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子留赵。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釐王亦薨。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乃谢夫人去 谢:道歉。
B.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求:寻求。
C.宾客皆背魏之赵 背:离开。
D.告车趣驾归救魏 趣:通“促”。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子乃谢夫人去 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B.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公子自知再以毁废
C.薛公藏于卖浆家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D.与宾客为长夜饮 吾与汝毕力平险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B.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C.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D.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陵君思贤若渴,听说毛公藏身于赌博的人中间,薛公藏身于卖酒的人家里,就想见这两个人,可这两人不愿见他,他就亲自去找他俩,并成了了二人真正的朋友。
B.平原君看到信陵君竟然跟身份低微的人交游,就认为信陵君不是贤良之人,他夫人把这看法告诉了信陵君,这改变了信陵君对平原君的看法,因而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C.魏王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抗秦,信陵君怕魏王还恨自己,就严诫门客们说:“有敢与魏王使者私下交往的,就处死。”门客们都不敢劝信陵君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劝,使他离赵救魏。
D.信陵君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大破秦军,将秦军赶进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应战。这时信陵君声威震动天下。归结原因,是毛公、薛公的成功劝谏成就了信陵君忠君报国的美名,同时也充分说明信陵君“仁而下士”赢得了士人的忠诚。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3)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4)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刘巽达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的“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才会感染到青少年。毕竟,对语言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14日 02版)
1.下面对“语言癌”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常见到的“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等)”之类的冗词赘句。
B.在生活中表达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不分场合,全都将句子“拉长”。
C.服务行业中为让人听起来感到委婉、温顺、礼貌,故意使用长一点的句子。
D.已扩散并渗透到大众口中、标语、平面媒体、文字语法中的语言表达现象。
2.(小题2)下列对“语言癌”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点赞、播放音频和视频代替文字表达,使用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导致“语言癌”生成。
B.中文“恶性西化”,大家只顾学英文,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C.电视记者常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
D.大陆电视节目中的“口水”较多;现实中,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3.(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语言癌”这一概念能迅速升温,是因为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击中了命门。
B.两岸的“语言癌”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但在症状上,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C.台湾有关部门的应对方策虽然可喜,但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更为重要。
D.治愈“语言癌”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流行语中健康生动的词语,也要适时对语言清污。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我国刚刚兴起的手机抢红包之事来看,不仅改变了社会经济,还改变了传统观念乃至生活方式,比如拉家常的时间被抢红包挤去了。
B.随着用电负荷的逐渐增长,返乡过年的村民越来越多,为了确保他们的用电,所里25名工作人员全部上岗,正常开展售电、维修等业务。
C.《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流行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递社会“正能量”,合乎汉语语法规范,既要有流行性,也要有创新性。
D.对于12月31日夜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台湾海基会当天第一时间就致电大陆海协会,对罹难者及伤员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与慰问之意。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遂宁消防特勤中队召开2014年度优秀士兵表彰会,对优秀士兵颁发了奖状,并给以他们适当的奖励。
B.目前,圣莲岛荷花博览园已经初具雏形,进入了环境完善提升阶段,2015年6月是竣工的截至日期。
C.去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群蠢蠢欲动,相互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件。
D.今年春节遂宁灵泉景区游客众多,为了化解游客的不满情绪,景区设立了“游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景区管理人员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劫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自然的劫难,一种是人为的劫难。前者包括地震、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等。竺可桢给中国五千年的气候 甲 (变迁/变化)画出了一个曲线,他发现气温相差一到两摄氏度就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见了“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盛景,也不见了“青山隐隐水迢迢, ”的忧伤。孟子 乙 (指出/指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真可谓醍(shì)醐灌顶。
人们常常不能汲取历史教训, 丙 (导致/招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只落得“六朝旧事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的结局,古人 丁 (告诫/劝诫)“毋竭川泽,毋漉陂(pēi)池,毋焚山林”。但中国森林面积消失得很快,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推波助阑,造成很多问题,各种资源黯晦(huì)消沉。明朝刘基说,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等于是“盗”,天地之盗,我们是盗用天地的财物,但他说我们要善盗,不要“竭泽而鱼”。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 )
A.醍(shì)醐灌顶 爆发 B.洿(wū)池 竭泽而鱼
C.黯晦(huì)消沉 劫难 D.陂(pēi)池 推波助阑
2.在文中曲线处填入下列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万里霜天静寂寥 B.万里风烟接素秋
C.数树深红出浅黄 D.秋尽江南草未凋
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变化 指明 导致 告诫
B.变化 指出 招致 劝诫
C.变迁 指出 导致 告诫
D.变迁 指明 招致 劝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有句名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的本性就是这样: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