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
沈从文
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地停了下来。
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地低声地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个大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
“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忧郁地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
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地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小小地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地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儿,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地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稀奇怜悯的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察觉了头上的烈日,渐渐散去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儿,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地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做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地倒下。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
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城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中多次写到老人的“笑”,不同情形下的老人,不同的笑其实都是“含泪的笑”。作者以乐写悲,用“笑”来批判社会的不公,令读者不胜悲悯。
B. 小说中多次写到观众的“笑”,他们对老人的种种笑,和鲁迅笔下《祝福》中鲁镇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一样,冷漠麻木,作者批判的锋芒也指向了这些看客。
C. 老人的儿子被人打死已有十年,丧子之痛,在他身上看不见,在他眼里读不出,他把秘密藏在傀儡摔跤的游戏后面,从“王九”的胜利中得到虚幻的满足,诉说他的思念。
D. 本文语言朴实,全文波澜起伏,充满戏剧性的变化,展现了一位老卖艺人的悲苦人生。行文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表现了“生”者难言的巨大压力和束缚。
2.有人评价这篇小说的结尾两段是“最震撼的文字”,请赏析。
3.结合小说,谈谈你从老人的人生中品出了哪些生的况味?请作简要分析。
李华的父亲在网上订购了数本教育类书籍,快递公司快递员小王上门送件。不巧李先生不在家,开门的是李华。于是小王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先生回家后,他的儿子拿出快递,向父亲转述道:“(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快递员小王和李华对父亲说的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没人说话不超过50字。
下面是一则寻物启事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或文体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本人为 1601 班学生,于 12 月 20 日乘坐校车时,一不小心,就弄丢了《唐诗三百首》一书。这书是我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如果哪位童鞋拾到,赶快还给我,见面谢谢!
下面是王先生在某五星级酒店为其子举办满月宴时的致辞的正文部分,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今天这里高朋满座,真是蓬荜生辉!我和我的夫人感谢各位亲朋的光临,大家百忙之中忝列宴席,庆贺我俩喜得贵子,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诸位多多赐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沈从文文集》反映了沈从文创作的基本面貌。沈从文的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和杂感等。他坚持“从现实生活里取证”,尝试着运用多样的技法和手段进行创作。他创作的题材广泛,人物众多,人物个性复杂。创作上从不_____________,主张“文学是用生活作为根据,凭想象生着翅膀飞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的一件事情,它不缺少最宽泛的自由,能容许感情到一切现象上去散步”。他自觉地创造了以湘西生活为内容的“乡村世界”,是以文学的手法把神秘的湘西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读者在阅读该文集时,应该把握重要的一点,( )。
他认为既然是事业,就要拿生命作投资,不能把写几个作品就当作是成名成家的_____________,而应代表国家与世界_____________的高手竞赛,不能超过他们也得_____________。他认为文学作品应当具有第一流政治家的能力,具有撼动世界的力量。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他主张经典重造,并以经典重造影响民族重造,国家重造。沈从文把一种文学当作事业的宏大志向是与国家重造,民族重造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的。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因循守旧 终南捷径 聊胜于无 比肩而立
B.因循守旧 必由之路 屈指可数 比肩接踵
C.循规蹈矩 终南捷径 屈指可数 比肩而立
D.循规蹈矩 必由之路 聊胜于无 比肩接踵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就是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中的成就极高
B.那就是沈从文把文学创作当作一种事业
C.那就是文学创作成了沈从文的最高追求
D.那就是沈从文文学创作获得了最高成就
3.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沈从文是把文学当作一种事业的宏大志向与国家重造、民族重造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的。
B.沈从文把文学当作一种事业的宏大志向是与国家重造、民族重造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
C.沈从文是把文学当作一种事业的宏大志向与国家重造、民族重造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
D.沈从文把文学当作一种事业的宏大志向是与国家重造、民族重造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的。
阅读下面材料,以“进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总难免会遇上种种困惑与坎坷,我们需要发挥自信、乐观、坚韧、勇敢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去积极进取。
要求:①立意明确;②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