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中作者运用动静、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也运用了这种手法。请根据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体现出动静,远近结合的手法;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超过200字。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②满回塘。
(注)①征铎(duò):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②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①
毛泽东
西风烈②,长空③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④,喇叭声咽⑤。雄关漫道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①这首词作于1935年2月底中央红军重新攻占娄山关之后。娄山关:在遵义市之北,是从贵州入四川的要道。②烈:猛烈,强劲。③长空:辽阔的天空。④碎:碎杂,碎乱。⑤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⑥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1.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2.说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碎”与“咽”两个字运用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高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注)这首词写于1921年。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此词大概写的是新婚初别的愁绪。
1.这首词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说说词的上片中“堆”“数”二字的好处。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图是某班级考察大蜀山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央视《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请仿照下面主持人的开场白,以“选择”为主题词,仿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结构相似,不超过 180 字,有四处引用。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是宝玉与黛玉之不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上片描写湘江江水澄碧舟船往来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怅问,表现了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3)《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句结尾,巧妙地回答了上片的问题。
(4)《沁园春·长沙》中,作者回忆起往昔的革命岁月,那时他和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他和同学们的书生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