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城楼望西山作(节选) 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城楼望西山作(节选)

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崖久不还。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注]①鸾鹤处:洪崖先生乘鸾休憩之处,下有炼丹井,被称为“洪井”②洪崖:上古仙人。③金编:传说中道教的宝书。④尘埃事:指世间的工作,这里指做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景物描写开篇,中间以神话故事为主干内容,诗末表露出诗人心志。

B.一、二句开篇照应题目,并形象地交待出了城楼与西山的大体位置关系。

C.三、四句中,“宛宛”“高高”两个叠词来描摹景物,富有环复的音律之美。

D.九、十句中,“千峰”“云中”等意象营造出了一幅缥缈冷寂的西山晚景图。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1.D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倦于仕宦、质疑求仙的抑郁苦恼之情;同时也抒发对归隐的向往之情。诗中,面对开阔缥缈的西山晚景,诗人联想到洪崖先生的求仙之事,并提出了对“求仙”一事的疑惑,进而产生了郁闷苦恼的情感;另外,末两句中,“勿复”“且闭关”等语又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一般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营造出了一幅缥缈冷寂的西山晚景图”说法错误,“冷”并未在诗句中体现。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分析诗歌情感,要做到“两结合”:①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注意抓住诗题后的注解和所学的作者情况。②结合关键词句。其实结合关键词句,就是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并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可以通过对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得出。本诗开头以景写怀,描写西山晚景的开阔和闲适,四句话锋急转,诗人联想到洪崖先生的求仙之事,以“莫我授”和“难攀”,表达了对“求仙”一事的疑惑,透露出作者心中的抑郁之情。结尾作者以“归来且闭关”的心态来表达自己因失意而苦恼的沉思,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答题时,先指出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穷尽”讲。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了弟侄静心好学尚礼。

C.尾联是对侄子的慰勉之辞,作者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赞美并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百度已死”固然     ,而争议的焦点恰恰在于,百度通过提供有选择的信息结果,达到向自家产品引流的商业目的,而且内容     ,甚至存在涉嫌侵权和虚假的信息,这无疑从根本上违背了其作为公共搜索引擎的初衷。

无论如何,一个已达到垄断级别的搜索引擎,已经不是哪个企业的“私家花园”,而首先是互联网的公共平台。倘若以亲近远疏为规则,那么搜索引擎只会沦为牟利的私器。曾经的教训     :当贴吧的公共空间标上“可售卖”的价码,当寻医问诊的页面布上广告陷阱,病友的家园变成骗子的“狩猎场”。这些悲剧一再警醒我们,谁掌握了信息入口,谁就要相应地担起责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共识。

不可否认,对每一个搜索引擎而言,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思维加以布局。“按照优质内容排序”的承诺践行了吗?平台内容的把关义务尽到了吗?事实证明,那种只在乎企业利益不注重公共效益的做法,无异于     、饮鸩止渴,不仅失去用户,而且触犯众怒。

对于直接服务亿级用户的互联网平台,(    )。平台越大,责任越大。平台的公共性与资本的逐利性,似乎存在天然的冲突,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正是对企业最大的考验之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耸人听闻    良莠不齐  记忆犹新    竭泽而渔

B. 骇人听闻    良莠不齐  历历在目    釜底抽薪

C. 骇人听闻    参差不齐  记忆犹新    釜底抽薪

D. 耸人听闻    参差不齐  历历在目    竭泽而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思维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方式加以考量。

B. 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方式加以布局。

C. 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标准加以考量。

D. 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标准进行考量、用怎样的逻辑加以布局。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公益性和公共性是第一属性

B. 公共性和公益性是第一属性

C. 公共性和盈利性是第一属性

D. 盈利性和公共性是第一属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也。

(注)①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②听政:处理政务。③内侍:此指太监。④规:勉励。⑤益:得益。

(文化常识)“翰林”及“翰林院”。“翰”本指毛笔,引申为诗文。“翰林”照字面讲,是诗文高手集中的地方,后成了专有名词。古代在科举考试中,凡优秀者,皇帝除直接任命一部分进士担任某种官职外,把所有人均投入翰林院。“翰林院”实际上是个人才储备所。上文说到王著曾为“侍书翰林”,意为他在翰林院做“侍书”———即为皇帝起草各种文件。翰林可被皇帝任命去外地任职,也有长期在翰林院里的,他们的工作是草拟诏书、编撰史籍、校对文史、为皇帝讲文论道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善:________;②刻意:_________;③临:__________;④或:________;⑤遽:_____;⑥绝: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②又以问著。

③书固佳矣。

3.上文“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人生如一首诗歌,就应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材料:

龟缩      基调       咏叹

主动的出击      亮丽的着色      昂扬的吟唱

一支      一幅      一局      歌曲      围棋      图画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靠全社会关注和应对校园欺凌,是目前消除这一现象的主要手段。然而,_______,仍然是最明智的选择。从根本上讲,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最需要靠更全面的教育来解决。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本来就是_______,这需要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携手推行人格独立、心智开放的教育理念。无论如何,只有真诚面对,有效介入,放下身段,谦恭相对,才能使校园里发生的类似事件的伤害降到最低,使其_______,而不成为未来的阴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