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在我人民空军70华诞之际,刚服役没多久的歼-20以及其他多型新型战机再次得到了公开亮相,甚至部分在研的新型号以及细节也进行了首次亮相。我国不仅已经批量装备了歼-20隐形战斗机,还在同时研发FC-31“鹘鹰”隐形战斗机;在歼-20首飞成功一年多后的2019年10月31日,FC-31“鹘鹰”隐形战斗机01架原型机,成功进行了首飞;这等于向全世界宣告我国同时在研两款隐形战斗机,并获得了重大进展。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长久以来,人类已发现血液是红色的。①_____________?动物血液的颜色是由其红细胞的血要色蛋白中结合的金属元素决定的。人类及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红细跑内含有一种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的氧结合蛋白-血红蛋白。血液通过血红蛋白运输氧气,②_____________。当血液处于高氧环境时,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Fe2+被氧化成Fe3+,血液呈现为鲜红色;在低氧环境时,血红蛋白与二氧化碳结合多,与氧气结合少,血液便呈现为暗红色。然而,③_____________。深海海洋生物鲎的血液便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其血液中含有与铜离子结合的血蓝蛋白。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努力追踪改革启动前后十年间的历史进程,既表现出善于掌控宏大叙事的文学张力,也显示出极富广度和深度的历史洞察力。全书第一部叙写的是“文革”末期中国农村的困境——集体主义生产方式差不多走到绝境,“抓革命,促生产”的管控已成 ,农村社会的凋敝和农民生活的贫困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这也就 着改革的必然到来,所以第二部便有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先富起来的农民办小企业的新气象。随后的第三部则展现了改革从乡村向城市的扩展。看得出来,路遥对改革进程的把握相当准确,对叙事节奏的掌控也颇为 ,把纷繁复杂的改革进程纳入 的叙事序列,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地逐步展开。透过路遥极富感情魅力的笔触,( ),因而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自由,由此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命运,也使整个中国社会出现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局面。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显示出极富深度和广度的历史洞察力,也表现出善于掌控宏大叙事的文学张力。
B.既显示出善于掌控宏大叙事的文学张力,也表现出极富广度和深度的历史洞察力。
C.既表现出善于掌控宏大叙事的文学才力,也显示出极富深度和广度的历史洞察力。
D.既显示出极富广度和深度的历史洞察力,也表现出善于掌控宏大叙事的文学才力。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强弩之末 预判 确切 井然有序
B.强弩之末 预示 恰切 井然有序
C.日薄西山 预示 恰切 井井有条
D.日薄西山 预判 确切 井井有条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使读者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改革确实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B.读者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改革确实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C.使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改革确实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D.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改革确实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饱含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2)韩愈《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明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心理原因,也正是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于谦《石灰吟》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九仙山①
苏轼
风流王谢②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③余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注)①这首诗是苏轼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杭州通判游赏九仙山、夜宿无量院时所作。九仙山相传是东晋葛洪、许迈等炼丹成仙之处。诗人于题下自注:“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②风流王谢:指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和孝武帝时的“风流宰相”谢安。③玉室金堂:指华美的道观,这里指佛寺无量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叙写九仙山的往昔。自从称得上是古代仙人式的风度翩翩的游山客王导、谢安逝世之后,名山空闻五百年,难有知音。
B.“桃花流水失秦人”一句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九仙山景色虽如桃花源般清静幽美,却难以寻觅九仙的遗迹。
C.颈联中的“冷逼身”一笔兼写虚实二境。实者,“冷通身”是诗人梦中所感;虚者,诗人夜宿山上,深夜凉意传导入梦,梦中人便觉得“冷逼身”了。
D.“云峰缺处涌冰轮”一句诗人将月喻为冰轮,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地写出一轮明月从云峰中跃出的奇丽景象。
2.与作者在1075年创作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相比,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