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上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劝学》)

(注)①理:治,特指政治清明安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者师达而有            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右则右                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行                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2)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3.从选文的论述看,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圣人呢?

 

1. (1)同“才”,才能 (2)受尊重 (3)显扬 2.(1)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 (2)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3.(1)拜通达而又有才能的人做老师,不计较他们出身的尊卑、贫富;(2)努力跟从老师学习,接受理义。 解析:由第一段可以概括出第一个要点,由第二段可以概括出第二个要点。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平时课上的积累,还有就是联系语境理解词义。 (1)学者师达而有材:从师学习的人,他的老师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能。材:同“才”,才能; (2)在右则右重: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重:受尊重; (3)德行彰矣:德行就显扬了。彰:显扬。 2.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教:教诲,教育;争:计较;道:理义,道理。 (2)疾:快,迅速,引申为努力;魁士:贤士;未之尝有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未尝有之也”, 未曾有过这种情况。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整合,把握并理解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本题要求分析概括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圣人。由第一段“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意为“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意为“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显扬了”,所以要成为圣人,就要拜通达而又有才能的人做老师,也不计较他们出身的贵贱、贫富;由第二段“争于道。上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意为“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全都能实现”,可见要成为圣人就应该接受理义;“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意为“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可以概括出要努力跟从老师学习才能成为圣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见识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阐述择师的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点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相近。

(7)《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监”指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等;教学人员为博士、直讲、助教等。

B.“骐骥”是骏马的别称,马的别称还有:白驹、飞黄、骥、骊、骝等。

C.“君子”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指有道德的人。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 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    )

①吾道也    ②学于师    ③孔子郯子    ④学而遗    ⑤非能也,而绝江河

⑥是故益圣,益愚    ⑦吾从而之    ⑧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A.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B.①③/②⑦⑧/④⑥⑤

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D.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有学问的人        君子非异也    生:生命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小的方面要学习   则明而行无过矣    知:知识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容身,安身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