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诗经》的注释、注解、翻译、解读的作品恒河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诗经》的注释、注解、翻译、解读的作品恒河沙数,周振甫先生的《<诗经>译注》,就是我们古典诗词爱好者_____________常用的一本。

周振甫先生有不少著作,在学术界颇有____________,且作为中华书局的老编审,他一生勤苦校书,乐此不疲,在典籍译注上也有较大成就。(         )。《<诗经>译注》是他较有代表性的译注作品,成书于周老晚年。此书2002年由中华书局推出后,至今已重印四次。

《<诗经>译注》是《诗经》的全译本,周振甫先生逐一介绍了每一诗句中重要词语的读音、释义。而且,书中每首诗下面都有题解,阐明了诗作的时代背景、诗旨,并给出了鉴赏和翻译。细读可以发现,其译文内容在信、达的基础上力求其雅,还___________地以现代民歌译古代民歌,每句对译,附有原文,便于读者比照读本。在书中,周振甫先生善于采纳古今《诗经》注家之长,并___________。无论是解题还是注释,他都表述得简明而精致,还被收入了《十三经译注丛书》,是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熟知      声望      独树一帜      水乳交融

B.熟悉      声色      独树一帜       融会贯通

C.熟知      声望      独出心裁       融会贯通

D.熟悉      声色      独出心裁       水乳交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译注的《文心雕龙》《诗品》《洛阳伽蓝记》等古籍,为学界广泛赞誉

B.学界广泛赞誉他译注的《文心雕龙》《诗品》《洛阳伽蓝记》等古籍

C.《文心雕龙》《诗品》《洛阳伽蓝记》等古籍因他译著,为学界广泛赞誉

D.他因译著《文心雕龙》《诗品》《洛阳伽蓝记》等古籍,为学界广泛赞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解题还是注释,他都表述得简明而精致,这本书还被收入了《十三经译注丛书》,是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B.无论是解题还是注释,他都表述得简明而精当,还被收入了《十三经译注丛书》,是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C.无论是解题还是注释,这本书都表述得简明而精致,还被收入了《十三经译注丛书》,是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D.无论是解题还是注释,他都表述得简明而精当。这本书还被收入了《十三经译注丛书》,是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1.C 2.A 3.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熟知:十分了解,清楚地知道。熟悉:了解得清楚。“熟知”强调知道,符合语境。 声望:为众人所仰慕的名声。声色: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特指诗文所表现的意境格调或事物的动人色彩和风格。语境是强调周振甫先生在学术界的名声,故选“声望”。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语境形容的是“以现代民歌译古代民歌”这一与众不同的做法,应用“独出心裁”。 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语境说的是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应用“融会贯通”。 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括号前的内容提到了周振甫的译注成就,括号内的内容应是对这一成就的具体介绍。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补写的语句应该用“他”承接,由此排除B、C两项。 根据整个文段的意思可知,补写语句的主语用“古籍”最合适,这样就可以直接引出后面的《<诗经>译注》,语句衔接更紧密。 故选A。 3.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句子形式上的主语是“他”,但从意思上看,“被收入”和“是……基本读本”的主语应为《<诗经>译注》这本书,主语被暗换,应在“还被收入”前添加主语,排除B项、C项; “表述”和“精致”不搭配,应将“精致”改为“精准”“精当”之类的词语,排除A项。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爱之。

(注)建和:汉桓帝年号。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傅”。

1.解释。

诏:____________;奇: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以其言应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对琼以状闻理解正确的选项(   )

A.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

B.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

C.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40)

近日,大校军官刘声东因思念过世不久的母亲,夜不成眠,写成了祭文《妈妈》。此文一出,很短时间就被网民转载上千万次。他为母子深情能得到如此多的共鸣倍感欣慰。有人认为五六十岁的人可能会重孝心,那些“80”“90”“00慢慢就不懂孝了。经过这次不经意的民意测评,发现跟帖点赞的不少是年轻人,让人们对年轻一代的孩子充满信心。空间的距离、时间的相隔会让子女想起父母的次数少一些,但往往越是远离、久别越是想念。对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要怀疑,更不要从怀疑进入到冷漠,从而否定。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学龄人口数量的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____,我国从1990年代开始农村“撤点并校”。但是,大量撤并农村小学和教学点,____。针对这一问题,马云提出了继续撤并小规模学校,但是办好寄宿制学校的计划。另一种思路是,政府、企业家、专业教育公益机构等各方投入资源办好“小而美”的学校,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然科学理解世界是对象化的理解,探求的是“客观性真理”,重在利用厚生;人文学科理解世界则是生命气息的互动感通,所探寻的是“启示性真理”,重在树德立人。人文学科研究一靠生活,二靠思想,三靠学问,其中关键在于是否“有我”,是否能站到精神领域最前沿,兴味充沛地回答时代之问,谈论学术发现。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大概可分三种:一是职业的,二是事业的,三是趣味的。

