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中作者的自我形象是怎样得以表现的?
古人笔下的秋景大多肃杀悲凉,凄清冷淡,而毛泽东写的湘江秋景为何绚丽多彩,充满生机呢?
这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试结合上片内容分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
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David Zendle博士做了一个实验,①____,一种是在视频游戏里驾车行驶,避免被卡车撞上;另一种是在视频游戏里成为一只老鼠,避免被猫抓到。游戏结束后,他要求参与者将包括车辆、小狗等一些图片进行分类,也就是把这些图片归类到交通工具或者动物的类目下。如果游戏对玩家的现实生活有影响,那么玩过这两种游戏的人,②____。然而,结果却相反,很多人的分类速度反而比游戏之前显著放慢了,③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我们发现国企总体经营状况不佳仍是影响东北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国企比重高、民营经济不发达的格局没有明显改变。国企发展不好是影响东北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东三省不少地区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国企,当这一个或几个企业因为资源或市场原因进入调整期或下降通道时,整个地区的增长动力就会明显下滑。国企比重高、活力弱还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资源,僵化了体制,影响了营商环境,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辽宁省有7家上榜,吉林和黑龙江各只有1家上榜。东北地区每年都要拿出相当一部分财政经费用于补贴养老金缺口,制约了地方对创新创业、新产业新经济,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降低了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东北普遍面临养老保险基金压力较大的问题。由于传统工业比重大,退休人员多,加上人才外流、新增劳动力较少等因素,东北地区多地出现了养老金缺口。
(摘编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北调研組《发挥三个杠杆作用,加快促进东北振兴》,《中国经济时报》)
材料二:
材料三:
东北的问题谈了十多年了,根本问题没解决。东北困局的突破口在哪里?经过20年的长期跟踪和调查研究,我最新的观点是:改变原有机制,采用“共享式分红”。
什么是“共享式分红”机制呢?它起源于300年前的晋商票号。晋商票号就是银行,银行不能在一个地方办,要到全国各地办。当时晋商票号的东家派出几十个掌柜子(分银行长)带着资金出去办银行分号,最大的担心就是这些人是不是忠诚可靠、会不会携款外逃、会不会贪污腐败、偷奸耍滑?老祖宗的智慧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解决,就是“身股银股制度”。“身股”是干活的掌柜们和伙计们以自己的劳力拥有的股份。“银股”就是东家出钱拥有的股份当有了利润之后,六成是掌柜子、伙计们拿,出资的东家老板只拿四成。这样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干活的人不再认为是给东家干活,而是给自己干活。正所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双方利益取得平衡。委托代理中的根本性的矛盾,通过利益共同体解决了。当时山西票号的坏账率只有1‰,300年长盛不衰。
(摘编自《东北营商环境太差?看参与过东北振兴的专家怎么说》,网易研究局)
材料四:
经济增长的潜力不等于经济增长的现实。这需要持续不断地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通过转型升级、挖掘潜力将其变成现实。然而,遗憾的是,吉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与东北地区一样,即尚未从根本上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这妨碍了其经济增长。对吉林省这样省情的区域而言,符合比较优势的工业化顺序,必须是先充分发酵轻工业,而后才可大力推进重工业。
事实上,不仅仅是湖北省与重庆市近年来快速的经济增长得益于把握住了消费电子信息业转移的杋会,而且长三角、珠三角曾经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得益于包括服装纺织、家电、消费电子等产业在内的轻纺工业的充分发展。只有在轻纺行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即轻工业的比重要超过重工业之后,重工业才能具备自生能力,快速地健康壮大。
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长”是由其禀赋结构及其长期沉淀的产业基础所决定。过去振兴东北的战略思路是侧重“加长避短”(提升重工业忽略轻工业),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东北与吉林如何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进行“扬长补短”,是其转型升级的根本。东北的轻纺产业集群、农业加工产业以及与之配套的轻工业所构成的基层社会和最基础层次的工商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摘編自《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林毅夫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GDP总量在2015年以前是持续增长的然而在全国的占比却从2012年开始呈现下滑态势。
B. 从东北的产业增长趋势来看第二产业最高增长率出现在2007年,但2011到2013年第二产业总量呈现下降态势。
C. 机制不合适是造成东北振兴的困局的原因之一,要想让东北尽快走出现在的困局,创新机制,“共享式分红”的做法可以作为参考之
D. 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战略来说抛弃“加长避短”的战略,转而向“加长补短”,大力发展轻工业才可能实现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辽宁上榜的民企比吉林和黑龙江上榜的总和还多,说明辽宁国企所面临的的压力要小于吉林和黑龙江两个省份
B. 东北很多地区的增长动力明显下滑,这和本地经济往往依赖一个或几个国企的经济结构是有较大相关性的。
C. 东北的重新振兴可以采用产权不动,改变收益权的办法解决委托代理中存在的矛盾,从而取得利益平衡。
D. 加快轻工业集群建设和完善相应商业网络,有助于东北走出困局,也有助于加强重工业的自生能力。
3.在对影响东北振兴的原因的分析中,材料一与材料四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从全文看东北振兴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