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70 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分量有多重?一个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国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演变;14 亿人民,在摆脱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征程上奋发前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奇迹”惊艳了世界,伟大事业踏上新的征途。
材料二: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成正比例,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习近平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 800 字。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中国科学家基于野外考察和长期定位观测,建立了覆盖第三极及周边高山区的大气污染物和冰冻圈变化协同观测研究网络。该网络特别关注吸光性气溶胶,比如黑碳和棕碳、粉尘以及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等,集成多种方法以研究大气污染物的跨境传输及其对冰冻圈环境的影响。研究显示,大气污染物特别是具有吸光性的黑碳气溶胶等沉降到冰川、积雪后,可降低雪冰表面反照率,进而促进冰冻圈的消融;同时,冰冻圈贮存的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可随冰冻圈消融而释放,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在渺小的人和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凭借①_________。但这种和谐表现在人的主观理念和文学作品中,便有了不同的内涵:西方的神主宰人类的命运,②__________。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在中国作品中,人的气魄、精神被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有主宰自然、扭转乾坤之神力 ——愚公最终“移”走了山,精卫一直填海不已:其成功已势在必然。而西方作品中,③__________,《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自然面前总是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而无能为力——老人出海终无功而返。但他仍在同自然抗争,正如他所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民进党党代会通过了所谓“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这个所谓“新决议文”,打着世代共赢旗号,贩卖的却是抗拒统一、追求“台独”的私货。
在“新决议文”中,看到“全球的经济趋势、区域情势与世界秩序,都出现了重大变化”,民进党__ _ ,自以为捡到了枪。具体而言,就是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台湾_ _ __;趁暴力激进分子制造的香港乱局,横插一脚。通过“新决议文”,( )。
一方面,民进党挟洋自重,在香港问题上卖力吆喝,打着所谓民主、人权的旗号,与域外势力和乱港分子沆瀣一气,积极充当西方反华势力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马前卒。另一方面,他们极力渲染大陆威胁。跟“新决议文” _ ,“双十讲话”借污蔑攻击企图制造仇视大陆的岛内氛围,弥漫着对抗思维和敌对意识。看似底气十足,实则_ _ 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见猎心喜 当机立断 一脉相承 外强中干
B.见机行事 有机可乘 一以贯之 色厉内荏
C.见猎心喜 有机可乘 一脉相承 色厉内荏
D.见机行事 当机立断 一以贯之 外强中干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民进党企图进一步污名化“一国两制”,离间两岸民心,打算在“向独拒统”的邪路上 越走越远。
B.民进党企图离间两岸民心,进一步污名化“一国两制”,只能使台湾民众难蒙其利反受 其害。
C.民进党企图离间两岸民心,进一步污名化“一国两制”,打算在“向独拒统”的邪路上越走越远。
D.民进党企图进一步污名化“一国两制”,离间两岸民心,只能使台湾民众难蒙其利反受 其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双十讲话”弥漫着对抗思维和敌对意识,企图借污蔑攻击制造仇视大陆的岛内氛围。
B.“双十讲话”企图借污蔑攻击制造仇视大陆的岛内氛围,充斥着对抗思维和敌对意识。
C.“双十讲话”企图借污蔑攻击制造仇视大陆的岛内氛围,弥漫着对抗思维和敌对意识。
D.“双十讲话”充斥着对抗思维和敌对意识,企图借污蔑攻击制造仇视大陆的岛内氛围。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以乌鸦有反哺之情作比,提出希望侍奉祖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化用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内外因出发阐释国家灭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①。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②。
(注)①白璧招:用《韩诗外传》“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②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所见景物,点明送别地点是江畔渡口,时间是深秋午后。
B.颔联“泥滑滑”和“马萧萧”对仗,运用叠字,造境别开生面,情趣盎然。
C.“十年长自青衿识”写与项判官相识于青年时,虽相差十岁却亲如兄弟。
D.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情,其中虽穿插典故,但用得精妙贴切,语重心长。
2.本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