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厨刀 刘明 ①早晨有雾,淡淡的。 ②桐庐镇优雅的轮廓...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厨刀

刘明

①早晨有雾,淡淡的。

②桐庐镇优雅的轮廓,在薄纱般的晨雾中显露出来。奔流不息的富春江和天目溪交叉着从镇前的岩石下缓缓流过,背后是若隐若现的青山翠岭。远远望去,水傍青山,雾缭古城,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托着颗晶莹闪烁的珠露。

③正是起早赶露水集的时候。来赶年前最后一个集市的乡民们,肩上挑着柴禾,手里提着鸡婆、绳头串着蘑菇,盆里盛着活鱼,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小镇。

④桐庐镇仅有的这条直街上热闹起来了,热闹得就像一锅正在滚动着的粥。卖韭菜的放开嗓子直着吼叫:“多水嫩的韭菜,六角八一斤,便宜过草!”卖金针木耳的吆喝起来顿挫抑扬,如同唱戏文一般:“黄针——-木耳,蘑菇——生姜!”卖藤条锅刷的吆喝声很有些特别,前声十二分地拖长,而到后半部分却喊得出奇的短:“卖藤——条!”卖葱煎包子的把平底锅沿敲得梆梆响;卖鸡的鼓圆腮帮吹开鸡婆的尾毛,两指捺着滚圆的鸡屁股直伸到买主的鼻尖,正和买主作激烈持久的讨价还价。人们仿佛不是来赶集,而是来比声音的。

⑤唯有市场西边的一根电线杆子下,一个穿黑袄的汉子一声不响地蹲着,跟前放着二十多把厨刀。汉子抬起胡子拉碴的脸朝喧闹的人群望了一眼,从他兜里摸出一块砚台大小的铁块和一团筷子粗的铁丝放在地下,捡起一把厨刀,低下头,“咔咔咔”砍起铁丝来了。

⑥“是在变戏法儿吗?”外圈的人只想往里面挤。

⑦“他怎么不说话?”里圈的人直纳闷。

⑧见人多了,黑袄汉子从他兜里摸出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一行工工整整的柳体大字:自家打的厨刀,每把两元。

⑨“哼,店里张小泉剪刀厂出的厨刀也只卖一块六。”有人摇着头冷言冷语。

⑩“不过,这厨刀的刚火倒是硬碰硬的。”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

黑袄汉子一声不响,低着头又砍起铁丝来。“咔咔咔”铁丝都断成了一厘米长短的小段。

“嘿,这厨刀砍铁丝就像切粉丝一样,我买一把!”有人把捏着钞票的手伸了过来。

“慢!”一个工人模样的青年挤到黑袄汉子跟前,从地上另捡起一把厨刀:“你换一把砍砍看。”众人都投来赞佩的眼光。

黑袄汉子好像没听见,依旧埋头只顾自己砍。

“唔——?是个哑巴?”工人模样的青年把厨刀递到黑袄汉子的手里,比比划划做了一阵手势。

黑袄汉子接过厨刀,“咔咔咔”,一气砍了三十几下。青烟飘起,火星四溅,砍断的铁丝飞了一地。

工人模样的青年夺过刀来,仔细地瞄了瞄闪着寒光的锋口,扔下两元钱,心满意足地走了。

人群哄地一下炸了。“我买一把!”“我买一把!”几十只捏着钞票的手伸了过来。

“砍得硬的厨刀不一定切得软!”刚才说风凉话的人又不阴不阳地插了一句。

众人迟疑了,有几只捏着钞票的手缩了回去。

黑袄汉子慢慢站起身来,高眉脊下那双明亮的眸子里,射出两道光来,直瞪着说风凉话的人的脸。瞪着瞪着,一言不发的黑袄汉子猛一抬臂,将厨刀举在了脖子跟前。

众人吓了个大跳,哗地撒开了个大圈。只见黑袄汉子不慌不忙举刀在下巴上刮了几下。“嚓嚓嚓”,胡须纷纷落地,只留一片青青的胡渣儿。

说风凉话的人嗫嚅着,似乎还想说几句什么,但人们一拥而上,早把他挤出了人圈。黑袄汉子的二十多把厨刀顷刻卖完。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搭上搭兜,走到卖葱煎包子的摊前:“喂,买四个葱煎包子。”

两个刚买了厨刀的人听见他说话,大感惊讶:

“咦,他会说话,他不是哑巴!”

“他会说话,做买卖为什么硬是一声也不吆喝?”

