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一株小草造福世界,中国之蒿举世瞩目。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成功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对付疟疾可以一劳永逸。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不无担忧地说,疟原虫一旦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也指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
2019年4月25日,国际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屠呦呦团队的研究成果。短时间内,很难研制出药效、安全性、抗药风险及药品价格等方面优于青蒿素的下一代抗疟药。目前青蒿素抗药性仅表现为寄生虫清除延迟,而没有完全抗药的证据。所以屠呦呦团队提出了新的用药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
(摘编自王君平《与病毒赛跑,科研不能减速》,《人民日报》2019年6月20日)
材料二:迄今为止,青蒿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大量的抗疟治疗中未见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常见的一般不良反应包括头疼、恶心、呕吐和腹泄等。如有报道称,当采用直肠给予青蒿琥酯栓剂的时候,有约6%的患者出现里急后重,但粒细胞减少等中等或严重的不良反应罕见。但是,对免疫炎性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长时间的服用药物,因此对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需要更加的关注。
在现有的大部分研究中青蒿素类药物在治疗期间在患者肝肾功能、血液常规中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影响。尽管既往有研究指出青蒿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表现为听力损伤、共济失调和震顫,但后来Ramos等总结了的大量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缺乏青蒿素类药物具有神经安全性风险的高质量的证据;这意味着青蒿素类药物具有神经毒性的结论尚不能确认。而血液毒性方面,部分报道显示青蒿素类药物可以导致患者网织红细胞减少,但这是可逆的过程:在一个开放的一期研究中发现在青蒿琥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身上看到尽管在较长时间治疗时患者网织红细胞的减少,在停药2周后网织红细胞数量又恢复了正常。此外,对于青蒿素类药物的妊娠毒性,通过总结大量研究发现仍然不能得出结论。
(摘编自蒋为薇、钱妍《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炎免疫作用机制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免疫学杂志,2019(07))
材料三:研究显示,疟疾可能早在50万年前就存在于早期人类当中。法国科学家在非洲的研究确切表明,至少2万年前,现代智人在撒哈拉以南的祖先就已经产生疟疾抗体。考虑到智人的历史也不过两三万年,可以说,从一开始,疟疾就与人类文明如影随形。
古希腊将疟疾称为“沼泽热”,因为多在沼泽水源密集之处发病;罗马帝国时期疟疾也曾多次流行,特别是公元前1世纪的疟疾大流行对罗马帝国国力造成沉重打击。2011年,西方考古学家从一处古罗马坟墓发掘出来的婴儿骸骨中,发现了曾遭疟疾感染的基因证据,这显示罗马帝国可能因疟疾猖獗而衰败。
同一时期的中国,在殷商时代也已出现对疟疾的记载,甲骨文中已有“疟”字的存在。在东汉时期成书的中国现存首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对“疟”是这样解释的:瘧,热寒休作。可见“疟”这个字是专门为疟疾所发明的。中国古代气候较为炎热,长江以南地区丛林和水网密集,疟疾多发,特别是岭南和云贵地区尤为严重。当时的医疗条件不足,疟疾长期无法得到有效遏制,致使对长江以南地区的开发也迟迟无法起步。直到东晋时期,由于南北朝的对立,军事和经济压力的存在,南方各王朝才不得不顶着疟疾的威胁,对长江以南进行大规模开发。饶是如此,岭南地区的开发也要迟到宋代了,而云贵地区直到明清才得到有效的开发,疟疾可谓“功不可没”。
(摘编自宋海博《疟疾,人类50万年的敌人》,环球时报,2019年6月27日)
1.下列表述不属于青蒿素类药物使用高安全性表现的一项( )
A.即便有不良反应,也多是头疼、恶心、呕吐和腹泄等一般性反应。
B.采用直肠给药,只有约6%的患者出现里急后重的轻度的不良反应。
C.采用直肠给药者有粒细胞减少等中等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
D.青蒿素类药物导致患者网织红细胞减少即便可能出现却也可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青蒿素对付疟疾,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疟原虫对青蒿素可能产生抗药性,而且已经有表现。
B.青蒿素安全性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在其是否有神经安全性风险方面尚无明确结论。
C.药物学方面所说的“可逆”,是指服用某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患者停止用药后逐渐自动消失。
D.从某种意义上说,疟疾伴随整个人类文明,但是其对文明进程的影响有时是毁灭,有时是保护。
3.屠呦呦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她获奖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春节向来颇受关注,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有的描述其过程,有的介绍其礼仪,有的探讨其影响,角度不同,内容多样。这些都为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春节扩展了视野、提供了帮助。然而,春节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应如何把握其文化精神?这些问题仍然有待深入探讨。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其略云:行属于火,谓之差者,立春节……当然,《太玄经》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廷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关于“月正”问题,史上有不同描述。汉代孔安国传、唐代孔颖达疏的《尚书注疏》卷三记载了三国时期王肃的看法:“殷周改正,易民视听,自夏已上,皆以建寅为正。”意思是讲,殷、周改了历法,只是为了让人们一新耳目,其实在夏朝以前都以正月建寅。王肃所谓夏朝以前,到底可以推到什么时代?孔颖达等经学家们推到了尧舜;但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有言:黄帝乃“顺天地之纪”,《史记正义》进一步说“顺天地阴阳四时之纪”。根据《尚书·洪范》的解释,“历数”就是历法,具体而言即推算岁时节气的次序。如何推算?从现有史料看,也就是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来标识年月日时。张守节《史记正义》尚称,“黄帝受神荚,命大挠造甲子,容成造历”。由此可见,以天干、地支为组合元素的历法模式产生于黄帝时代是有案可稽的。既然如此,也就有了每年的“元日”或“岁旦”。尽管今天我们难于知晓黄帝时期如何命名岁首,但那个时代创造的历法模式却为后来的春节礼俗奠定了基础。
