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荀子·解薮》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书中记载,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

传说中的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还有一种说法是:仓颉从绳结记录的史书中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

文字的出现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刻划符号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发现的在陶器上刻划的符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就是早期文字。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可以肯定是文字,这充分表明中国的汉字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这些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保存地相当完好,总字数约3500个。从甲骨文字结构来说,除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应用。可见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那么在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鲁迅先生在《鲁迅·门外文谈》中谈到:“在社会里,造字的也不止仓颉一个人,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我们所重视的不是到底是不是仓颉造的汉字,而是造字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文字的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汉字,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B.结绳记事和书契记事都能够详细全面地记录一些复杂的繁多的事物。

C.黄帝“乃赐仓姓”,主要的原因是黄帝为仓颉不辞劳苦的精神所感动。

D.用文字记载历史,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于古于今,都意义重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符号字到字的日趋完备,论证了文字的出现是长期的社会生活积累的结果。

B.文章论证兼顾传说与考古发现,证明了汉字是为适应人们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C.文章引述史书的记载和史学家的观点,极有力的证实了汉字是由仓颉创造的。

D.文章以仓颉造字为主要内容,以史书及考古发现为依据,探讨汉字起源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汉字起源问题,我们应更重视造字这件事本身的意义,不需关注仓颉造字之说,无需关注谁创造了汉字。

B.从出现到不断丰富的汉字,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能够更好的有利于人们进行沟通,更好的记录和传承历史。

C.鲁迅说:“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这与文中仓颉能造字成功体现出的精神是一致的。

D.汉字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我们不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就很难真正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1.D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汉字,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错误。根据原文第①段“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可知,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的是汉字起源问题的研究,而不是汉字。 B项,“结绳记事和书契记事都能够详细全面地记录一些复杂的繁多的事物”错误,根据原文第③段“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可知,结绳记事并不能详细全面地记录一些复杂的繁多的事物。 C项,“主要的原因是黄帝为仓颉不辞劳苦的精神所感动”错误,根据原文第④段“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独居深沟”“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可知,黄帝“乃赐仓姓”的主要原因是仓颉创造了字,并不是被其不辞劳苦的精神所感动。 故选D。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极有力的证实了汉字是由仓颉创造的”错误,根据原文第②段“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可知,并没有证实汉字是由仓颉创造的,只是有关。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不需关注仓颉造字之说,无需关注谁创造了汉字”错误,根据原文第⑥段“我们所重视的不是到底是不是仓颉造的汉字,而是造字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可知,文中只是说不用重视,没说不用关注。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

心境      复习      谦逊

不管风吹浪打  温故可以知新  虚心使人进步

虚怀若谷   心如止水   查缺补漏   抗灾治水   不耻下问  充耳不闻  亡羊补牢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斜杠青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他们选择了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青年的出现并不是偶然,______。只要你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才华或技能,________,过上一种自主、多元和有趣,同时又能经济独立的生活。但是,________。当它被作为一种抵抗无力感的尝试,可能会令人们浅尝辄止,无法有所建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五九(注)

老舍

张丙,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统系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做呢!”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做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那自然我也想到了。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呕!”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象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这篇小说是老舍为“五九”国耻日而写的,发表于1931年10月《齐大月刊》。“五九”即1915年5月19日,就是在这一天,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人们把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五九”为题,不同手现代小说以人物、事件、物象等为题的惯常用法,标题的陌生化既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发了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B.张丙“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晴”,表明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失去热情。“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表明他内心的愤恨、不平和痛苦。

C.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素人物,与张丙十分熟悉,起到了组织情节的作用,而“我”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和个人情感。

D.小说取材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仅表现了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而且将笔触延伸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2.小说中说“出我意料之外”,小说中张丙有哪些“出我意料之外”的言行?以此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3.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进,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鸿章正是在固化的秩序里开始酝酿他的改革。然而他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无济于事。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直至苦心孤诣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如总督签押房里那座古老的自鸣钟那样,各个机件严丝合缝,准确无误,容不得一粒尘沙。正是在各种严格的繁文缛节中,王朝神圣不可侵犯的秩序精神得以维持,这使得王朝至少能在表面上看像点模样。

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了要改变些什么。(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一种痛苦,倒不如摧其速朽,使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直至苦心孤诣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你知道这雾凇——树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吗?

B.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C.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B.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C.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D.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B.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C.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D.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伯虎识破术士

有术士干唐六如,极言修炼之妙。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鄙人?”术士云:“恨吾福浅!吾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唐笑曰:“吾出仙福,有空房在城北,甚僻静,君为修炼,炼成两剖。”术士犹未日造门,出一扇求诗。唐大书云:“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如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注)①术士:此指修仙炼丹的道士。②干:求见。③唐六如:即明朝苏州才子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④贶:赐予。⑤仙风道骨:此指仙人的气质,即有福气的人。

(启发与借鉴)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唐伯虎遇到的那个“术士”,谎称能烧炼金银,说要把这种方法教给唐伯虎。唐伯虎当然不信,并题诗嘲弄之。然而时至今日,此类骗子改头换面,且上当者不少。有人谎称在西安某处地下发现古代宝物,希望对方斥资60万元合伙开发,结果骗了钱逃之夭夭。有人冒名台商,说是能将100元“变”成1000元,于是有人拿出30万元让他“变”,企图瞬间发财,结果又是受骗上当。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看了上面这则故事,糊涂的人该醒醒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鄙人:______________;②阅:____________;③但:____________;④悟: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何不自为。

②无如君者。

③炼成两剖。

④日造门。

3.“担水河头卖与人”是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