用法与“辇来于秦”的“辇”相同的一项是……(  )

A.西望武昌诸山 B.吾家读书久不

C.后人哀之而不 D.亦足以称快世俗

4.与“戍卒叫,函谷举。”的特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快哉此风! B.白首不见招。

C.其制稍异于前。 D.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6.文中划线句“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就此写一段鉴赏文字。(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夜游宫”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运用很巧妙。

C.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