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二十首(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二十首(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①。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②尘羁。

[注]①远望时复为: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②绁:捆綁,束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欲扬先抑,“没”字用得巧妙,写青松被杂草掩没,目的是为了突出下文青松的“卓然”。

B.三、四句用“杂草”反衬“青松”,五、六句用“独树”反衬“连林”,表现出青松不畏严寒、挺拔超凡的特点。

C.七、八句写诗人提壶斟酒,抚摸青松,时时远望;结笔两句,来得有点突兀,似与上文无甚关系,实则深有联系。

D.全诗以“凝霜殄异类”为转折,青松在“凝霜”前后的境遇形成对比,结构严谨,内涵丰富,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2.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却主要着笔青松,抒情方式巧妙,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抒情的。

 

1.B 2.①前八句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将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不仅表达出诗人对青松的喜爱、赞美之情,而且寄托诗人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追求;②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发诗人人生苦短、不应被世俗尘网束缚的感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项,用“杂草”反衬“青松”,五、六句用“独树”反衬“连林”,错误。不应该是反衬,应该是对比。对比,是两者并重,并不是只突出其中一方。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反衬,是以好的来让坏的显得更坏,或以坏的让好的显得更好。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用严霜降临前,众草所掩没松树和之后众草凋零,园中仅剩青松英姿的情形对比,赞美青松的坚贞不屈。 故选B。 2.本题考查鉴赏分析诗歌抒情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了解相关抒情手法的知识,抒情手法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种。 诗歌的前八句是写“松树”,塑造了卓然独立、不畏严寒、独树一格、与众不同的青松形象,诗人实则是运用间接抒情的手法,托物言志,表现自己的品性,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写诗人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悠然独得的境界;“何事绁尘羁”的意思是“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阙,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十七年四月,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

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岁除遣文牒至夜半倦索酒庖人报肴肉已分给将士无可佐者乃取盐豉下之可法素善饮数斗不乱在军中绝饮。

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死,觅其遗骸。天暑,众尸蒸变,不可辩识。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其后四方弄兵者,多假其名号以行,故时谓可法不死云。

(节选自《明史•史可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岁除遣文牒/至夜半/倦索酒/庖人报肴肉已分给将/士无可佐者/乃取盐豉下之/可法素善饮数斗/不乱/在军中绝饮

B.岁除遣文牒至/夜半/倦索酒/庖人报肴肉已分给将士/无可佐者/乃取盐豉下之/可法素善饮/数斗不乱/在军中绝饮

C.岁除遣文牒至/夜半/倦索酒/庖人报肴肉已分给将/士无可佐者/乃取盐豉下之/可法素善饮数斗/不乱/在军中绝饮

D.岁除遣文牒/至夜半/倦索酒/庖人报肴肉已分给将士/无可佐者/乃取盐豉下之/可法素善饮/数斗不乱/在军中绝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陆游并称“宋末三杰”。

B.“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

C.“丁外艰”古代丧制名,同“定父忧”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D.“朔”是指阴历每月第一天,而十五叫“望”,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

B.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

C.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骛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

D.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丧服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夜

袁良才

(1)老北风怪兽般吼叫着,漫天飞雪赛似春运返乡的客流,迫不及待地扑向大地的怀抱。城市仿佛一夜之间空了,这条平日喧嚣无比的特色美食街在这雪夜里尤显冷寂。

(2)一间店铺里亮起了并不耀眼的灯光。风雪交加中,一个如同觅食困兽般逡巡的汉子,见到灯光的一刹那,激动得有些难以自持,他感觉心中腾地一下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他瑟缩着身体,迟疑地向那个灯光所在的铺面走去,脚下发出“吱嘎吱嘎”的积雪声。汉子呼吸粗重,抬手敲响了眼前狭窄铺面儿紧闭的卷闸门,但他没有出声。出乎意料的是,这扇门“哗啦”一声敞开了。出现在门后的,是一个高大魁梧的年轻人,却满脸带笑,“这么晚了,还没吃饭?”

