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梅、兰、菊、竹,琴、棋、书、画,小桥、流水,照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梅、兰、菊、竹,琴、棋、书、画,小桥、流水,照片、日记,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请从以上事物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文章,讲述你与它的故事。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与书的故事 自古以来,书籍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早至孔夫子,以书为伴,满腹经纶,流芳百世;再至孙中山,博览群书,雄才伟略,振兴中华……读书,似乎是一件苦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股;读书,似乎又是一件快乐的事,否则,为什么会有人凿壁借光。我对书,似乎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觉得它是我最亲密的朋友。 出生,我与书结缘。 入夜,天空中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在繁星的照耀下月亮脱颖而出。 月光从窗中射进来,照在母亲恬静的脸上,照在母亲手中捧着的书中。我安逸地躺在床上,聆听着母亲讲各种童话故事。着美人鱼的善良,渔妇的贪心……在其中我听到了各种善恶美丑。 九岁,我与书为伴。 识字的我,开始沉浸于书房之中,开始在美妙文章的字里行间游走,陶醉于经典作品之中,享受获取知识的的喜悦。 《老人与海》教会我,“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消灭它,却不能打败他”。《玉米人》告诉我,凡事都要勇敢镇定,这样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十三岁,书与我同行。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爱读书,并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渴望“颜如玉”,只想从书中窥探另一个世界,从中体会无穷的乐趣。 莎士比亚说:生活了没有书籍,就好像人生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书籍把无知的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它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书籍总能教会我什么,当我气馁时,它告诉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它又告诉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当我与朋友惜别时,是书告诉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我想放纵自己时,是书告诉我“岁月不饶人。” 阅读《岳飞传》我不禁为岳飞精忠报国的志向而喝彩读《雾都孤儿》奥利弗饱经磨难,最终大团圆的结局使我相信邪不胜正……我的生活是因读书而精彩。 我和书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解析】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首先明确习作要求:写一篇文章,讲述你与它的故事。“故事”可以是记叙文或抒情性散文。 其次,抓住材料关键词:梅、兰、菊、竹,琴、棋、书、画,小桥、流水,照片、日记,生活,常见,选择,一个,故事。 分析要素关系: 1、选择范围:梅、兰、菊、竹,琴、棋、书、画,小桥、流水,照片、日记。 2、所选事物特点:生活中常见。 3、习作内容要求:讲述你与它的故事。 题目所给事物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选择过程中,最好选取自己熟悉,对自己有触动的事物,便于降低难度。习作过程中,应注意恰当运用细节描写。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对于事物的描写,应注意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立意】 ①我与书的故事 ②我和旺仔铅笔盒的故事 ③我和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素材】 1、“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这句话说得多好啊!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了书,才有了知识,才有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读书,就是为了更好的汲取里面的精华,从而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2、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尝到了读书的甜头:我读《水浒传》,知道了那些绿林好汉都是“替天行道” ;我读《神笔马良》,知道了只有学习,尽快掌握科学知识,才能使手中的神笔变成真正的神笔;我看了《雷锋日记》,知道了雷锋就是“自己活着,是为了比别人活得更美好;我看《心灵鸡汤》,使我留住了对人类的本性,体会人的真、善、美…… 一夜风云散,变化了时空。只有书依旧,笑看秋月春风。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要坚持不懈地读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勇攀科学新高峰!记得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就像一艘小舟,载着我们向波涛汹涌的知识海岸驶去! 4、伏尔泰曾经说过:“适度的阅读而不假思索,就觉的自己知道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的了解到你知道的其实很少。”从小,我就爱看书,倒不是大班的《阅读书》,而是那些对于我来说最精彩的童话故事。虽然有些字不认识,却也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5、等我进了小学,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我的阅读量也增加了。《十万个为什么》让我知道许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声声慢》让我知道了作者的悲惨人生;《上下五千年》让我了解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茶花女遗事》让我知道了去多外多的人情世故;《红楼梦》让我知道了一个朝代和家庭的星网盛衰的滋味,而说起了杨红樱的小说和有趣的童话故事,我更是如数家珍,视为瑰宝。 【结构】 记叙文可用线形结构。即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就是将一件事情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一条线写下来。在高考考场,要想写出代表高三水平、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要求的优秀的“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必须至少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符合记叙文文体特征——善于描写,有意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表现力,适当的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增加文学意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月23世界读书日,某校开展以“精读一本好书,点亮盏心灯”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从以下书目中选择一个,写一则读书推介语。要求结合书目内容、影响,阐明推介理由,不超过80字(含标题符号)。

书目:《史记》、《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文化苦旅》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数了几百只绵羊,还是睡不着。对于失眠,不少人曾有过噩梦般的经历。数据显示,在我国一线城市,平均睡眠总长不足7个小时,而全球约10%-49%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所以,________。不过,相比睡眠时长,人们逐渐意识到_______。已有研究表明,在睡眠质量高的情况下,即便时间相对较短,也不会影响大,脑整体的认知功能。相反,睡眠片段化_______。据了解,长期的低质量睡眠,可导致疲劳、学习和认知障碍,也是诱发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心血管疾病等病症的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我国正式发放5G牌照。1G打电话,2G发短信,3C看图片、听音乐,4G在线直播。(      ),5G打破了信息传输的空间限制,能够实现的应用场景不受想象力限制。依靠更低速率、更高连接、更大时延,不仅5G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能实现万物互联。

在全球各国加速5G商用的趋势下,5G在我国的落地               2018年12月28日,我国5G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从1G落后、2G追随、3G突破、4G同步,到如今5G领先,我国通信技术行业的进步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就在5G领域,中国企业已埋头进行了近10年的创新布局和持续投入;它并非        ,而是源于几十年的追赶和全球化历练。我国的5G牌照发放,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        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顺理成章    截至    一蹴而就    共享

B.顺理成章    截止    一步登天    分享

C.水到渠成    截至    一蹴而就    分享

D.水到渠成    截止    一步登天    共享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依靠更大速率、更高连接、更低时延,5G不仅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能实现万物互联。

B.依靠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的特性,5G不仅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能实现万物互联。

C.以更大速率、更高连接、更高时延的特性,5G不仅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

D.以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5G不仅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能实现万物互联。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5G不是在4G基础上的简单改变,虽前一代通信技术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不断演

B.5G并不是在4G基础上的简单改变,虽前一代通信技术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不断演进

C.下一代通信技术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不断演进,但5G不是在4G基础上的简单改变

D.每一代通信技术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不断演进,但5G并不是在4G基础上的简单改变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女主人公在夫家生活劳苦不堪。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出曹操文才武略,气势豪迈。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写游人去后山间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论语》中表达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行色

司马池(宋)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

犹赖丹青无处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简洁,交待写羁旅思客的行旅生活和神色心情。

B.首句乃神来之笔,是对行人的脸色高度而形象的概括。

C.次句写行人旅途生活,钱尽粮少,路途遥遥奔波劳苦。

D.末两句以虚写实,突出行愁之重,体现其构思之巧妙。

2.梅尧臣评价此诗“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作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