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人的名字十分复杂,名字是人们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仪式以...

古人的名字十分复杂,名字是人们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仪式以后才起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所以名和字是有关联的。有时名与字是协同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的关系。请你判断下列两组名与字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白居易字乐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熹字元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协同关系, 《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居易即安土。《易》“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乐天故能居易。 (2)相反相成关系, 熹是光明,是亮。晦是暗。一明一暗形成辅助的意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有时名与字是协同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的关系。请你判断下列两组名与字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明确名和字的关系,然后阐述理由。抓住“居易”“乐天”分析,犹平安,平易。《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处于平常情况。居易即安土。《易》“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乐天故能居易。两者是协同关系。抓住“熹”“晦”分析,“熹”,微明,光未盛的样子;“晦”,昏暗,不明显。是相反相成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从沈从文、史蒂芬·霍金以及文学形象林冲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50字左右。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外卖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_________的行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和渐渐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_________。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_________。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_______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

B.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

C.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

D.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显然,外卖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

B.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与外卖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C.显然,外卖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D.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外卖一样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B.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C.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D.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查看答案

补写除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用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惜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飕枕边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看。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②拳毛:蜷毛,马毛拳曲貌。③眄:斜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中,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侧面表现了秋风能使马和雕长精神,赋予万物以活力。

D.尾联中的“君”指诗人自己,而“扶病”二字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载义,字方谷,常山愍王之后。代以武力称,继为幽州属郡守。载义少孤,与乡曲之不令者游。有勇力,善挽强角抵。刘济为幽州节度使,见而伟之,致于亲军,从征伐。以功迁衙前都知兵马使、检校光禄大夫,兼监察御史。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敬宗嘉之,拜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封武威郡王,充幽州卢龙等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未几,李同捷据沧景以邀袭父爵。载义上表,请讨同捷以自效,上嘉其诚恳,特加检校右仆射,累破贼军,以功加司空,进阶金紫。太和三年,平沧景,策勋加平章事,仍赐实封三百户。四年,奚寇边,以兵击走之,仍虏其名王,就加太保。五年春,为其部下杨志诚所逐,因入觐。上以载义有平沧景之功,又能恭顺朝旨,再拜太保、同平章事。其年,改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兼兴元尹。七年,迁北都留守,兼太原尹,充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寻加开府仪同三司。丁母忧,起复骠骑大将军,余如故。

回鹘每遣使入朝,所至强暴。边城长吏多务苟安,不敢制之以法。但严兵防守,虏益骄悍,或突入市肆,暴横无所惮。至是,有回鹘将军李畅者,晓习中国事,知不能以法制驭,益骄恣。鞭捶驿吏,贪求无已。载义因召李畅与语曰:“可汗使将军朝贡,以固舅甥之好,不当使将军暴践中华。今朝廷饔饩至厚,所以礼蕃客也。苟有不至,吏当坐死。若将军之部伍不戢,凌侮上国,剽掠庐舍,载义必杀为盗者。将军勿以法令可轻而不戒励之!”遂罢防守之兵,而使两卒司其门。虏知其心为下,无敢犯令。九年,加侍中。开成二年卒,年五十,赠太尉。

载义晚年骄恣,惨暴一方。以杨志诚复为部下所逐,过太原,载义躬身殴击,遂欲杀之,赖从事救解以免。然而擅杀志诚之妻孥及将卒。朝廷录其功,屈法不问。

(节选自《旧唐书李载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

B.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

C.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

D.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在古代,可以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也可以表示孤单的意思。但“少孤”在古代只有幼年父母双亡才能称“少孤”。

B.“进阶”有多种含义,一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层次上低于和没有达到质变境界,文中指进升官阶。

C.“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D.“从事”,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到宋代时被废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载义受人赏识。他身体强健,善于摔跤,并因此受到幽州节度使刘济的赏识而纳入亲军,跟随出征。

B.李载义维护朝廷尊严,面对回鹘使者横行霸道、肆意妄为,李载义义正辞严,最终回鹘使者不敢触法。

C.李载义晚年骄横残暴。他曾擅自杀死杨志诚的家人及部下将士,但朝廷顾念他的功劳,没有依法追究。

D.李载义因功升迁。曾因屡次打败敌军而被加授司空,后因平定沧景而立大功,被册拜太保、同平掌事。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严兵防守,虏益骄悍,或突入市肆,暴横无所惮。

(2)若将军之部伍不戢,凌侮上国,剽掠庐舍,载义必杀为盗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