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后,全球积极筹款,举力修缮世界文明瑰宝的“老坐标”;故宫文创产品“爆款”频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东方传统文化的“坐标”绽放新光彩;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实现多项创新、填补系列国际国内空白,人类太空探索又添“新坐标”……
文明的“坐标”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需要人们敬畏继承和创造。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代在纸张发明之前,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抖,①_________,用于写信的简则称为“书简”。在书写之前,要挑选青竹筒在微火上烤炙使之脱水,就是把竹筒的水分蒸发出来。经烤灼,②_________,犹如人体出汗。经烘干的竹简易于书写,且不易为虫蛀。③_________,“汗青”后来引申为书册、史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在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 。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可见,约束是压舱石,一旦脱离执法环境、缺少了刚性约束,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也可能又倒退回去。又比如,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 :上保险、打疫苗、戴口套,攻击性犬的主人还需在庭院明显处竖立标牌,等等。在现代社会,法律规则就是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的那条绳子,松紧适度、两头不落,才能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正是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社会______;正是因为“失信者黑名单”制度持续发力,欠债故意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明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分析 功德无量 数不胜数 风靡一时
B.梳理 功不可没 数不胜数 蔚然成风
C.分析 功不可没 擢发难数 风靡一时
D.梳理 功德无量 擢发难数 蔚然成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要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就必须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
B.只有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
C.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持续管理的结果,也是历史演进的结果
D.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B.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问题,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C.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
D.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出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现象,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两个方面指出了一个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
⑵周敦颐在《爱莲说》中,“___________”一句写出芙蓉的庄重,“___________”表现莲花只能欣赏而不能戏弄。
⑶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为例,正面论证坚持不懈地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滋渡望峡中①
唐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②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③。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④外是荒台。
注:①刘禹锡被贬出京期间,曾担任朗州司马、夔州刺史。多次往返均经松滋渡。松滋渡: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②梦渚:云梦泽中的小洲。③秦灰:秦将白起攻楚时,曾火烧夷陵。④永安宫:在白帝城内,为刘备托孤之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第一句写作者站在松滋渡,眼前所见的是微微冷雨洒在凌寒的梅花上,意境清冷;第二句写作者望向无边的天际,只见雪花飘扬,雪花化水奔涌而来。
B.第五句“巴人泪应猿声落”化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船客的哀愁。
C.第六句“船从鸟道回”则明从“望”字着墨,以船夫的艰辛和三峡的迂回曲折写百姓之苦。
D.尾联作者因遥望而生联想,由巫山十二峰和永安宫,想到巫山神女和刘备托孤。
2.有评论说这首诗颔联最为精彩,最是体现作者创作风格,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