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如《吕氏春秋》记载,在立春节气,天子亲自率领朝廷要员,到京畿东郊去举行“迎春”祭典。东郊祭祀完毕,天子赏赐参加祭祀典礼的官员,发布蕴含阳德与柔和精神的指令,广泛布施,惠及百姓。同时,诏命太史官保管好文献经籍,制定历法。要求太史官仰观天象,明了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使历法的制定准确无误,让星象位置与运行周期的记录成为往后的遵循。还有,在正月元日,举行开春的“籍田”典礼。其目的是祈求上天赐予五谷丰登。“籍田”仪式之后,天子率众回到太寝祖庙,赐酒予众官,开怀畅饮。从其叙述的语境来看,立春可能是前一年的十二月,从那一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元日,朝廷举行了一系列的典礼活动。
《吕氏春秋》记载的是先秦以前的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对农耕的高度重视。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淡化,而“岁旦”之日的礼仪则不断增加新内容。
(摘编自詹石窗《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光明日报》2019年1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传统节日春节的研究尽管成果丰富,但在某些方面仍无定论。
B.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春节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差》的注文中。
C.王肃认为,在尧舜时期,人们都以正月建寅,到殷周时改了历法。
D.黄帝时代以“元旦”或“岁旦”来命名岁首,为后来春节礼俗奠定了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述《太玄经》注文,意在揭示“春节”最初是作为“立春”这个节气出现。
B.文章引述《史记正义》,意在证明以干支为组合元素的历法模式始于黄帝时代。
C.文章借“迎春”祭典和“籍田”仪式的记载,说明当时关于春节礼俗相当盛行。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第二、三、四段依次阐释并有效回答了第一段列举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传统节日,春节含蕴着某种文化精神,而如何把握其文化精神,尚需研究。
B.《吕氏春秋》作为经典文献,其记载的立春节气天子“迎春”祭典可信度较高。
C.先秦以前春节礼俗活动,从立春到岁旦,要经历较长时间,且仪式感始终突出。
D.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影响了春节礼俗的传承,新礼仪活动逐渐取代旧的礼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从书信沟通到微信交流,交流方式在改变,不变的是真挚情谊的表达。《诗经》《论语》等国学著作从图书馆走进家庭书橱,阅读场景在变,不变的是对先贤哲思的追求。从“出国热”到“归国潮”,逐梦方向在改变,不变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善。透过时代的变化,我们看到其背后有着不变的底色。
面对这些时代的变与不变,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何思考和联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要求为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字。
随着英国电信运营商准备在部分地区开通5G网络服务,中国华为于2019年5月16日在伦敦发布Mate20X5G版本手机。这款手机搭载了华为首款7纳米工艺多模5G芯片巴龙5000,这款芯片被誉为“华为最强”。据介绍,新发布的5G手机产品将在5月底开始接受预订,预计6月在英国上市。6月开始就会由EE、O2、沃达丰等英国电信运营商以及一些指定的经销商开始销售。华为西欧地区消费者业务首席营销官安德鲁·加里希在发布会上说:“我们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来构建适用不同设备、网络以及芯片组的5G解决方案,以确保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更加无缝的5G体验。”
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每则有一处不当。请根据文体特点,分别找出其不当之处并作修改。
(1)校团委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校团委通知)
(2)本人爱好文学,曾获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并有多篇作品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希望能得到贵校文学院的垂怜。(自荐信)
(3)春节过后,天价机票让回程游客望而却步,大雾天气又让已经“超载”的海南岛陷入了大规模的路面拥堵……滞留游客可望明日离开海岛。(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11月7日上午拾得皮包一个,内有人民币500元、公交卡、手机、钥匙等,请失主到政教处找李主任认领。(招领启事)
(5)据报道,2016年共有362位民警在工作中丧命,4913人负伤。对此,公安部表示,警察的执法需要社会中每个人的支持。(时事新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 ”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 ,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 ,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 ,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B. 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C. 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D. 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C.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应接不暇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高山仰止
B. 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仰之弥高
C.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仰之弥高
D.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