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醮:再婚。②烝烝:淳厚。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

1.下面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母刘氏,躬亲抚养   躬:亲自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强取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夙:早时

D.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

3.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现李密敦厚和孝顺的一项是

①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②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③有暇则讲学忘疲                 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⑤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⑥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D.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

5.翻译下列句子。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B 2.B 3.A 4.D 5.(1)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2)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看不到边际呢?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泰始初”是时间状语,所以在“初”后断句;“诏征”后接官职,所以在“太子洗马”后断句;“年高”和“无人奉养”是祖母的两个并列谓语,所以在“年高”后断句,在“奉养”后断句;“乃”表示承接关系,是断句的标志性词语,所以在“乃”前断句;“曰”是断句的标志性词语,应在“曰”后断句;“以险衅”是“夙遭闵凶”的状语,所以在“险衅”后断句。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常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B项,“夺:强取”错误,“夺”在本句中是“强行改变”的意思。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筛选“表现李密敦厚和孝顺”的句子,然后结合文句的意思,采用排除法作答。 本题中,③体现李密勤学的品质,排除B、D两项;⑤写李密母亲被迫改嫁,排除C项。 故选A。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为人正直”文中没有说到;此外,依据原文“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可知,“未能调回京城任职”的原因是朝中没有人帮助他,而不是“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 故选D。 5.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特下”:特地下达;“拜”:任命;“寻”:不久;“除”:任命。 (2)“苍苍”:苍茫;“正色”:本来色彩;“至极”:到达尽头,这里指真正看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湖桥绝唱

李培俊

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

    大年二十九上午,天成刚从南方收了一笔货款回来,到家后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心脏时而擂鼓一样嘣嘣跳得一下比一下快,时而又扑腾扑腾慢了下来。老伴儿铺好床,让他躺下,又在他背后垫上枕头。

    天成就要睡着的时候,村里唱戏的锣鼓家伙敲响了,天成一翻身就爬了起来,穿上鞋就往外走。老伴儿说:“你就不能在家消消停停地歇一会儿?唱了几十年了还没唱够?”“天成唱戏会有唱够的时候?”天成说,“你不知道,那个演秦琼的角儿把秦二哥唱成四不像了。”

    天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不敢听见锣鼓家伙响,不敢听见板胡、二胡吱扭,一听见人就没了魂儿。正在地里锄庄稼,锣鼓家伙一敲,锄头往庄稼地里一扔,就往戏台上跑;正吃饭哩,听见弦子拉过门儿,把饭碗往桌上一放拔腿就走。土地承包那年,生产队分割财物,那些唱戏的行头分不下去,给谁谁不要。天成就和队长商量,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你就守着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过日子吧!让它们给你拉犁拉耙吧!”

    天成生就唱花脸的料,他演的秦琼秦叔宝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扮相好,唱腔好,做功也近乎专业水平,叫板上场,往往都是碰头彩,掌声叫好声压过了锣鼓大钹。

    可是近二年,天成已经风光不再。村里人都觉得,生活中天成和戏里的天成不一样了,现在的天成和过去的天成也不一样了。以前的天成,戏里戏外都是肯为乡亲们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刚当支书没多久,就领人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山凿石,脚面砸肿也不离开施工现场。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在东岗山平整出一个千亩果园,栽种苹果、梨枣、山楂,分给各家经营管理。嘟噜成串的果子,把大家的腰包撑得满满当当。坏就坏在天成建了自家的果品加工厂。

    那一年,水果不好卖了,各家的水果都是卖一半扔一半,入了冬天,湖桥村还弥漫在水果腐烂的酸甜之中。大家就埋怨天成没把项目看准,坑了一村的老少爷们儿。起初,还有人为天成说话,劝那些怨天尤人的人家:支书也没长前后眼,能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毕竟,他让湖桥富了这些年了。

    也就是这时候,天成建了自己的果品加工厂,把大家卖不掉的苹果、梨枣、山楂加工成果脯果醋,卖往天南地北,赚了一笔又一笔。于是,人们便怀疑天成,领人修公路也好,建这个千亩园也罢,其实是为他自家的果品加工厂铺垫,是为自家挣钱夯基础。

    人们再见天成,便没有多少好气,连面子上那点招呼也敷衍不出来。村里唱戏,招呼也不给天成打,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成却不请自到。他去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冬天的阳光软绵绵的,天成的脸上便像镀了一层金子,黄黄的。有义就说:“支书,你还来唱戏?你的戏已经唱得很有水平了,跟真的一样,我看就算了吧。”

    天成岂没听出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也知道船在哪湾着。但他不在乎,浅浅一笑,把正上妆的“秦琼”拨拉到一边,说:“还是我来吧。”

    天成到底没能把这出戏唱完。虽然,天成扮相依然利利索索,虽然,天成唱得字正腔圆,可就是没人喝彩,锣鼓家伙敲得少气无力。梆子专往牙上敲,老也跟不上趟。对打的时候,演敬德的有义使的双鞭,劈头盖脸便往头上罩。虽不至于伤了天成,但那份重量,要挡开它们却也颇费气力。

    就是这时,天成一头栽在戏台上。

    天成的丧事办得冷冷清清,大部分人家躲得远远的,实在碍不过平时情面的几户人家,在灵堂草草焚上几张纸,掉头走了。打墓时,村主任福海出了东家进西家,求爷爷告奶奶,就是把人叫不到地里。这个说要去丈人家走亲戚,那个说要约朋友喝酒。福海火了,颤抖着敲响了那口弃置多年的铜钟。人到齐后,福海扯起嗓子就骂:“你们这些人,良心都叫狗给吃了,嗯?天成支书可是为咱湖桥累死的呀!”

