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城市里有或大或小的绿地,绿地多了,①___。但我们时常能看到一副“板寸”样子的草地,吸尘能力明显下降,因而频繁地剪草是不环保的做法。草高达50厘米,可修剪一次,科学研究发现,草长得高不光草叶能大量吸纳空气中的污染物,②___,下雨后就能把更多的雨水送到地下,③___,二来缓解城市内涝。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学经典是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的伟大作品,它们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受考验获得地位,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
B.讨论是人们围绕某一话题各自发表意见的一种平等交流。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
C.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如今20多岁的年轻人发生猝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现在年轻人压力过大,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农村各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饭千金等现象有所回潮,这不但加重了群众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的一个长远战略目标,它不可能一挥而就,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盛夏的武汉最不愧“火炉”之称,炎热夏日,流金铄石,即使是本地市民,也都愿意呆在家里。
D.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高,但是如果孩子的营养补充不到位,效果就会差强人意。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怒而飞 怒: 愤怒,这里指因愤怒而飞起。
B.而后乃今培风 培:增加。
C.抢榆枋而止 抢: 触、碰
D.适百里者 适: 刚刚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我决起而飞
C.去以六月息者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置杯焉则胶 时则不至
3.以下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或许是它真正的颜色吧?大概是因为天高远看不到尽头吧?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偕忘,并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2)庄子《逍遥游》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____________,穷岛屿之萦回。(王勃《滕王阁序》)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C.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D.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2.从炼字的角度看,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