太阳升高了,晨露散尽了,桐庐镇幽雅的轮廓清楚地显露出来了。前面是奔流的江水,背后是兀立的青山,好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卷。黑袄汉子背着搭兜,手里托着四个刚出锅的葱煎包子,大踏步地走了。

1.第一段中“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比喻非常精妙,请加以赏析。

2.小说中黑袄汉子做买卖“硬是一声也不吆喝”,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3.概括小说中“黑袄汉子”的性格特点。

4.小说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桐庐镇比作鲜嫩碧绿的荷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桐庐镇的勃勃生机。 2.①从情节设计上看,黑袄汉子“一声也不吆喝”的经营方式使小说的情节逐步展开并达到高潮,具有表现力:②从形象塑造上看,与别人大声叫卖的方式形成对比,突出黑袄汉子内敛质朴,厚道真诚的人物形象:③从思想内涵上看,黑袄汉子做买卖“硬是一声也不吆喝”,蕴含着作者对纯厚质朴的民风的向往,凸显小说的主题:④从实际阅读效果上看,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作品可读性。 3.①寡言内敛 ②质朴沉稳 ③自尊心强 ④颇有自信 4.①描绘出桐庐锁的古朴淡雅,烘托出黑袄汉子质朴内敛的人物形象;②具有象征意味,蕴含着作者对纯厚质朴的民风的向往(或表达作者对喧嚣浮躁世风的一种否定);③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的环境描写,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这是一个比喻句,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联系上下文语境具体分析,指出本体、喻体各是什么,然后结合原句分析其情感效果。原文相关语句为“远远望去,水傍青山,雾缭古城,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托着颗晶莹闪烁的珠露”。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傍水青山”和“雾中古城”,喻体是“荷叶”和“露珠”,这里把傍水青山比作荷叶,将雾中古城比作露珠,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云雾映衬之下古城(桐庐镇)的美,山清水绿,蕴含勃勃生机。 2.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对小说进行个性化赏析,一般从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主题、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方面入手,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原文,筛选出相关情节或重要语句。黑袄汉子始终“一声也不吆喝”做买卖的方式,是为了引出用行动证明他的厨刀无比锋利的情节,并在最后“黑袄汉子的二十多把厨刀顷刻卖完”,使情节达到高潮;而他“一声也不吆喝”的经营方式与别人形成对比,突出黑袄汉子质朴、沉稳、内敛的性格,也表明黑袄汉子对自己厨刀自信;当然,这种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个与众不同的人最后能把他的刀卖出去吗”这个问题一直吊着读者的胃口;另外,作者这样写黑袄汉子,也是为了和本文描绘桐庐镇的古朴淡雅的景美相统一,突出桐庐镇的古朴民风,蕴含着作者对纯厚质朴的民风的向往。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能力。分析概括人物形象,首先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相关事件进行筛选和提取,然后进行整合、提炼和概括。从卖刀时一言不发,可看出他少言内敛的性格;从他展示刀“砍铁丝”、“刮胡须”等实际行动和始终不吆喝赚买卖,可看出他自信十足和厨刀货真价实,质朴;从“不慌不忙地在下巴上刮了几下”,做买卖时硬是一声也不吆喝,可看出他的沉稳;从“好像没听见,依旧埋头只顾自己砍”、“一气砍了三十几下”可看出他自尊心很强,不喜欢别人质疑自己的真实。 4.本题考查赏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的能力。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文章主旨。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本信息分析。本篇中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句子是“太阳升高了,晨露散尽了,桐庐镇幽雅的轮廓清楚地显露出来了。前面是奔流的江水,背后是兀立的青山,好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卷”,从内容上,写出了桐庐镇古朴淡雅的美;从与人物的关系方面,烘托黑袄汉子对自己的厨刀质量的自信及卖完厨刀的喜悦心情;从与主旨的关系方面来看,借助这段景物描写表达了对纯厚质朴的民风的向往;从结构上看,与文首江溪交错、水傍青山、雾缭古城的桐庐镇美景呼应,结构圆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诗使万物变得可爱

[英]雪菜

①诗的确是神圣之物。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同时又是知识的圆周。它包含了所有的科学都要涉及的东西,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之根和花朵。倘若没有诗,那么什么能成为我们尘世的安慰,什么又是我们对天国的希冀呢?诗不是推理,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不能说:“我要写诗。”即使最伟大的诗人也不能这样说。

