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都江堰 余秋雨 ⑴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都江堰

余秋雨

⑴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⑵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⑶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⑷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⑸四川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⑹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⑺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⑻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3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3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⑼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站在哪里?

⑽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⑾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跨上去,桥身就猛烈摆动,越犹豫进退,摆动就越大。在这样高的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叹。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罢。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⑿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断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损而再耗损。结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人们在虔诚膜拜,钟鼓钹磬,朝朝暮暮,重一声,轻一声,伴和着江涛轰鸣。

⒀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

⒁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始写作者游都江堰前的心态,欲扬先抑,突出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

B.作者对傩戏本不感兴趣,但乐于见到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李冰,这主要是因为被神化的李冰可以带来风调雨顺。

C.作者在评述都江堰这一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认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D.作者着眼于造福人民大众的角度,通过对李冰造都江堰的描述,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都江堰热爱和崇敬的感情。

2.俗话说“拜水都江堰”,请简要分析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都江堰的水。

3.本文写了作者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文本的现实意义。

 

1.B 2.正面描写:①比拟(直接答“拟人”“拟物”也可以),“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从雪山赶来”等处赋予水以人的特性(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赋予水以动物的特性(使用了拟物的手法)。②比喻,“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将水比作“马拉松健儿”,突出其生命力;“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突出都江堰的水奔涌时声响巨大。侧面渲染:③在正式描写水之前,先通过写脸面和眼前的情绪感受、江水发出的巨大声响层层铺垫,为正式写江水蓄势。 3.创作意图:①歌颂都江堰,高度评价李冰从实践中总结治水经验的巨大作用,歌颂古代水利科学的伟大成就;②赞美李冰为民做实事的献身精神,或称颂李冰父子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永世长存并代代相传。 ③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可从为官一任就应当造福于民、为百姓谋福祉;实践出真知,从实际出发、刻苦钻研也会取得极大的成就等方面思考。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这主要是因为被神化的李冰可以带来风调雨顺”说法有误,结合原文语句“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所以作者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李冰的精神在人间得到认可和传承。 故选B。 2.本题考查赏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勾画出题干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再明确所用手法,结合内容分析是如何使用该手法的,并指出其使用效果或表现的情感;最后组织语言,分点作答。注意平时对常用手法要熟记并明确特征,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另外考虑要全面,不要有遗漏。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都江堰的水”。阅读原文可知描写都江堰的水的内容在(2)(3)(11)三个自然段。描写时有直接描写有侧面烘托。第(2)自然段“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是写人的感受,属侧面烘托;“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是直接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第(3)自然段是直接描写,“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将都江堰当作人来写;“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将都江堰当作物来写,属拟物;“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将都江堰比喻成马拉松健儿。第(11)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和“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将都江堰当作人来写。整体来看,作者笔下的都江堰气势磅礴,生命力旺盛。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文本的现实意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体特点,总体把握文章中心;然后勾画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关键语句,认真揣摩仔细分析其中体现的情感倾向;最后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现实思考其现实意义。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第二部分写都江堰的壮观;第三部分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结合文中语句“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及结尾两个自然段可知,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描绘赞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更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举措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与一般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不是单纯地描写自然景观而是立足现代,对历史上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可从为官者的责任操守,实践与刻苦钻研可做出伟大贡献的角度来谈文章的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一名大一女生抱怨自己上大学之后感受到的落差实在太大。以前,父母拿钱为她补课眼睛都不眨一下,现在上了大学之后父母却开始克扣她的“工资”,一个月只给两千,她想加到4500元却被拒绝。在求助中她还特意强调了同宿舍的朋友都很有钱的样子,用的都很好,可自己一到月底就只能吃食堂。

类似于这个求助的消费攀比行为在大学生之间屡见不鲜。离开禁锢自己的小环境进入到有大把空闲时间的大学生活,似乎唯一的困扰就是钱。室友的新包,同学的新球鞋,往往他人一个不经意的消费行为都会成为一场生活费索要大战的开局。该学生的抱怨是索要失败的一条宣泄路径,还有一些同学则为了钱误入歧途。近些年屡次曝光的校园贷,给大学生的消费观蒙上了一层阴影。靠来路不明的贷款去支撑自己一时的消费,这种消费观让很多的学生深受其害。