职业的研究一般有学院学术训练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对于各种新潮理论熟稔于心,运用自如;其研究多是“因题为文”,如课题的设置、刊物的策划、会议的研讨、市场的约请等;其笔力多集中于某一点,发掘细密,心态上是“完成任务”。职业化有其必要,但满足于这一状态,就往往屈己从人,疲于奔命,很难施展才华;且过于单一,容易自我重复,也常使研究蜕变为一种批量制作,困于“套路”。收集、整理、甄别、归纳所有材料,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提出些观点和看法。不乏识见,却也易为成见、俗见。这类研究者不少,其中固然有“我”,只不过还未走出“小我”“私我”,难以推动学术大发展。

事业的研究是将治学视为全身心投入的名山之业。这类学者往往数十年如一日,筚路蓝缕,心无旁骛,苦行深学,视学术为生命;既高屋建瓴,质疑问难,又一砖一石,扎实筑基;对时代精神特具感知能力,鸿篇巨制粲然可观,识见规模远高同辈,引领当代学术思想潮流。其佼佼者强强联手,在保留学术个性前提下,构建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团队,秉持核心学术理念,斟酌古今,打通中西。其特出者孜孜于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的学理性建构,独创一格,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趣味的研究则是有灵性的精神劳动,是关乎生命价值、系乎人生况味的生活方式,因而研究者能够不慕虚荣,不从流俗;豁朗深邃,不拘一格,极具创造性和生命力。此类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却甚为重大,因为这种自动的工作不忮不求,总是竭尽了心力,决不模糊敷衍;总是蕴藏大量尖新学术创见,这是世间顶好的妙文,可惜凤毛麟角。

上述三种治学类型,后两种研究有“我”,有“大我”,能将阅世、说理、论学三者合而为一,卓然而为学问大家。这些学术大家既有敏锐过人之思力,又有气劲神完之文笔;他们不仅是学问家,而且是文章家。他们的学术作品往往都是美文,不单能把理说圆,还有一种“余情”贯穿其中,显得从容、澹泊、丰饶,有余味,有气象。譬如,冯友兰、任继愈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陶行知、林汉达的教育学研究,顾准、孙冶方的经济学研究……这些学术大家各自以完整的人对应完整的文化,是所谓“专家之上的文人”。

(节选自吴子林《提升人文研究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文学科理解世界的方式与自然科学不同,它探寻的是“启示性真理”,重在树德立人。

B. 人文学科通过生命气息的互动感通来理解世界,它的研究依靠生活、思想、学问三方面。

C. 人文学科研究要“有我”,要能站在精神领域的最前沿来回答时代之问,谈论学术发现。

D. 人文学科可分为职业的、事业的、趣味的三种不同的治学类型,这三者间没有高下之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着重介绍了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治学方法,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结构。

B. 文章第二段指出人文研究治学类型的“职业的研究”的特点,并且指出它的不足之处。

C. 文章在论述“事业的研究”时,既分析了这类学者的共性,又具体分析了其中两种人。

D. 文章论述了“趣味的研究”不求功利,极具创造性和生命力,是自动的、常见的工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职业的研究大都是专业基础扎实,笔力集中,但仅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心态,困于“套路”,因无 “我”而难以推动学术大发展。

B. 事业的研究会全身心投入治学,专业钻研,感知时代精神,引领当代学术思想潮流,实现学理性建构,独创一格,推动学科蓬勃发展。

C. “趣味的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甚为重大,是自动的工作,不忮不求,竭尽全力,认真负责,蕴藏着大量尖新学术创见。

D. “事业的”“趣味的”治学类型能够将阅世、说理、论学合而为一。研究者不仅是学问家,而且是文学家,以完整的人对应完整的文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__________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________寻找人生价值、________成长坐标。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才能________,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崇尚    大势中    标注    集腋成裘

B.爱好    浪潮中    标注    集腋成裘

C.爱好    大势中    标示    众擎易举

D.崇尚    浪潮中    标示    众擎易举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B.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C.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D.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B.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C.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D.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