    “说他是为挣钱累死的还差不多!”有义嘟囔一句。

    “你说啥?”福海伸手给了有义一巴掌,“放你娘的屁!你知不知道?天成支书这个果品加工厂是给咱村里办的!他怕看不准,办瞎了,带累乡亲,用自家房产作抵押贷款……现在销路打开了,赚钱了,年前把厂子转到了村委名下,这两年赚的二百多万元,一分不少都在村里账上存着……”

    人们如梦初醒,知道冤枉了他们的支书,便哭着,在天成灵前跪出黑压压一片。

    正月十五,湖桥村又唱了一出戏,是铁妮主演的《大破天门阵》。他们是专门唱给天成支书看的。一大早,福海让人把罗圈儿椅绑上两根抬杆,垫上棉垫,又在上面铺了一块红绸布,然后,把写有天成名字的牌位恭恭敬敬安放妥当,抬到戏台下正中间。左边是村主任福海,右边是天成支书的老伴儿,后面是湖桥村三千口的村民。

    铁妮虽已有七个月的身孕,用生布缠了腰身,扮相依然娇俏可人,一招一式,把那个穆家大小姐演得惟妙惟肖。

    戏演过半,铁妮的眉头突然皱成疙瘩,接着蹲下身捂住肚子,再接着,戏台响起一阵婴儿的啼哭。声音高亢、洪亮,搅得戏台上下骚动不安。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是天成支书托生的,他不想离开湖桥的老少爷们儿呀!于是,铁妮生下的孩子就取名叫天成。这名字是全村人起的。但不知道这个天成长大了会不会也像天成支书那样喜欢唱戏。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一开始就用一句话独立成段,颇具匠心。不仅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为下文天成死在舞台上做了铺垫。

B.天成支书为村里人做了很多事,却无人理解他;他去唱戏,村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最终他倒在了戏台上,这场戏成了他的绝唱。

C.天成是个铁杆戏迷,以致他玩物丧志,在生产队分割财物时,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

D.市场萧条的时候,村民看着自己辛苦培育的水果卖一半扔一半,对天成有些猜疑,等到天成建成果品加工场后,猜疑便变成了深深的埋怨。

E.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寓意深远,既讴歌了天成这一类人的崇高精神,也警醒像村民一样的人看问题不要浮于表面,对人不要一味猜忌。

2.小说有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分别是什么?这样的处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天成支书这一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说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这样的看法?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学术界一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我国历史上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其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在法家看来,“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治理工具的有效作用。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指导国家这个庞大官僚机器运转的不仅有儒家的“德政”,也有法家的“法治”。在法家“法治”思想指导下,古代中国自始至终坚持成文法法律体系。这种法律体系历经秦律、汉律、唐律、明清律例,成为中华法系的基石,帮助国家维护长治久安。古代中国能够有效治理非常广袤的地域,并成为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威力能够触及社会基层,法家思想和成文法系统功不可没。而与法家同时期的许多其他文明形态还是城邦、城邦联盟、贵族联合等,不能不说法家的“法治”思想在那个时期展现出独有的智慧。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摘编自武树臣《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和法治统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需要理论依据,法家的“法治”理论就满足了这种需要。

B. 以往的治国典则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并公布的成文法。

C. 学术界有些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有的只是法家的刑法之治。

D. 古代中国能够成为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其重要原因是地域广袤和历史悠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文章引论部分采用设问的方法,在论及他人观点的同时,客观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B. 文章从保护民众和约束官吏两个方面论述公布法律的意图,显现法家的平等思想。

C. 文章本论部分论述了法家”“法治”思想的理论宗旨、表现形式、实质内涵及其历史作用。

D. 文章指出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当代法治建设的价值,显现了审慎的思维品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中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只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 法家把法律制度放到和君主品德同等的高度,其实质是要借此来调整社会关系

C. 秦律、汉律、唐律、明清律例是中华法系的基石,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

D. 在现代社会,不能借用法家的“法治”思想,因其仍属古典法治。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 ②①④⑥⑤③ B. ②①⑤③④⑥ C. ④⑥②①③⑤ D. ④⑥③⑤②①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多篇小说,著有《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剧本《万尼亚舅舅》。

B.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湖南凤凰县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长篇小说《边城》《围城》是其代表作。

C.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感觉。

B.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研究表明,公共交通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出行方式,票价是他们是否选择这种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C.在离开学校已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D.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