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家庭经济水平有一定的定位。不要把自己的超额消费观念强加在父母的身上,所谓的“面子工程”不是靠伸手向父母要钱来维护的。

(摘编自 搜狐网)

材料二

近日,00后复旦新生曾健宇向父母“借钱”上大学一事,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据曾健宇同学介绍,他在暑期通过做家教挣了3000元,其中一部分用来交了学杂费,剩下的是找父母“借”的。目前,他每月的生活费为1700元。此前,父亲跟他说过,“你18岁以后的钱都是向我借的,以后都要还的”。曾健宇赞同父亲的观点,表示以后会逐步将钱还给父母。

事实上,“借钱”上大学之类的事情,在有些国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学生通过课余到餐馆端盘子,有的学生向银行申请相关贷款,甚至有些出身于精英阶层的孩子,也要毕业多年后才能还清助学贷款。

由于国情的不同,我们不可能照搬国外家长的“狠心”做法,更没必要指责那些主动“供养”孩子的家长,但“借钱”读大学的精神无疑值得借鉴。换言之,肯定和鼓励“借钱”上大学,并不在于孩子以后真的能还多少,也不在于孩子能通过课余兼职赚多少钱,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主能力,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孩子总归是要迈入社会的,父母该放手时应该尽早放手。

(摘编自《钱江晚报》)

材料三

图1: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比例图

图2:大学生生活费消费比例图

图3:大学生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做法比例图

材料四

“孩子说没钱了,肯定得给他汇过去,怕他饿着,吃不好,”家住光明苑小区的杜先生说,“生活费给多给少,主要还是看家庭的富裕程度,有钱的家庭可以多给些,家庭不是很富裕的应该也不会让孩子饿着,具体给多少,其实主要在于孩子要多少。”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孙杰老师介绍,他们班也有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花钱经常“大手大脚”。“据班里的生活委员反映,有个男同学喜欢打游戏,经常往游戏里充钱,每个月最高可达3000元。我了解完情况后,我和心理辅导老师对该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并让周围的同学进行监督,并通知父母对其生活费进行逐渐地缩减,让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等等。”

安徽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云飞建议各位家长,对于孩子的消费习惯要从小抓起,传递适度消费的理念。也可让孩子适度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让孩子逐渐参与家庭管理,体会生活的艰辛。同时,王云飞建议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可以通过讲座、研讨会、辩论赛等形式让正确的消费观念走到大学生公共视野中去,引起大学生思考,使其自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专家表示,大学新生需要学会独立生活,很多人第一次掌握支配千元以上的生活费,会不知所措。做好消费规划、确定必需消费品支出数额,养成记账习惯,然后自然会跟着计划开支,清晰知道每一笔钱的去向,是用在实处还是浪费了。

(摘编自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女大学生希望获得更多的生活费的根源在于大学生之间常见的消费攀比行为,若不加以节制便有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B.材料二中,00后复旦新生向父母“借钱”上大学一事虽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但事实上这类事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C.材料三中,大学生的生活费超九成来源于父母,并主要用于饮食、购物、通讯等方面,社交与娱乐也占有不小比例。

D.材料四中,大学生的生活费该给多少,家长主要是看孩子的需求,而学校方面则希望家长能对孩子花钱加以引导和约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可知,有时大学生对生活费的超高需求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工程”,而将自己的超额消费观强加给父母。

B.由材料二可知,父母“借钱”给孩子读大学是帮助孩子尽早养成独立的精神和自主的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必过于苛责。

C.由材料三可知,大学生的消费应该量力而行,要懂得开源节流,尽量不给自己和父母增加过重的经济负担。

D.由材料四可知,只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监督管理,联合父母缩减生活费,就能有效地控制大学生“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3.请结合材料,为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消费观给出恰当的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近年来文学作品的改编呈现可以说是影坛的一大趋势。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剧作家创新能力的枯竭,二是网络文学的读者已经成为影视市场中非常具有潜力的受众。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有可能会引发原著读者的不满。