(3)瘦小憔悴且略显蓬头垢面的中年汉子明显吃了一小惊,他那双沾满雪屑的双脚有些犹疑。“先进屋,暖和暖和吧。”中年汉子被年轻人连拉带扯地拽了进来。年轻人返身回到简陋的吧台前,弯腰把斜靠在吧台内的一根一米多长的钢筋平放到地上,然后开启了空调机。中年汉子有些恍惚地杵在店门那里,看上去有点手足无措。年轻人努了努嘴说:“大哥,随便坐嘛。”汉子尴尬地干笑着,随便找一个靠门的位子,坐下来,顺势按了按腰间。年轻人犀利的目光扫过来,说:“大哥,一定饿坏了吧?别急着掏钱呀。我先给你整一碗烩面,垫垫肚子。然后再弄几个菜,我们哥俩喝点儿!”年轻人在厨房忙活开了。中年汉子有些儿傻眼了,他坐直了身子,又按了按腰间。

(4)不一会儿,年轻人就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烩面,“大哥,请吃吧。”汉子已顾不得斯文,脑袋几乎拱进面碗里,狼吞虎咽般吃起来。年轻人一直坐在边上看着汉子的吃相,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意,还说:“慢慢吃,别噎着!”

(5)中年汉子吃完,精气神似乎足了些。“这位小哥老板,你就不怕我吃了,付不起钱?”年轻人笑着站起身,收拾碗筷,“大哥,你也太小瞧我啦!不就一碗面条吗?付不起又咋样?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只当交个朋友嘛。”汉子不自觉地又按了按腰间,声音有点发硬,“我不是没有钱,钱在狗日的老板手里,他就是不给哩!”年轻人安慰道:“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解决不了的难事。我先去整两个菜,待会边喝边聊。”

(6)外面老北风还在咆哮着。两个男人喝着,聊着……

(7)“我跳过楼,惊动了警察,给弄下来,蹲了七天号子。眼瞅着春节到了,拿不到工钱咋回家过年?爹娘、老婆孩子咋过日子?我就瞅空带走了黑心老板的儿子。可……我这人没出息,一见孩子哭,心就软了,最后一分钱没讨着,还倒贴了一百多块钱哩。”

(8)“大哥,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你的遭遇我很同情,但必须走依法维权的道路,不能胡来呀!”汉子一口喝尽一杯酒,酒杯猛地放在桌上,红了眼圈,“这不,后天就是除夕了,可我……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年轻人叹了口气,也猛地喝干了一杯酒,酒杯放在桌上,红着眼睛说:“大哥,你凭良心说,那个老板欠你多少工钱?”汉子哆哆嗦嗦地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欠条,三万五千六百元整。

(9)年轻人起身离去,不一会儿就坐回原处,说:“我先垫给你,大哥,你先回家团圆。春节后,你直接到这个单位找我,我帮你打赢这场官司!”汉子惊惶地瞅了瞅年轻人递过来的一张名片,“啊!你是公安局的?”年轻人按了按中年汉子的肩膀,“小吃店老板是我一位农民工朋友,回老家过年去了,我来帮他看看店。他就是因为不懂法,绑架老板追讨工资,结果被判了刑。出狱后,我帮他租下了这个铺面!”汉子变了脸色,匆忙道过谢,就要夺门而走。年轻人已经堵在了门前,不容拒绝地递给他一厚沓人民币,“自己数数!三万六千六百元。多出来的算我送给你的路费。”汉子半推半就地收了钱,“扑通”一声跪下了。年轻人连忙把他拉起来,“快去车站赶车,回家过年吧。年后,我等你!”

(10)汉子泪流满面地点了点头,走了出去,风雪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停了。汉子走出不远,从腰间摸出一把匕首,扔到了雪地里。

(11)中年汉子哪里知道,年轻人自己其实就是小吃店的老板。不过他讲的故事倒是真的,只是名片是帮他创业的一位警察给的。为了多攒点儿钱,他已有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送走客人,年轻人“呼啦”一声关上卷闸门,额头上顿时冒出大颗大颗的虚汗,泪水也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他开始后怕,他好想家。他准备天明就给那位好心的警察打电话,求他帮忙,年后一定帮汉子把血汗钱要回来。哦,也是自己的血汗钱!

(12)次日一早,警察接到年轻人的电话后,急切地问:“你问了他的姓名、住址,看了他的身份证,让他打了欠条没有?”年轻人有点后悔自己做事太毛躁,但看到雪后初霁,到处银装素裹,一如童话世界,竟在电话里很有把握地说:“嘿,忘了。但我相信,南迁的候鸟,待到春暖花开时,一定会飞回北国!”