②创作状态中,心灵的力量是内发的,而我们的天赋无法预见它的来去行踪。即使这种力量能长久保持它原有的纯洁和力度,谁也无法预测它的结果将如何伟大。然而创作一旦开始,灵感亦渐消失;因而,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值得夸耀的诗篇,可能只是诗人最初构想的一个淡淡的影子。有人声称最优美的诗篇产生于勤奋和学习,我愿求助于当今最伟大的诗人对这一点作出评判。创作上的埋头苦干以及作品的精雕细刻,一向为评论家所称道,然而,我们这样的理解更为正确:这不过是提醒作家注意灵感袭来的瞬间,在没有灵感之时,作家就得用这种传统、常规的手法对灵感的空白进行补缀,这是人的诗歌天赋本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一种必然。弥尔顿在分段创作《失乐园》之前,早已有了作品的整体构思,这一点,我们有诗人本人的话语为证,因为他曾说缪斯已向他“口述”了这首“未曾预想的诗歌”。

③诗是最快乐、最美好的心灵在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留下的记录。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的心中常有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的造访,它们总是不期而至又不辞而别,然而总是无以言喻地使我们的心头升腾起快乐与庄严。在它们的消逝带来的遗憾和惆怅中,我们依然能感到快乐,这快乐已融入了我们的本质中。缪斯的到来,仿佛一个更为神圣的天性渗透到我们自身的天性中,只是它的脚步好似一阵掠过海面的风,当波浪平静之后,它也消失了踪影,只剩下层层细沙铺满寂静的海滩。这一切以及类似的情景,只有情感特别细腻、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人才能体味到。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的心境容不得任何一种低级粗俗的欲望。在本质上,美德、爱情、友谊、爱国主义等炽热的感情正是与这些快乐的感情相联的,只要这些感情存在,自我就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诗人不仅是感情细腻的精灵,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一切,他们还要饱蘸这来自天国的瞬息即逝的颜色来渲染他们所体味的一切。一个单词,一个笔触,在写景或抒情中都会扣向人们沉醉中的心弦,从而在那些曾体验过这些情感的人们当中,唤醒那沉睡的、冰冷的、埋葬了的往昔的意境。就这样,诗能使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得到永生。它捕捉到飘入人生阴影中的转眼即逝的幻象,用语言或形式来点缀它们,然后,把它们送往人间,给人类带去快乐的喜讯。

④诗使万物变得可爱。它使美的东西锦上添花,使畸形的东西变得美丽;它使狂喜与恐惧、悲伤与快乐、永恒与变幻缔结姻缘;在它柔和的压力下,势不两立的事物变得彼此相容。在它的光芒照耀下,每一种形态的生活都获得一种神奇的同感,变成了它所呼出的灵气的化身。它揭开了世界平淡无奇的面纱,露出赤裸的酣眠的美,这美就是世界一切形象的精神。

(选自《西方文论选》,有删改)

(注)缪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女神的总称,文中代指灵感。

1.作者为什么说诗是“神圣之物”?请根据第一段文字简述其理由。

2.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是神圣之物,既是知识的核心,又覆盖所有科学领域和思想体系,可以给尘世的人们带来慰藉和希望。

B.诗篇产生于勤奋和学习,作家就得埋头苦干精雕细琢,这是人的诗歌天赋本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一种必然。

C.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总是不期而至又不辞而别,只有情感特别细腻、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人才能体味到。

D.诗能捕捉到飘入人生阴影中的转眼即逝的幻象,用语言或形式来点缀它们,诗能使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得到永生。

4.诗在哪些方面有使万物变得可爱的功能?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5.简析本文的论证特色。

 

查看答案

列诗句,都有节日习俗的描写,若以节日的时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1)(2)(3)(4)

B.(1)(3)(2)(4)

C.(1)(3)(4)(2)

D.(3)(4)(2)(1)

 

查看答案

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屈辱到崛起、从    到独立富强,经过67年的风雨前行,如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从温饱不足、     欺凌到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经过67年的      ,如今铺陈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画卷。

A. 积重难返   倍受   栉风沐雨    B. 积贫积弱   备受   栉风沐雨

C. 积重难返   备受   风雨飘摇    D. 积贫积弱   倍受   风雨飘摇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3)____________,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

(4)化用前人诗句是古诗常用的手法,黄庭坚在《登快阁》一诗中的____________就化用自谢朓的“澄江静如练”。

(5)诗歌语言是形象而凝练的,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来形象表达对权贵的蔑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 世纪 60 年代,雷锋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偶像,艰苦朴素、舍己为人、献身国家是他身上最突出的闪光点;70 年代,陈景润怀着科技报国的激情投身科学研究,摘取了“数学皇 冠上的明珠”,成为那个时代的偶像;80 年代,中国女排以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创下了世界排球史上的“五连冠”,成为了一代偶像;90 年代,微软公司的创始者比尔·盖茨成为了一代人的偶像……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偶像。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偶像,这些偶像代表着各个时代的精神气质,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