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缺少什么? 周国平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缺少什么?

周国平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有的,而且可以说几乎是惟一的一个例外——王国维。在世纪初的学者中,只有这一个人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但是,在当时举国求富强的呐喊声中,他的声音被完全淹没了。我想从一件与北大多少有点关系的往事说起。1998年,北大热闹非凡地庆祝了它的百年大典。当时,纯北大人或者与北大沾亲带故的不纯的北大人纷纷著书立说,登台演讲,慷慨陈词,为北大传统正名。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 李大钊、蒋梦麟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人们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正宗的北大传统。可是, 北大历史上的这件在我看来也很重要的往事却好像没有人提起,我相信这肯定不是偶然的。

北大的历史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1903年,清政府批准了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就成了办学的指导方针。章程刚出台,就有一个小人物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挑战。这个小人物名叫王国维,现在我们倒是把他封做了国学大师,但那时候他只是上海一家小刊物<教育世界》杂志的一个青年编辑,而且搞的不是国学,而是德国哲学。当时,他在自己编辑的这份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评张之洞拟定的章程虽然大致取法日本,却惟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青年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他所说的哲学是指西方哲学,在他看来,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中国最缺少,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王国维是通过钻研德国哲学获得关于纯粹的哲学的概念的。在20世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惟有他一人醉心于德国哲学。英国哲学重功利、重经验知识,德国哲学重思辩、重形而上学,这里面已显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精神取向。他对德国哲学经典原著真正下了苦功,把康德、叔本华的主要著作都读了。《辨证理性批判》那么难懂的书,他花几年的时间读了四遍,终于读懂了。在我看来,他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诸如把叔本华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许多评论者把眼光集中于此,实在是舍本求末。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德国哲学的研究,他真正进入了西方哲学的问题之思路,领悟了原本意义上的哲学即他所说的纯粹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王国维所认为的纯粹的哲学是什么样子的呢?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对宇宙人生做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魂中的困惑。他由哲学的这个性质得出了两个极重要的推论。其一,既然哲学寻求的是“天下万世之真理,非一时之真理”,那么,它的价值必定是非实用的,不可能符合“当世之用”。但这不说明它没有价值,相反,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无用之用”胜于有用之用,精神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因为它满足的是人的灵魂的需要,其作用也要久远得多。其二,也正因此,坚持哲学的独立品格便是哲学家的天职,决不可把哲学当做政治和道德的手段。推而广之,一切学术都如此,唯以求真为使命,不可用做任何其他事情的手段,如此才可能有“学术之发达”。

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只有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从孔孟起,到汉之贾、董,宋之张、程、朱、陆,明之罗、王,都是一些政治家或想当而没有当成的人。不但哲学家如此,诗人也如此。所谓“诗外尚有事在”,“一命成文人,便无足观”,是中国人的金科玉律。中国出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原因就在这里。

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中国文化传统中“轻精神价值”严重弱点的一项是

A. 北大历史上为正宗的北大传统正名的往事没有人提起。

B. 张之洞拟定的章程,唯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

C. -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D. 在20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王国维“重视精神价值”的依据的一项是

A. 王国维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

B. 王国维对1903年清政府批准的轻精神价值的京师大学堂办学指导方针《奏定学堂章程》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C. 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中国最缺少的属于纯粹的哲学的西方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

D. 王国维认为,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对宇宙人生做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魂中的困惑。

3.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而王国维是唯一的一个例外。

B. 王国维认为,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这又是中国最缺少的,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C. 王国维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而是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

D. 王国维认为,纯粹的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而精神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

 

1.C 2.D 3.B 【解析】 1. 2. 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秦谓齐王

苏秦谓齐王曰:“齐、秦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王曰:“尊秦。”“释帝则天下爱齐乎?且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宋之利也?”

王曰:“伐宋利。”对曰:“夫约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宋之利。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约傧秦,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有济西则赵之河东危;有阴、平陆则梁门不启。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易尊者也!愿王之熟虑之也!”

(节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帝:帝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且尊齐乎            且:而且

B.此汤、武之举也        举:功业

C.孰与伐宋之利也        孰与:和……相比,哪一个

D.有阴、平陆则梁门不启    启:打开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

B.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

C.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

D.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约傧秦,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边思

李益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注)①李益,字君虞,凉州(今甘隶武成)人,中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    )

A.首句中的“腰垂锦带”显示出自己衣饰的华美、身份的尊贵;“佩吴钩”表现出姿态的勇武。

B.第二句“走马曾防玉塞秋”进一步交代自己的战斗经历。

C.第三句中李益直接称自己是“关西将家子”,看似潇洒轻松的语调中暗含无可奈何的苦涩和深沉的感慨。

D.作为一首赠友人的自题小像诗,写慷慨悲凉的诗歌,是李益这些“关西将家子”的本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艺、从事教授生徒职业的官职。

B.明经,科举的科目之―。隋置明经、进士二科,唐增至六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

C.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教授,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史,主要是儒家的典籍。

B.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C.俸禄,古代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

D.赠,即追赠,指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对朝廷的贡献。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蚊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6)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师说》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8)韩愈的《师说》是写给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