(13)警察在电话那头呵呵笑起来,“你小子,原来还是半个诗人啊。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那生活一定是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三次描写了汉子“按了按腰间”的细节,到最后他“从腰间摸出一把匕首,扔到了雪地里”,表现了汉子从准备打劫到放弃打劫的心理变化过程。

B.小说里的中年汉子本身是个善良老实的人,年后必然会回来和年轻人一起找警察通过法律途径讨要工钱。

C.第⑾段采用倒叙的手法,交代了年轻人的真实身份,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出年轻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精神。

D.小说通过讲述风雪夜年轻人和中年汉子之间的故事,展现了老板拖欠工钱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社会现象。

2.文中有多处关于风雪的描写,请找出其中三处,分别分析其作用。

3.小说结尾段电话那头警察对年轻人说的话意蕴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在2013年2月,中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发布局,这也是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中国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中国主推的5G技术方案已有多项纳入国际标准。企业方面,三大运营商、华为和中兴作为中国5G军团的主力军,一直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截至2018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已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其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目前,中国在5G技术、标准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编自王萌《5G,大过想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5月4日)

材料二:

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类别

特点

规模

1G语音时代

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移动语音通话的1G时代到来。

不详

2G文本时代

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接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截止2012年底。用户达8.7亿。

3G图片时代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截止2014年,用户达4.85亿。

4G视频时代

速度更快、通讯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截止2018年底,用户达11.7亿。

5G物联网时代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2019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25个省(区、市)已经在开展5G网络试点工作,而央视春晚和今年的两会直播都采用了5G信号传送。这些举动可以说明我国即将进入5G新时代,进入5G元年。

张云勇表示,说到5G,就不得不说5G终端。5G终端有两种,一种我们形象化地称为“机”,一种称为“猫”。所谓“机”是指5G手机,5G手机和4G手机没有差别,但是它的速度是4G的好几倍,下载一部1G左右的高清大片只需要3秒钟。如果我们把4G比喻为一条普通的道路,5G则是一条更加宽广、更加立体的信息高速公路。

5G的另一个终端称为“猫”,也就是5G路由器,它可以连接家里、办公室的所有的智能终端。我们可以设想一种场景:清晨,5G路由器用悦耳的声音叫醒你,然后连接咖啡机,自动给你送上一杯浓淡相宜的咖啡。在你喝完咖啡、吃完早餐之后,它会自动帮你预约一台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帮助你规划一条不拥堵的路线。到达办公室后,你一样可以利用5G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召开远程会议等。可以说, 5G时代,不仅意味着“超级网速”无处不在,还将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深度融入生活打开大门。5G正在改变我们的行业,改变我们的社会,助力中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云勇说,下半年,5G手机会零星上市,大规模上市会在明年这个时候。届时,大家就可以享受到高带宽、高质量、高体验、高智能的5G业务,这将助力我们实现向往的美好生法。

(摘编自张云勇“明年此时大家将可享受到5G业务”,央视新闻)

材料四: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

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摘编自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从1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倍还多。

D.5G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促使万物互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方面,中国己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中国主推的5G技术方案己有多项纳入国际标准。

B.央视春晚和今年的两会直播都采用了5G信号传送。这些举动可以说明我国已经进入5G新时代,进入5G元年。

C.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带来威胁。

3.5G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持守。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以及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就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切实践行。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同学术繁荣时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发。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近代谭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拯救中国。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满怀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价值观自信的表现,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文化自信能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摘编自李宗桂《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待民族文化要多些坚守,少些批判。

B.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最高表现形态,二者虽相互关联但是不能够等同。

C. 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必须以文化批判为基础,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清理。

D. 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开始,经过文化批判,其终极目的是新的价值重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为立论前提,围绕文化自信从三个方面逐层展开论述。

B. 文章第二段阐述文化自觉,用对比论证阐明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关系。

C. 第三段通过列举事例,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D. 最后一段阐明,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

B. 如果不发自内心地整理传统典籍,就谈不上文化自觉,更谈不上文化自信。

C. 只要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就能树立文化自信。

D. 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新的价值重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武汉一大学教授开“补习班”教小学生种地

据《湖北日报》消息,不教奥数、不教英语,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系某副教授近半年来每周六在沙湖公园教小学生种地,不少10后学生第一次知道蔬菜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不是“从超市来的”。有人说,“补习”种地能让孩子变得更爱惜食物和环境;也有人说,学生不能只关注成绩,培养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也很重要;还有人认为,“补习”种地,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意义不大;……

对此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