②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来谈谈文学与影视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论源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思潮,也称“文本间性”,取消原创,消解权威,指涉文本之间或明或暗的互动。狭义的互文性若用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上,就是指在媒介转化的过程之中,我们既可以探究不同艺术体裁内部的诸如符号学、修辞学、叙事学等问题,也可以将其延伸到外部,在文化研究领域发现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历史话语参与等秘密。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将受众放置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③每一位观看文学作品改编影片的受众,都能在观看体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阅读过原著的观众,会调动起曾经的阅读记忆,并且将个人经历与审美旨趣、文化素养发散开来,从而全方位调动个人情感体验的“爆发点”。而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也能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达成主动参与,事后可能会找到原著小说进行比对,从而实现与文本之间的互文。

④受众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对“是否忠实于原著”的问题的简单回答,而是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释放自我的各类记忆,它不仅包括读者个人的文学记忆,也包括其人生阅历、情感体验、文化构成、艺术修养等,这些因素无疑影响着每一位读者对阅读活动的接受。原著粉对原著作品的执念,从理论上来说仅仅是文学影视化接受过程中的一个元素,其关注点并不在具体情节和人物本身,而是经由对个人情感的调动,与情节背后的价值指向和释义解码发生共鸣。

⑤2015年的电视剧《琅琊榜》可以说是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成功尝试。在影视化的过程中,作品产生了很多与原著不符合的情节,甚至删掉了原著的很多支线,人物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但是,改编者始终将受众的阅读期待作为关注的焦点,在原著作品的价值表达、改编作品的主题指向和受众的接受之间,一直贯穿以非常明确的精神核心线索。在此精神线索的指引下,影片受众在原著、影片与自我心理的互文解读中体悟到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寄托与普世价值,这一互文解读深度契合了受众的内在观影心理,产生了情感上的相通与共鸣,从而引发了受众在精神上的震撼与洗礼。

⑥影视作品相较于文学作品,它的形象传达更为直观,与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迅速发生关系的程度更高,讨论度与受众面更为广泛深刻,因此,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不是简单地将对话转换为台词,将情节搬到银幕,它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更多人能在文学与影视的双重输出中汲取价值。这是一个很广义的行为,不是仅为满足比照性阅读的互文性解读而产生的文体转化。

⑦罗兰·巴特说“作者已死”,并不是忽视创作者在作品诞生过程中的价值,而是说受众越来越多地与文学作品传输发生共谋式的或合作式的创作。如果我们自己能够摆正这个“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平衡,应当会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在作品欣赏中值得被关注和重视。

(摘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是利是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文学作品的改编呈现是影坛的一大趋势,但也会引发原著读者对改编作品的不满。

B.互文性理论源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思潮,将受众放置在重要位置上是它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C.在回答“是否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类记忆,就是受众的重要意义。

D.文学作品影视化是将对话转换为台词,目的是使更多人通过形象领悟情节,在文学与影视的双重输出中汲取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讨论主要问题时引出“互文性理论”,使得文章更具有理论性,说服力更强。

B.作者举《琅琊榜》为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成功事例,说明文学影视化要契合受众的内在观影心理。

C.作者引用罗兰·巴特“作者已死”一言,旨在说明受众和创作者共同塑造了文学作品的价值。

D.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证明论点,从现象入手,说理层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过程中,贯穿明确的精神核心线索对于拉近剧作和受众的距离是极其重要的。

B.原著粉对原著作品的执念主要来自个人情感和剧作背后的价值所产生的共鸣,具备个性色彩。

C.不符合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作品即是不忠实于原著的作品,这样的改编也不可能获得受众的认可。

D.在作者看来,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和互文性理论都指向受众的关键地位,二者存在共通之处。

 

查看答案

请在“林芝的_____,我的_____”横线处分别填写恰当的词语,每处至少填写一个字、至多填写三个字,第一个横线处只能填表示季节或天气的词语,并以填写完整的语句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未来的期待,或对过去的反思,或对当下的困惑与你的行动。

 

查看答案

假设你与家人在某文化街上看到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里的“大堰河”与《包身工》中的一位“包身工”的铜铸雕像。但除名称外,两尊雕像没有任何差别。请你向同行的家人简要说出两尊雕像各自本该具有的特点。答案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请根据应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    )

A.校学生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报名,积极参加。(校学生会通知)

B.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宣城游览敬亭山。我是导游,大家可以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C.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8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D.高三(1)班一同学于4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主任认领。(招领启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