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省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更淬炼出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文艺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力。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前提和基础。由此以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想发扬所得。
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2018年5月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B.“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的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D.“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在中国传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近年来,天猫“双11”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新品的竞技场、数字经济的奥林匹克。今年的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开场仅1小时3分59秒,成交额已突破1000亿元,比去年快了43分钟;“双11”全天,成交额达268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超25%。全球20万个品牌的天猫官方旗舰店在当天集体推出折扣商品超过1000万款,其中超过100万款为首次发布的新品,而在7500万名“重度新品消费人群”(注)中,超过一半是85后和90后。
(注)重度新品消费人群:根据天猫数据,有7500万消费者每年要在天猫上购买16笔以上的新品,他们被定义为“重度新品消费人群”。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冬眠也叫“冬蛰”,是一些异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力极度衰减的一种状态,是它们避开食物匮乏的寒冷冬天的一个“法宝”。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吃不动,睡着了一样,除了几乎不怎么呼吸,①______,每分钟只有10~20次。据研究,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当中,共释放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每昼夜释放579卡热量。由此可见,动物冬眠时体温显著下降,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仅仅能②_____。还有,动物在冬眠时,③______会大大减少。例如,平时的土拔鼠,1立方毫米血液中会有12180个白细胞,但冬眠时平均只有5950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G是集无线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通信技术。5G不仅能像以往几代通信技术那样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还将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互通。5G不仅将推动通信消费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将_______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或各个垂直行业。到2035年,5G将有潜力在全球广泛行业中创造出12.3万亿美元的销售额和2200万个工作岗位,并对全球GDP增长产生长期、可持续的影响。( ):一方面,5G为人工智能终端提供高性能通信网络;反过来,人工智能技术融入5G技术中,才能使5G技术为海量人工智能终端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连接,从而_______“万物智联”。当前以5G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_______,二者之间融合发展、跨界应用,将带来层出不穷的_______创新和产业新业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渗透 实行 气贯长虹 持续性
B.渗透 实现 气势如虹 颠覆性
C.渗入 实现 气势如虹 持续性
D.渗入 实行 气势如虹 颠覆性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5G与人工智能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B.人工智能和5G也将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C.5G与人工智能之间也将互相推动、互相赋能
D.人工智能和5G之间也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像以往几代通信技术那样,5G不仅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问题,还将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互通。
B.不仅5G能像以往几代通信技术那样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问题,还将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互通。
C.5G不仅能像以往几代通信技术那样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还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互通。
D.5G不仅能像以往几代通信技术那样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问题,还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互通。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批评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3)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泰山神奇秀丽、遮天蔽日的雄奇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