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诗人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认识琵琶女的,即听她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琵琶曲,可以说是一种音乐语言,诗人借助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受到了她心中的“无限事”,还从她弹奏的乐曲的不凡,举止仪容的端庄,隐约地猜到地的来历,所以有“我闻琵琶已叹息”之语;听琵琶女诉说身世,则更是直接地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预朝政,化国此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 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后来这两句诗,已经脱离了本诗的原始意象,具有了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应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以及诗人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的能力。从题干“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看来,本题设置了两问,第一问为“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第二问为“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其实第二问恰好是对第一问的答案,两个问题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为感遇抒怀之作,并让学生找出诗人与琵琶女的情感共鸣点,从而理解这首诗的主旨诗句。 第一问:本诗写了琵琶女生活的不幸。其实是借一个被抛弃的歌女形象,抒发自己沦落之感。诗中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漂零憔悴、流落江湖的长江歌妓,一个是遭谗受贬的诗人自己。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对封建社会的黑暗、不平,却有相同的感受。在浔阳江头,琵琶声里,他们的哀怨和激愤组成了一支凄苦的歌,唱出了他们的不幸,倾诉了社会的不平。从对被压迫、被蹂躏的弱女子的同情,揭露封建社会对才人、志士的打击和迫害。诗人自己在宦途备受打击,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于是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可见引起共鸣的直接原因为不同的身世和人生经历,却是相通的处境和心情,自然而然地让诗人在琵琶曲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共鸣不已。 第二问:首先翻译诗句“我们都是遭遇不幸的人,如今在此相逢,又何必在乎我们曾经是否相识呢?深层情感是:满腔幽愤沦落天涯的共同命运,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因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滴,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人在诗歌中写“江州司马”的自我形象是怎样的?着重表现了他的哪方面?

 

查看答案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查看答案

(登高)中“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两种情怀的?

 

查看答案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登高》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这首诗有两层结构,试作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